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全亮 吳 迪
由于水力發電項目涉及所在國的重要自然資源,同時投資建設該類項目涉及資金巨大,專業性較強,通常會以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本著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全程合作的原則由所現在國政府與私營企業共同開發,多采用的方式有BOO、BOOT及TOT等。
由于海外水電項目從項目開發階段、建設階段及運營電費回收階段跨越數十年的時間,各個階段涉及的參與方眾多,以下列出其中主要的參與方并以圖1展示其關系。
公共管理部門:政府主管部門或行政許可/特許經營權的機構。
股東:項目發起人和財務投資人。
債權人:商業銀行、開發銀行及其他債務投資人。
購電方:電網公司;各類服務供應商:與項目公司簽署合同,承擔設計、咨詢、建設、供應、運維、保險或其他服務的公司。
其他相關方:項目可能影響的其他相關方,如征地區域內的居民,造成競爭的其他公司等。

圖1 海外水電投資項目主要參與方和利益相關方
對比國內的水電項目,企業在海外投資項目面對的投資環境與國內大相徑庭,各種政治、法律及合同風險突出。另外,我國企業的水電投資目的國多是發展中國家,與水電項目相關的地質、水文資料等不完整或不準確,這就導致企業難以準確判斷項目工程條件,估算項目工期,概算項目成本,造成完工風險及超時超支風險。在長期的水電PPP項目開發實踐中,業內已總結了一套較為合理和有效的風險分配機制,以下將主要海外水電投資項目風險識別和風險分配機制做簡單介紹:
主要的一般風險
主要列示針對所在投資國所有項目均會遇到的一般風險,這些風險決定了企業所選擇投資環境的合理性及適宜性。
1.市場風險:主要包括需求風險、價格風險、供應風險和原料價格風險。
風險分配:運營商項目公司。
2.利率風險:在可變利率協議中的利率變化。
風險分配:項目公司貸款銀行。
3.匯率風險:項目產生現金流的本位幣與項目投資貨幣的匯率變化。
風險分配:項目公司貸款銀行。
4.環境風險:政府批準政策變化。
風險分配:項目公司政府。
5.不可抗力:罷工、戰爭恐怖主義、地震和其他自然災害。
風險分配:政府項目公司;保險公司。
6.政治/國別風險:立法變化;國有化、征用及沒收;違反特許經營協議;貨幣匯兌。
風險分配:政府、項目公司、貸款行、中信保、保險公司。
7.法律/合同風險:未能合法取得特許經營權;合同和協議的有效性和可執行性;司法體系的效力較差。
風險分配:政府、項目公司、貸款行、中信保。
主要特定風險的識別及分配機制
1.技術風險:目的國政府提出的技術要求;現有設備廠家能否滿足項目技術。
風險分配:總包方項目公司。
2.完工風險:水文、地質等自然條件;超支超時;電網接入不及時。
風險分配:總包方、項目公司、政府。
3.融資風險:項目的可融資性;特許經營協議簽署日與融資關閉日之間各種條件的變化。
風險分配:貸款行、項目公司、政府。
4.運營風險:運營成本超支;運營中斷;電費欠費或支付不及時。
風險分配:運營方項目公司。
面對上述各類風險,企業可通過“轉移”和“承擔”的方式處理,具體選擇哪種處理方式要綜合考慮承擔成本,風險類型及風險主體承擔能力等因素確定。那么,哪些風險應該由參與項目的哪些主體承擔,通過怎樣的方式轉移,應該是項目公司在項目實施前著重考慮的問題,下文將對突出存在并且具有明顯境外屬性的風險分配機制做具體分析。
政治風險
全球向外資開放的水電投資項目多集中于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的主權信用往往較低,表明企業在這些國家從事投資行為風險較大。除甄別國別政治風險,選擇風險較低的投資目的國外,企業往往要面對項目所在國各類政治風險。針對這一突出風險,我國政府通過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推出海外投資險為企業分攤該部分風險。海外投資險是對投資者因投資所在國發生的匯兌限制、征收、戰爭及政治暴亂,以及違約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進行賠償的政策性保險業務,同時此險種也可通過附加政治險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投資目的國政府違反或不履行與投資項目有關的協議且拒絕賠償的商業風險。海外投資險已基本成為國內銀行為海外投資項目融資的必選項。雖然企業將付出一些成本,但通過投保該險種基本可以將政治風險轉移,這對于國內企業在海外投資水電項目是非常必要的。
融資風險
由于水電項目本身的高工程風險及海外投資目的國的高政治風險,大額度的項目融資存在很大難度,尤其是目前國內銀行偏謹慎的批貸口徑,即便有了海外投資險等增信手段,企業在開展此類項目融資工作時也會遇到較大困難。但項目融資作為項目前期開發工作的重中之重,只能由項目公司或其股東負責完成,即由項目發起方承擔融資風險。為解決項目融資的困難,通常國內銀行會要求項目公司股東提供股東擔保,但這將影響項目公司股東的財務狀況,限制企業發展。另外一條解決項目融資的途徑是通過投資目的國當地銀行或國際性銀行的純項目融資,通常這種融資方式只基于項目的預期現金流,具有風險共擔、有限責任的特點,雖然操作難度較大,但可切實解決項目公司的融資需求。
市場風險
海外的電力市場根據發電類型、發展程度及電力供需關系等的不同,區分為垂直壟斷市場、競爭上網市場或完全競爭市場等。市場風險是企業投資者對所在投資目的國分析的重中之重,對電力市場準確的判斷,是所投資項目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垂直壟斷市場,即政府集中統一管理市場,企業與政府簽署的特許經營協議是項目的基礎,通過保證上網、規定容量電費等的協議條款設計是企業規避市場風險最直接的途徑,所以在與當地電網關于購電協議談判時要聚焦與該風險相關的條款,建立項目穩定的上網機制和電費計算原則。
但在競爭型市場,項目所在國政府一般不會為國外投資者制定特殊的政策保護其在本國的投資利益,現階段企業亦沒有行之有效的措施轉移或消納市場風險。目前來看,在投資行為前對投資目的國電力市場的把握以及項目本身經濟性和生存性的分析就顯得尤為重要,建議企業在投資決策前一定要下大力氣做好相關研究工作,避免盲目投資,陷入失敗項目的泥潭。
PPP項目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利益共贏、風險共擔,實際上風險的合理分配是項目能否順利開展的最關鍵因素之一。海外水電投資項目有著其特殊的風險特征,企業應結合自身特點,在項目決策前做好風險識別和分析,與投資目的國政府商議合理的風險分配機制,在項目實施期間針對重要風險要做好預防和管理,那么海外水電投資項目領域將是我國企業技術和產能“走出去”的一條陽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