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桂芝
我國的服裝企業當前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作用下,企業在面臨國內同行競爭的同時,還需要面臨來自國外企業的競爭壓力,在這種復雜的發展形勢下,企業要想獲得長期穩定發展,就必須對自身的經營策略進行調整,加大對企業成本核算以及成本管理的重視力度。通過合理的成本核算與成本管理來提升自身企業的競爭實力。文中,就針對新形勢下,服裝企業的成本核算與成本管理工作進行分別研究,希望可以進一步提升我國服裝企業的市場地位。
引言:在市場經濟體系不斷完善的基礎上,市場的結構形式也發生了較大的轉變。尤其是國外企業入駐我國市場對我國各類企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對于我國的服裝企業來說,所帶來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由于其行業壁壘低,入門簡單,外銷容易,從而導致市場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由于近年來勞動力成本及原料成本日益增加,服裝制造企業想要求生存、求發展,要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就必須在節流上下功夫,加強成本控制,有效降低成本,對自身的經營以及管理模式進行調整。
1.開發成本控制。服裝企業的開發成本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設計師、制版師和樣衣工的人數控制和薪酬控制;二是開發品種數量及外出考察費用的控制,這兩方面的成本應控制在出廠價5%以內。
2.材料成本的核算。主要包括主料、輔料及包裝成本,主料如面料、里布、皮料等;輔料如拉鏈、鈕扣、襯布、主嘜、號標、價格牌及合格證等;包裝成本如膠袋、紙箱、包裝紙、干燥劑、貼標等。材料成本的控制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面、輔材料價格的控制,這屬于企業控制管理范疇,面料成本應控制在出廠價50%左右;二是降低材料消耗控制,則屬于技術革新及技術管理的范疇,服裝企業材料損耗率平均在6%左右,正常情況下應控制在3%以內。
3.生產成本的控制。一是水電費、折舊費、機物料、交通運輸等制造成本的控制,這類成本控制靠的是嚴格的管理制度,成本應占出廠價的8%以內;二是生產效率的提高,即人工成本的控制;三是減少生產及管理人員的數量。勞動力成本應控制在出廠價20%以內。
4.期間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的控制。這類成本應控制在產品出廠價6%以內,其中主要是銷售成本的控制,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物流成本及差旅費用的控制,以及營銷人員和物流人員的人數和薪酬、獎金的控制。借助現代信息來降低物流成本,通過現代物流信息技術可以將企業訂購的意向、價格、數量等信息在網個傳播,利用網絡的信息化進行詢價、報價可以減少銷售人員和物流人員的差旅費,在薪酬資金方面側重于績效獎勵,多勞多得。
(1)成本控制缺乏全面性。部分服裝企業在進行成本管理的過程中,將成本管理工作作為管理者以及財務部門的管理任務。而其他部門并沒有積極參與到成本管理過程中。在開展各類管理活動時,也沒有嚴格遵循成本管理的相關內容對相應資金成本進行合理控制。然而,財務部門在開展成本管理工作時,雖然根據相關規定,制定了相對完善的成本控制方式。然而,由于生產作業存在一定的變量。在實際開展工作時,可以發現,部分成本控制內容會產生與實際生產作業不符的情況。這種缺乏全面性的成本控制方式,必定會對企業的成本管理效率造成影響,從而威脅企業的經濟效益。
(2)控制成本過分依靠管理者和財務部門。服裝企業的成本控制是由企業管理者和財務人員負責的,把產業鏈各重要環節的部門人員都排除在外,即使各環節的主管人員寫得再清楚,但畢竟不是熟悉該環節的人,不知成本是如何產生的,所以對于哪些成本屬于不可避免成本或可避免成本是不確定的。之后隨著實踐,換成主管人員來進行成本控制,很大程度上可以確定不可避免成本和可避免成本的界限,但是又因為主管人員對相關會計知識的不了解導致最后成本管理控制的成效不大,這就形成了一個矛盾點。
(3)高庫存占用流動資金。庫存控制不合理現象是服裝企業發展過程中,較為常見的問題,主要是由于企業在對相應產品進行生產之前,,并沒有對市場需求進行有效評估,致使部分企業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會大批量生產當前的爆款產品。由于各個企業的出發點相同,如果不能在銷售時間上掌握先機,必定會由于市場供不應求的影響,致使大量產品滯銷。另外,部分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并沒有對其生產質量進行嚴格控制,致使存在一定得質量問題,也會導致產品滯銷的問題。除上述因素以外,銷售經營手段也會造成庫存量過多,這些均是引發成本控制問題的主要原因。
(1)轉變成本管理理念。在以往的服裝企業中,在開展成本管理工作時,是將其細分為生產模式與管理模式兩個部分。而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這種管理模式的弊端也逐漸顯現,已經不再適用于當前服裝企業的發展形勢。這就要求企業的管理人員,首先是從思想上進行轉變,發展創新的思維,對當前企業的成本管理理念進行改革,使其能夠與當前的市場發展形勢相符。同時,將成本管理與企業的經營模式相結合,使其能夠融入到企業經營的整個活動中,確保企業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發揮。
(2)加強產品成本信息的管理。只有詳細地知道成本是如何產生的,才能從根源處解決問題,更好地進行成本管理,所以需要企業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信息的真實可靠。在產業鏈各環節的銜接上,加強相互之間的聯系,讓信息的生成速度加快,以便進一步降低成本。其中,可以科學地運用互聯網平臺等管理產品的流動,比如給每個產品一個條碼,一個條碼只重復一次,這樣就可以跟蹤每件產品的流動,知道產品在哪個環節就可以直接找到相關負責人。也可以使用計算機專門的系統記錄成本的構成。
(3)采取目標成本控制法。目標成本是根據預計可實現的銷售收入扣除目標利潤計算出來的成本。它是成本管理和目標管理結合的產物。目標成本法理論上并不復雜,即企業在預期的利潤水平下,預測目標成本水平,然后一步步分解,使企業每個環節、流程都有自己的目標成本,進而以此為目標實施控制。目標成本法使企業更專注于企業內部的管理與控制,從內部降低成本,以取得在市場上的競爭地位、獲得更大利潤。企業只有控制好內部成本,才能在市場上有立足之地。目標成本法理念簡單,然而制定合理的目標成本卻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需要企業各管理階層做細致的市場調查,進行準確預算。
總而言之,服裝加工企業應高度重視成本管理工作,培養正確的成本管理意識,動員所有員工積極參與到成本管理工作中,全面提高企業成本管理水平,盡可能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