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峰雁
(作者單位:長慶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
對企業進行內部控制是一個企業管理的核心。可以從根本上了解企業的經營活動和發展前景。在財務風險的防范下更能準確的了解企業的發展需求,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內部控制管理制約了各部門的一些行為,實現互相監督,及時避免不必要的支出,是公司正常運行的財務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高效的內部控制管理能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便于經營者和決策者做出更準確決策和預測。
內部控制管理體系不健全
內部控制是企業發展的內在因素,監督機制是企業發展的外在因素。監督機制不健全會導致企業內部控制管理不規范。很多企業家只注重于眼前的利益,卻忽略了企業的長遠發展。內部控制管理需要消耗部分財務成本,所以企業管理者對內部控制管理重視程度不高[1],使內控體系形同虛設,不能及時地發現和解決問題,存在內部管理運營方向模糊。企業其他部門人員只能進行跟隨,注重于企業經濟發展的速度,忽略了企業發展的質量。
部分企業領導對內部控制的重視不夠
內部控制是在企業長遠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上,規范和約束企業人員行為和做法,以達到經濟穩固上升的一套體系。企業內部沒有人喜歡被約束,管理者的“善解人意”使內部控制呈現了表面化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體系會消耗人力物力財力精力,久而久之,造成了內部管理的缺陷和企業人員的惰性。
企業人員對財務風險防范意識不高
很多企業人員對財務風險防范管理欠缺一定認識,只認為內部管理體系只是簡單的一套流程,沒有認為內控制度對企業長遠發展的積極意義。記得其內容,欠缺行動力。在上級領導進行檢查時才“有模有樣”的按管理制度正式工作,不檢查的時候對自己就放松警惕[2],這些行為導致了內控制度難以得到有效的實施。
完善內控體系建設
財務本質是為生產活動提供經濟服務,因此在建設內控體系時需與企業內部的經營狀況、固定資產等掛鉤,落實責任制度,確保每項工作都能有效完成。完善內控體系建設首先是對財務人員的管理,財務人員是財務部門的組成部分,也是公司財務系統良好運行的基石。應加大對財務人員的培訓力度,既要根據員工職位有針對性的進行某一專業的定向培養,同時也要加強對員工綜合素質的提高,讓員工區域會計類知識有全面的認知[3]。其次是加強內控管理制度下,財務會計部門與其它部門間的聯系,各部門要對財務部遞交財務報表,財務會計對企業內部各部門的財務狀況進行審核并生成報表,對企業的經營狀況進行分析。
提高預算核算
成本預算是企業經營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項目,提高對預算合算的能力能有效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預算方面的問題,應該是由相關部門先制定預算報表,并結合企業實際經營狀況和業務信息來對預算報表進行修訂。之后由財務部門從企業的經營角度出發,與申請人一同對預算進行核算,財務部應該擁有一定的預算修改權利。
提高預算核算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一是對財務審批的流程進行管理,確保預算的申請、審批還有核算都是通過正當流程進行,并且在流程管理過程中對重要文件進行備份。二是對財務處理的流程進行管理,要求財會人員具有很高的財務處理知識和財務管理能力,能保證財務處理按照流程制度進行。三是加強財務信息管理備案,建立專門信息存儲區,將重要的財務信息進行整理分類,方便以后對信息的查詢以及財務事故的歸責。四是加強財務審核力度包括了內部審核還有外部審核兩部分,企業內部建立定期內審、重大項目內審,還有不定期財務抽查審核,并借助外審的力量來更好地優化企業財務的運行狀況。
完善財務評價機制
財務評價機制是企業財務運行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財務平面機制,能夠對企業中各部門的財政狀況進行分析,并通過財務評價公示的方法,來讓企業內部的財務系統運行更加的公開合理。財務評價機制還能夠幫助各部門更好地認識自身的財務狀況,完成自身在企業內部的定位[4]。財務評價系統應該還包含了財務考核工作,在完成對各部門的財務評價之后,企業可以根據各部門之間的財務狀況,來對優秀者進行獎勵,出發財務狀況較差的部門,從而建立一種競爭機制,幫助企業內部成員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從上文的研究來看,目前我國的企業財務風險防范能力還較弱,主要是由于內控體系的不完善、管理層對于財務的重視度不足,還有財務人員的風險意識不高。因此在完善企業內控管理的路程中,企業應該從內控管理的各項工作出發,完善企業內控體系的建設,提高企業預算合算的能力,完善財務評價機制,促進企業財務管理系統良好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