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樂
摘要:物理實驗教學的源泉是實踐,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必須聯系生活實際,實事求是。在此基礎上分析了結合生活實際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原則及途徑。
關鍵詞:生活實際;科學性;生活化;主體性
一、結合生活實際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原則
1.科學性原則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所創設的生活情境、選擇的結合生活實際的教學內容及采取的教學手段等都要符合科學性,不存在科學性錯誤。另外,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要運用科學的教學方式。我們了解到,過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有這幾種:
(1)模擬法:通過讓學生觀察教師的實驗過程從而能夠真切模擬。
(2)興趣教育法:通過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能夠將物理實驗貫穿于學生的興趣中,讓學生能夠在興趣中進行物理實驗。
(3)鼓勵法:通過對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實驗的學生加以表揚使學生樹立信心,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4)個別教育法:針對學生在初中物理實驗學習中不同的狀況,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個別特殊教育。
2.生活化原則
結合生活實際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要力求使學生走近生活、走進生活,與生活聯系在一起,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生活中合理安排物理實驗,實事求是,使學生能夠放松心情,自主進行物理實驗研究,心情愉悅,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學習。
3.主體性原則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要求充分尊重學生的主人翁地位,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體,尊重學生的意見和自由,不強迫學生接受教育部硬性規定的課程,讓學生體會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自己能夠合理選擇物理實驗,放松自己、尊重老師,共同討論,共同提高。要創造真正意義上的學生主體學習氛圍,要求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
老師不能單方面把自己看作絕對權威,學生也不能因為一點過錯就不尊重老師。開放性學習氛圍的創造能夠使教學更加活躍,學生主動性增強,教學效率提高。
二、結合生活實際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途徑
1.情境生活化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需要老師運用科學的知識設定一定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情境中,通過親身體驗與感悟,為教學創設出一種理想的狀態。而學生則需要在特定情境下一步步走入教學環境中,通過自己的能力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不僅如此,還能夠利用自己的所見和好奇心,對知識提出獨特的看法,并對難以理解的知識提出問題。
此外,初中物理教師應該了解學生的興趣與愛好,在自己創設的情境中要能夠體現這一思想,體現這一愛好,比如在情境中恰當引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如水蒸氣,彩虹等,這樣會使學生更加透徹并且有興趣地對所要學習的知識進行探究,這對于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以及教學方式的改進具有重大的意義。
2.設計生活化
(1)設計來源生活化
教師在對物理實驗進行設計時,要從生活實際著手,針對生活實際中的現象和物體,讓學生對此有一定的了解和探究意識,這樣就避免了學生解決物理問題時的枯燥,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從各個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2)器材生活化
①為了使學生在實驗操作時能夠運用自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從熟悉的生活環境中尋找實驗器材。這樣創設出的教學情境與真實的生活情境較為接近,學生在這樣親切的環境中通過思維加工來實現知識的遷移。
②器材要有利于學生養成發散性思維的良好習慣,擺脫思維定式帶來的僵化。一方面能夠實現物盡其用,另一方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③實驗器材要盡量從日常生活中獲取,這樣可以降低實驗器材成本,從而促進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當學生面對生活中的材料進行實驗時,不存在拘束感,可以大膽去操作,這樣學生在學習中就能獲得充分的體驗。
(3)過程生活化
①實驗目標要根據學生當前的認知水平來制定。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對學生的目標要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實踐能力。初中生對物理實驗的研究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現有的思維水平,引導學生有層次、由低到高地進行思考。
②實驗過程要有探究性。在實驗中,增強實驗的探究性,滿足學生不同層次的需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實驗過程中,全方位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興趣、操作興趣和探索興趣。同時,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更加深刻、準確。
(4)應用生活化
①結論回歸生活。物理實驗教學,不僅要重視課堂上學生對知識的獲取過程,更要加強課后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把實驗結論延伸到生活中,使學生感受到物理學習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
②器材回歸生活。初中實驗教學不僅僅能在課堂進行,教師還可以把實驗帶到課堂外。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器材圖畫,鼓勵學生自制器材,如沙漏、小紙車等,這樣,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另一方面學生運用這些小發明呈現物理現象,探索蘊藏其中的物理規律,使其真正成為物理學習的“主人”。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必須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從生活出發,體驗生活,掌握物理實驗的依托性和實踐性,加強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