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
社會經濟體制在不斷變革的過程中,事業單位的財政管理機制也發生了改變,對財政保障機制進行完善是事業單位目前的主要任務,其是事業單位改革的重要內容和關鍵環節。但是在當前事業單位財政保證機制中還存在這許多問題,影響著財政保障機制的有效落實,無法實現單位資金的有效應用,制約了事業單位的發展和改革,需要對財政保障機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處理,并對事業單位財政保障機制進行改革創新,保證事業單位的財政資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提高應用效率。
事業單位主要是為人民群眾提供服務,與其他企業不同,不是以營利為目的,具有較強的公益性。財務保障一般也是由政府提供。事業單位在發展的過程中,對財政保障機制進行完善可以保證財務的公開透明,明確財務資金的具體去向,有利于資金的高效應用。在對事業單位財政保證機制進行完善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每個單位的經營特點,建立不同的財政保障機制,應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將財政資源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提高事業單位的服務水平。
我國事業單位的數量比較多,分布的范圍比較廣泛,各個地區還存在著重復設置的情況。在當前財政經濟緊張的發展情況下,事業單位的不合理布局會對財政經濟造成比較大的影響,這就很容易造成資源上的浪費,事業單位想要進行改革,也會受到這方面因素的影響。就當前資源布局實際情況就可了解,主要集中在教育事業、衛生事業以及科研等幾方面。這幾個領域的事業單位設置數量非常多。同一性質的事業單位有重復設置的情況,規模并不是非常大,但是種類非常繁雜。事業單位資源大量閑置,致使利用率低下。
從我國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的情況來看,事業單位承攬的項目數量非常多,任務繁重,財政負擔非常重。但是在資金投入方面存在著明顯不足的情況。造成此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經濟發展速度非常快,社會結構不斷進行調整,致使不少事業單位在建立的過程中面臨著人才缺失的嚴重問題。與此同時,政府預算存在的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事業單位的財政。
事業單位的穩定運行離不開資金的支持,事業單位一般具有資金保障。這種情況不但不利于事業單位的有序發展,單位中的資金也得不到有效應用。許多事業單位在發展的過程中會受到政府的資金補助,這種補助方式對單位員工工作積極性的提升有著抑制作用,整體工作質量和效率也得不到保證。
隨著行政事業收費的取締和收支兩條線的管理,事業單位中的不少經費來源渠道被中斷,致使單位正常工作受到影響。導致在日常工作中重創收輕服務,不少事業單位經費自給,超出區域與范圍的政策性收費。與此同時不少經費的保障機制很難充分調動工作的積極性。如從禁止以藥養醫的情況出現后,不少醫生工作積極性明顯降低,簽轉上級醫院的患者數量也來越多。
事業單位財政支出責任界定應該遵循以下幾項原則:公益性的原則。堅持公益性原則需要事業單位加強服務意識,切實履行服務社會大眾的意識,提高事業單位的服務質量,提升政府保障資金的使用效率;分類指導的原則;分業推進的原則;購買服務型原則;多元供給的原則。
事業單位的財政供給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種,這四種財政供給模式相對而言更加的科學,合理,筆者在下文對此一一進行介紹:經費保障。事業單位的財政主要由政府予以保障;經費補助。政府適當的為事業單位提供經費補助,并通過政府購買事業單位的服務的方式推動事業單位發展;購買服務;財政引導。
做到事業單位財政支出責任在政府間的科學劃分應該做到以下兩點:一是明確事業單位的服務領域和其職能的范圍,保證各項工作規范化開展,清晰掌握事業單位的具體職責;二是基于行業的政府間公共財政支出責任。不同的財政支出責任需要進行科學劃分,這樣才能保證事業單位財政保障機制的有效落實,有利于各項機制的改革創新。
要想對事業單位的財政保障機制進行完善,在原來管理方式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完善,將事業單位的政事分開、管辦分開,主要體現在將政府的職能和業務工作分開,將單位的監管和舉辦的職能分開。這種分開管理的工作模式,可以實現政府職能的完善和改變。有關部門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明確具體的權責和執行標準,確定具體的監管內容,可以避免對其他工作的影響,也可以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事業單位中的有部門根據不同工作職能進行針對性的管理,提供相關服務,對事業單位人員管理方面的工作有著積極的影響,不同性質的事業單位的管理方式存著一定的差別。
我國事業單位的數量比較多,種類也比較多。對于公益性的事業單位來講,經費支出主要包括工作人員的經費支出、專項經費支出和公用經費支出。社會經濟體制在不斷變革的過程中,事業單位也需要跟隨社會的發展腳步,對單位內部結構進行完善和更新,對內部的人員數量,設備和其他方面的情況進行掌握,對各項經費進行動態化管理。在進行人員經費的計算時,可以對單位內部人員的數量進行統計,確定好人均數額,根據相關信息可以進行數據庫的建立。在進行共用經費的確定時,可以對各項業務的工作性質、資金需求等方面進行全面考慮。結合事業單位各項工作的運行情況,實現對事業單位經費的動態管理,保證管理方式科學、合理。
事業單位的性質不一樣,可以根據工作的內容和工作類型建立績效考核制度,對不同的公共服務事項,可以對服務數量和質量進行記錄,并將其與工作人員的績效結合在一起,并實施獎懲機制,來確定工作人員的補助經費,事業單位中的有關部門可以對資金進行有效配置。獎懲機制在開展的過程中,要將獎勵和懲處有機結合,根據各部門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進行針對性的獎勵,對工作人員進行鼓勵,讓其積極的參與到工作中來,對自己的工作負責,提升自身的責任意識。各項業務在開展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實施,有效激發了工作人員的熱情,還可以實現對工作人員的行為進行約束,這種獎懲結合的管理方法不但可以提高整體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還可以實現對財政保障機制的完善,提高財政資金的應用效率。
財政保障機制對事業單位的運行和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科學、合理的財政保障機制可以促進事業單位的快速發展,也可以實現對社會公共資源的優化配置。事業單位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這方面的重視,改善財政保障機制中存在的問題,跟隨現代化的發展腳步,對內部結構進行改革創新,提高事業單位的服務質量和水平。在完善事業單位財政保障機制時,根據單位的發展情況制定改革目標,設計科學的創新思路,在此基礎上進行優化和完善,提高事業單位財政保障機制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