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明朗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 遼寧大連 116052
當代大學生是年輕的象征,是影響國家發展和社會推動作用的優秀代表。大學生是一個龐大的消費隊伍,他們有獨立的經濟條件消費,卻缺少了成年人的理性消費觀念,在這個商品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大學生的消費能力得到很快的提升,但這也會讓思想不成熟的大學生產生很多消費疾病,例如過度消費,攀比消費,借貸消費等不良消費習慣。對于大學生消費理財現狀的研究就是基于這樣的大環境,對大學生消費進行全面了解,培養大學生健康的消費習慣。本文以山東大學生消費理財現狀為主要研究對象,對XXX學院的542名余名不同專業年級學生做問卷調查,從中找到存在的一些消費疾病,提出相關解決策略[1]。
(1)消費的概念。消費是指人們為了得到想要的生活和想要的東西而兌換有價值物品的行為。消費可以分類成生產消費和個人消費,生產消費可以認為是人們生產需要物品的這個行為。個人消費,人們定義是滿足人們衣食住行以及物質、文化需求的行為。我們現在所涉及的消費的概念,多數是指個人消費。
(2)消費的分類。按消費對象分:可以分為,有形商品消費和勞務消費;按交易方式分:可以分為,錢貨兩清的消費、貸款消費、租賃消費;按消費目的分:可以分為,生存資料消費、發展資料消費、享受資料消費。
(3)消費的內涵。消費觀用最簡單的話說就是消費的人對所買物品的感受和觀點。消費觀形成于人們在消費的這個活動當中,是消費的延伸。市場經濟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高低對人的消費觀都有作用。但是消費觀和消費心理又有不同,它和消費心理的不同在于有穩定性和自覺性。影響消費觀的因素有文化高低、國家政策、社會層次、收入高低。而合理的消費觀能夠推動市場經濟的發展[2]。
(4)大學生消費的概念及內涵。大學生消費的概念及內涵是來自美國的一位叫戴維劉易斯的學者提出的,這是一部分消費態度、預期、消費方式都比較獨特的一類人。這些人被稱為新消費者。當代大學生的特點與新消費者的特征非常類似,所以,新消費理論對研究大學生消費現狀很有幫助。
(1)馬洛斯的消費需求理論。馬斯洛的人類需求理論。首先,他把人的喜好分成身體、生活、交際、尊重與個人理論。以這些理論,可以對大學生的花費內容進行分類,其中包括大學生日常飲食,服裝的花費等身體需求的范疇,大學生生活需要的保護性固定支出屬于安全需求,不做考慮。大學生在學校用于日常的游玩,戀愛的支出,屬于交際需要消費。大學生在平時生活所使用的昂貴電子產品和化妝品等與和朋友建立感情所用的消費是尊重需求。用于上課,上補習班,購買學習相關的書本等想要實現自我價值的消費,屬于自我實現需求[3]。
(2)綠色消費理念。該理論是上世紀90年代提出的,人們定義是為人類提供滿足個人需要的活動和產品。目的不僅是增加生活品質,而且也可以促使其他資源的使用加快,減輕污染,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意義是讓我們要重視可連續發展的重要性,不能只考慮自身的利益,盲目消費,忘記了對環境的保護。
(1)當代大學生消費現狀調查問卷的調查方式和調查內容。本次調查參考了一些知名學者的調查內容和方向,整體是對山東XXXX學院的在校大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發放問卷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現場直接發放紙質問卷,勾選完畢,當場收回的方式。另外是電子形式問卷,進行轉發,最后統計分析。調查問卷的內容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大學生的自身的基本情況,年齡,年級等。第二部分是大學生消費狀況,包括經濟來源,每月的生活費支出,消費的占比。第三部分是大學生對面對消費的行動和所想的調查,包括影響購買產品的因素等調查 。
(2)調查樣本的基本情況。本次問卷發放一共580份,成功完成了577份,其中可以用的有542份,有用率是94%。這里面,女生的數量是292人,占調查人數的53.8%,男性有250人占總調查人數的46.2%。具體的調查樣本的分布情況見表1

表1 大學生調查樣本分布情況
(1)大學生經濟來源。大學生的經濟來源是我們研究課題的起點,也是他們消費基礎的支持。調查結果如扇形圖1。
調查顯示,大學生經濟來源中,主要來自家庭支持的比重最高,為68.8%,而主要靠國家貸款支持的同學占15.1%,另外,通過兼職的支持經濟來源占12.3%,而主要靠獎學金支持的近占3.8%。數據表明,大部分大學生的經濟來源主要是來自家庭,國家貸款占第二比重,這說明國家對教育的重視,加強了對貧困學生的補助政策。獎學金的來源也占了一些比重,說明國家對大學生的獎學金補助也有不斷的增加,大大減輕了優秀貧困大學生的生活負擔。綜上,大學生經濟的來源總體來說是比較單一的。基本是來自家庭。學生在校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獲取平時需要的費用,但也有一部分同學通過假期時間參加短期兼職,來獲取平時需要的費用[4]。

圖1 大學生的經濟來源
