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沈建平
隨著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加快美麗中國建設的部分,就需要將綠色元素融入到金融體系中。中國農村中小金融的綠色化發展中,落實綠色信貸,讓金融機構進入到新的發展時代。隨著綠色金融的不斷完善,為實現金融的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在綠色信貸工作中對于目前所存在的問題具體分析,并提出發展策略。
1.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綠色信貸的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缺乏完善性。中國構建了生態環境保護體系,而且從政策的角度不斷有所完善,但是落實到具體工作中依然存在著不足。關于環境經濟政策,中國正處于探索階段,特別是一些地方保護主義的現象,使得政策在實施的過程中無法獲得預期的效果。關于綠色金融體系的運行,中國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在開展綠色信貸投放過程中,尚沒有從金融機構出發將環保信息披露機制進一步完善,綠色金融評估體系也不存在完整性,而且沒有建立統一的監督管理機制,使得金融機構在綠色信貸工作中,不僅難度大,而且成本較高。由于金融市場上存在信息不對稱的現象,加之激勵機制缺乏完善性,使得綠色信貸業務的工作推進中存在缺陷。
2.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綠色信貸缺乏綠色意識。從目前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綠色信貸工作情況來看,人們對于綠色信貸給予了較高的關注度,也開發了一些綠色產品,但是對綠色范疇在意識上還有所欠缺,對于綠色信貸缺乏認知。多數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在開展綠色信貸業務的過程中,由于投資的周期相對較長,而回報率不是很高,這就意味著對綠色信貸沒有足夠的認識。開展綠色信貸業務的時候,就要不斷地開發新產品。但是,在新產品開發中,主要考慮的自身的利益,沒有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展開。
3.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的綠色信貸缺乏創新力。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的綠色信貸缺乏創新力,導致信貸產品過于單一,沒有實現多樣化。中國的綠色金融起步晚,很多的機制還沒有健全,因此發展水平參差不齊。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在政策方面較多引薦了西方國家的成熟經驗,由于中國的發展與經濟發達國家存在著差距,這些政策對于中國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不是完全適合,這就意味著中國的綠色信貸產品沒有從金融機構發展的全局角度出發予以創新。
1.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綠色信貸發展中對于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要不斷完善。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的綠色信貸業務要獲得更好地發展,就要將相關的政策體系構建起來,在政策上向農村金融機構傾斜。比如,采用財政補貼的方法加大支持力度,對綠色信貸業務的相關規定予以完善,打破原有的地方保護主義,將綠色信貸從政策的角度落實。中國在綠色信貸業務的發展中,對于相關的市場體系進一步完善,還需要將綠色環保信息披露機制構建起來,確保金融信貸信息真實有效。如果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在綠色信貸中存在環保違規的問題,就需要按照相關的規定實施處罰,完善激勵制度,將適合于綠色信貸發展的監督管理制度構建起來。隨著綠色信貸業務的監督管理力度加強,信貸市場的秩序得以穩定健康。面對綠色金融評估體系運行中沒有根據實際不斷完善,就需要將相關的綠色評級標準構建起來,還要實施綠色信貸審查,提高綠色信貸質量。
2.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綠色信貸發展中要提高綠色意識。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綠色信貸發展中,由于綠色金融意識沒有樹立起來,就需要做好金融環境保護宣傳工作,引導農村金融機構樹立環境保護觀念。將環境保護觀念融入到綠色信貸工作中,開展綠色金融活動,對于傳統的金融機構信貸業務轉型起到了推進作用。政府以及有關的管理部門都要發揮正確的引導作用,樹立面向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投資的觀念,樹立綠色信貸意識。
3.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綠色信貸發展中提高創新意識。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綠色信貸發展要脫穎而出,就要在觀念上與時俱進,還要將符合金融市場的運行機制開發出來。綠色金融發展中,中小金融機構的信貸產品就要綠色化,為用戶提供綠色服務。中國農村的中小金融機構綠色信貸中要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經驗,從金融機構發展的角度出發予以創新,提供服務能力。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綠色信貸發展中,還有必要針對中小機構的信貸服務從實踐的角度進行研發,不斷地研究綠色金融衍生工具,以推進金融產品綠色化、多樣化方向發展。
綜上所述,中國在近年來的綠色化發展中,金融機構也向著綠色化推進,綠色金融產品也逐漸增多。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的改革中,實施金融綠色化發展,就需要具備專業知識。但是從目前的綠色信貸業務開展情況來看,存在各種問題導致金融機構發展緩慢,不能夠滿足于當前的金融機構發展需求。對于當前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的實施現狀進行分析非常重要,提出相應的發展策略,以推進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更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