◎余帆 羅君
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數量急劇增加,已經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社會病態問題。由于未成年人身心尚未發育完全,主觀惡性一般不深,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對于未成年人犯罪,應當堅持基本刑事政策“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因此,對于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顯得尤為重要。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對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可以充分保護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的合法權益,有利于提高其法律意識,可以維護法律尊嚴,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建議健全和完善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立法,多渠道籌集經費,培養高素質未成年人法律援助隊伍。
刑事訴訟是我國法定的國家機關行使國家刑罰權的活動,意在抑制社會越軌行為,維護正常統治秩序。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數量急劇增加,已經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社會病態問題。同時,未成年人犯罪隨著社會的發展呈現出一些顯著的特點,比如犯罪主體低齡化與貧困化,犯罪動機簡單化,犯罪行為成人化等。由于未成年人身心尚未發育完全、意志薄弱、易感情用事,主觀惡性一般不深,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對于未成年人犯罪,應當堅持基本刑事政策“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因此,對于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對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可以充分保護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的合法權益,有利于他們的身心發展,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其次,對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可以維護法律尊嚴,違法必究,有利于我國《刑法》及《刑事訴訟法》的正確實施,維護公平正義。最后,對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可以使未成年人感受到社會溫暖,有利于極大降低再犯罪的可能性,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我國對法律援助的制度建立,起步較晚,發展緩慢,法律援助作為一種依附于人權的活動,相關公民權利的行使、措施的執行都需要有相應的法律支撐,而我國尚無關于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的單獨立法,相關的法律條文及制度規定分散于《刑事訴訟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律援助條例》。《刑事訴訟法》規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結合《法律援助條例》的相關規定,不論未成年人的家庭經濟狀況如何,法律援助機構都得直接為其提供法律援助。隨著《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關于開展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工作的辦法》的施行,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一審案件、二審案件、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審理的案件,未成年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適用簡易程序、速裁程序審理的案件,被告人沒有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派駐的值班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
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的專門規定、具體操作,定罪量刑行刑三個方面對未成年人缺乏保護。
1.刑事訴訟法確立的法律援助的兩種基本模式:一是以經濟狀況為前提條件的一般刑事法律援助,另一種是針對特殊主體的特殊刑事法律援助。把未成年人與盲、聾、啞或者可能判處死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視為刑事訴訟法中的特殊主體,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但卻沒有細化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的相關規定,更沒有針對未成年人的專門規定。這種將未成年人混同特殊的成年人的做法,使未成年人作為犯罪群體的特殊性無法得到更多制度哈桑的照顧和保障。
2.建議:健全和完善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立法。
通過制定出系統性的法律援助基本法,專章規定對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的條件、情形、具體操作,以及在《刑法》中增設對未成年人定罪量刑以及行刑的詳細指引規定。使得國家、法律援助服務機構等對自身的責任明確,更好的發揮出各自的水平,保障我國眾多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1.現階段我國的法律援助資金的主要來源渠道以政府撥款為主,社會捐贈等方式為輔。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落實,不僅需要制度層面的保障,更需要充足的資金作為基礎。有限的法律援助的經費一部分要用于民事法律援助,法律援助人員為刑事法律援助的辦案補貼及支出經費的資金明顯不足,實踐中實際用于涉罪的未成年人的經費就更少了。
2.建議:多渠道籌集經費。
(1)我國各級政府需要根據當地未成年人犯罪率的高低在財政資金中設置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經費的下限,充分的履行好自身對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應盡的義務,保障法律援助機制的有效開展。
(2)積極吸納、籌集社會捐款,拓寬捐助的渠道。通過加大法律援助的重視與宣傳力度,充分運用新媒體向社會各界宣傳法律援助的基本知識,突出法律援助扶平助弱、伸張正義的社會效果,促進司法公正,在群眾中樹立起法律援助的良好社會形象,爭取社會各界的理解、支持。
(3)我國政府需要充分與與國際上的法律援助服務機構和金融組織合作,開展眾多法律項目的交流與合作,引進國際法律援助,為國內法律援助注入部分資金。
(4)建立法律援助的后備支持力量,充分發揮高校法律人才的力量,減少部分法律援助資金的支出。政府、社會需要積極號召法律專業的廣大師生參與到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服務工作中,在嚴格保密的情況下積極獻言獻策,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參與到具體實踐案件的辦理中,協助指派的法律援助律師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進行社會調查、檢索法律規定、分析探討案情。
1.實務中,大部分未成年人涉嫌的刑事案件的案情比較簡單,復雜、疑難案件并不多,法律援助律師開展的工作相對固定:通常只是查閱、復印案件材料、會見一下未成年人、聽取一下有關方面的社會調查情況,庭審發表簡單的法律適用意見,少有針對性、對抗性、有效性的辯護意見。加之,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大多是新執業的年輕律師,經驗相對不夠豐富。如果沒有辦理刑事案件經驗豐富的律師指導,很容易在辦理援助案件時,使未成年犯罪人失去對援助律師的信任,使未成年犯罪人的訴訟權利的保障流于形式。
2.建議:培養高素質未成年人法律援助隊伍。我們可以借鑒英美國家的做法,創立專門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服務中心,作為維護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的權威機構,為眾多身心受到侵害的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務工作。同時,對從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法律援助人員進行定期培訓,通過學習未成年人心理學知識、法律專業知識等,提升法律援助人員各方面的綜合素質,為受援人提供符合標準的法律服務,力爭創立一批了解未成年人身心特點、致力于未成年人感化與挽救、擁有一定辯護經驗的從事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的專職律師隊伍。最后,要對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進行質量監督檢測,對法律援助律師結案的結案報告規定必備填寫內容及辦理援助案件工作的相應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