(2)大學生的月消費水平。大學生月消費水平是指大學生在一個月內的總支出,包括大學生的伙食,娛樂等其他方面的一個月的花費總額,通過調查,有11%的大學生的月生活費用在700元以下,有48%的大學生的月消費在700元-1200元,25%的大學生消費在1200-1700元,16%大學生在1700元。數據表明,絕大部分的大學生的消費支出是合理的,可還是有一些有大學生的消費水平不符合實際,這就會導致消費水平的差異性,容易導致大學生購物行為出現問題。大學生沒有穩定的收入,他們的消費水平應該差距不大,但調查結果顯示,卻有不小的差距,所以該問題需要得到更多重視。
(3)伙食費用。伙食消費是大學生花費中比較多的一項,其調查數據表明,有232名大學生的伙食費用在500元以下,占43%,有253名大學生伙食費用在500-700元之間,占46%。43名大學生伙食費在700-1000元之間,占7% 。只有14名大學生的伙食費用超過1000元,只占2%.大部分的大學生的伙食費用都占較高比重,說明大部分的月消費支出主要在飲食上面。并且大部分學生的每月伙食支出500-700元之間。
(4)大學生休閑娛樂費用的調查。大學生休閑娛樂消費,主要包括,大學生課余時間花費在娛樂項目,比如游玩,游戲等的花費。根據調查數據得到,大學生休閑娛樂花費少于100元的人有190人,占總的35%,休閑玩樂消費在100-200元的有255人,占總比的47%,200-300元的學生有62人,占總數的11%,而消費在300元以上的只有35人,占總比6%。這表明,大學生在休閑玩樂的月消費大多少于200元,每月在100-200元的休閑玩樂花費是大多數人的開支。當今,大學生的休閑玩樂的方式千奇百怪,各種玩樂場所層出不窮。隨著時代的進步,大學生在娛樂休閑的消費費用也會越來越高,這也會給家庭帶來不小負擔。
根據調查顯示,人們的消費方式很多,會使用支付寶支付的大學生有55.80%,會使用微信的有40.3%,使用過網銀支付的占32.80%,刷銀行卡支付的僅有5.35%。可以看出,網上支付已經成為流行,特別是支付寶微信支付,對于大學生來說,這是既方便又快捷的支付方式。
大學生的消費途徑也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對大學購物途徑做了調查,大學生是一個非常在意自己穿衣打扮的群體,喜歡追求新鮮事物,是購物頻繁的群體,從我們的調查中發現,有45.4%的大學生選擇網上購物的途徑,29.5%的大學生樂意去大商店,專賣店購物,有25.1%大學生更樂意去小商店,小地毯購物。這說明,大學生現在更多的喜歡在網上消費,網上購物方便快捷,但是質量,尺寸問題是網上購物的弊端,所以也有很多同學愿意去實體店,選擇實體店的大學生更多傾向于去專賣店,大型商店購物。
(1)貧困大學生消費問題突出。根據調查發現,對比不同家庭,月花費水平存在較大的區別,來自城鎮的學生比來自鄉鎮的學生消費水平高,家里是不是獨生子也是影響消費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學生消費水平的高低是左右大學生消費心理的一個重要導火索,所以正確調控大學生消費水平,提高大學生的素質教育,是一項重要的任務。
(2)中等消費水平的學生更易產生不良消費行為
調查顯示,雖然大學生認為自己的生活費用比較合適,但也有很多大學生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滿足自己的欲望,而對于提前消費,一些學生就會被校園貸“吸引”,由于他們的思想不成熟,控制不住自己,又不能夠到時就還清,這會對個人和家里人造成巨大的傷害。
(3)學習消費投入過低,理財能力欠佳。大學生在消費結構中的各種消費分配存在著一些問題,包括:大學生對形象建設的費用太高,對形象過于追求完美,隨著各類流行產物的誕生,大學生一味的追求生活品質、提升個人形象,從而滿足他們的虛榮心,注意形象固然重要,但是過度的將時間和金錢花費在外表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行為,這會對家庭帶來很多的負擔。另外在眾多的花費中對學習消費的投入過低,沒有合理的學習消費觀念和意識。
大學生的思想決定著消費行為,而大學生思想重要的引導因素就是學校的政治教育,校領導應該就大學生花費問題開設相應的課程,給當代大學生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多組織關于大學生健康消費的宣傳活動,征集相關的文章在校報,校刊中刊登,為大學生的消費營造有利于學習的場所。
(1)加強大學生消費教育。根據本文調查分析,大學生產生這些盲目消費,攀比消費,超前消費的原因,應該多從自身反省,分析自身有沒有存在消費問題,什么原因導致自己產生這些問題,多參加關于理性消費的活動,勤工儉學,提高自己的素質,做一個有自制力,成熟,理性的大學生。
(2)分層次進行引導。對于當代大學生消費現狀當中存在的以上問題,需要得到充分關注,根據不同學生不同消費問題,以對癥下藥的方式進行教育引導。
(3)強化理財能力培養。對于大學生來說,理財能力的鍛煉是非常重要的,通過調查可以發現,大學生對家庭存在太強的依賴感,所以高校也需要鼓勵大學生獨立自主,在課余時間可以多參加兼職,賺取一定的生活費,還可以體會父母賺錢的辛苦。也為大學生進入社會提高自己的各項能力作基礎,也能在一方面強化了自己的理財意識和理財的能力。
當代大學生是一個國家最有潛力的群體,是振興國家的后備力量,關系著國家的將來和背負著我國偉大復興的責任。作為這樣重要的角色,大學生更要嚴格要求自己的身心,提高自己的素質,思想深度,大學生對消費的態度固然成為了重要的研究課題,政府和學校以及家庭都要作為未來發展的引導者,為大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