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蘭
小學階段音樂教學要從發聲訓練入手,教給學生正確的發聲方法,保護學生稚嫩的發聲器官。同時,通過發聲訓練,使學生建立良好的歌唱狀態,培養音樂興趣。
1.糾正錯誤的音樂觀念
小學音樂課中,很多教師不太重視學生的發聲訓練,學生不能掌握正確的發聲方法,導致唱歌時氣息僵硬,喉頭負擔重。還有些學生認為歌唱的聲音又高又尖,喊得大聲就是好的。教師必須幫助學生糾正這些錯誤的觀念,培養他們規范、正確的發聲習慣,使他們明白優美的歌聲是發自內心的聲音,是根據歌曲的情感與需要用適當的音量、真摯的情感引出內心的表現。
2.教授正確的發聲方法
教學中要教給他們控制、調整音量的方法,引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聲音概念,改變不正確的聽覺習慣,讓他們能夠分辨正確的和錯誤的聲音,改正歌唱發聲練習中的錯誤方法。
由于小學生的發聲器官還未成熟,我們要選擇一種適合兒童的發聲方法,就是頭聲發聲法。頭聲訓練需要的氣息量少,聲帶振動范圍小,兒童稚嫩的發聲器官能夠勝任,這樣,他們的心理坦然、平靜,情緒歡愉、振奮,發出的聲音連貫、柔和、控制有度,不僅不會傷害其尚未發育成熟的發聲器官,還會激發他們對歌唱的興趣,增加歌唱的信心。
3.在游戲中進行練習
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理論性的講解難以領會,所以,在進行頭聲訓練時與游戲相結合便是很好的練習方式。
例如,設計扮演風的游戲——
“小朋友們,自然界的現象非常奇妙,它們千變萬化,如果人們能正確利用,它們就能成為人類的好幫手。今天讓我們扮演‘風,去幫助人們做事吧!”(師在前,生有秩序地排在后面)
“風兒,出發吧!”邊伸開兩臂當做“風”邊唱。(嘴唇成圓形噘起,唱時自然,力度中弱)
“我們來到風力水電站上空了,來,快幫幫忙吧!”(力度強,發聲位置高,集中,氣流通暢,但不喊叫)
小風吹。(力度弱、輕柔)
這樣,運用游戲法把學生帶入歌唱發聲的狀態,可以使學生快速接受這種方法,很快了解并掌握頭聲發聲技巧。學生可以輕松找到高位置的中、低音區,克服“白聲”或“扁聲”。通過反復訓練,逐步把這種共鳴的感覺固定下來。
編輯 _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