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公司物資部 閆少俊 陳靈欣 趙海綱 武蘭民
國家電網公司高度重視物資質量管理工作,以持續提升電網設備本質安全為目標,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健全和完善物資質量監督管理體系和檢測體系,深化監造抽檢工作,加大質量問題處理力度,全面強化入網物資質量管控手段,著力提升電網物資質量水平,保障電網建設及安全穩定運行。
一是不斷健全物資質量管理體系。全面落實項目單位質量監督和供應商質量保證的主體責任。建立了總部統籌,省、市、縣分級實施的物資質量管理網絡。物資部門歸口管理,專業部門協同配合,形成“專業橫向到邊,層級縱向到底”,從規劃、設計、采購、制造、建設、運行、檢修、技改到報廢的全過程抓質量的工作機制。建立了國網公司物資質量管理公共郵箱和包括供應商以及國網系統各級物資質量管理人員的聯系平臺。
二是加強質量監督標準化建設。制定主要設備、材料的監造及抽檢作業指導書,推行現場標準化作業。明確各類設備材料必抽的試驗項目、抽檢數量比例,保證工作覆蓋面及質量。編制電網設備材料典型質量問題案例匯編、設備材料抽檢費用定額,規范開展質量監督工作。制定25類物資抽檢不合格分級分類導則,進一步明確抽檢發現問題處理標準。根據質量監督發現的問題,借鑒供應商意見,及時修改采購標準、招標文件。
三是加強信息化建設。構建質量管理信息化平臺,加強產品全壽命周期質量信息的收集、統計和分析,實現了監造及抽檢工作的“全程、實時”管控。
四是加強物資質量檢測能力建設。利用3年左右時間,建立以國網、省、地市三個層級的檢測中心為主,產業單位、集體企業為輔,社會第三方檢測機構為補充的質量檢測體系,全面提升入網設備檢測力量。國網級檢測室主要依托中國電科院及部分具備條件的省公司電科院,建立具備全部型式試驗及特殊試驗檢測能力的各類設備材料檢測室;省公司級檢測室主要依托省公司電科院或實力較強的地市公司,建立全部型式試驗及部分特殊試驗檢測能力的檢測室。地市公司級檢測室主要依托地市檢修公司,建立全部例行試驗及部分型式試驗檢測能力的檢測室。
五是加強數據統計分析。加強設備全壽命周期質量信息統計分析,結合ECP2.0建設,推進與運檢、調度、營銷等部門之間的設備質量信息數據對接,為供應商分類分級提供數據支撐。優化物資質量信息報送及發布機制,適時發布質量監督報告,為招標采購提供參考。
六是加強業務培訓與交流。每年總部統一組織,對質量監督有關人員開展專業培訓,宣貫總部要求、講解專業知識,縮短各單位在監造力量、檢測能力、人員隊伍方面的差距。每年組織省公司結合自身特點開展專業互查、比武、對標、交流等,促進各單位加強學習,比學趕超,鍛煉隊伍。
一是加強特高壓設備質量管控。適應特高壓建管屬地化新模式,主動參與特高壓設備質量管控工作,抓好設備生產關鍵點、出廠試驗的見證,督促供應商做好設備原材料組部件的延伸監造。監督供應商落實現場安裝指導和服務責任。
二是擴大監造范圍。除以往重點監造的220千伏及以上變壓器、電抗器、組合電器、斷路器、隔離(接地開關)五類設備,將110千伏主設備納入監造,重點做好出廠試驗等關鍵點的見證,并適當選擇部分型式試驗項目進行出廠試驗。
三是創新監造工作手段。開展變壓器設計校核,研究代替突發短路等破壞性試驗,并逐步向其他設備材料推廣。結合上海公司試點經驗,推進電纜監造的遠程化、可視化,實施全程在線監控。
四是開展精準化監造,打破原有的同質化模式,結合近幾年設備質量出現的問題,針對不同的設備、電壓等級、廠家等,細化和完善監造大綱,提高監造的針對性和工作質量。開展主設備供應商質量管理體系執行情況評價。
五是加強監造管理。加強對監造組的工作質量、工作紀律及廉潔情況監督檢查,發現問題要嚴肅處理。積極推動修改預規監造取費標準,協調基建部、中電聯等部門和單位,分析監造成本構成,爭取適當調增監造費用。
六是加強設備監造信息共享。編制設備監造問題案例,做好設備故障情況的分析匯總,定期向項目單位、制造廠、監理公司進行通報,指導相關單位加強制造環節質量管控。加強主要設備出廠試驗一次通過率、現場安裝一次投運率等數據的統計及分析,定期組織監造專業分析會,提高監造管理水平。
一是加強抽檢覆蓋面和針對性。按照3個100%全覆蓋(招標批次、中標供應商、物資品類)的要求,組織省公司開展抽檢工作。對抽檢合格率低、抽檢數量相對少、以及新入網的廠家增加抽檢頻率。對于首次供貨的供應商,比照其投標時提供的型式試驗報告,進行驗證性檢測。
二是加強35千伏及以下中低壓物資的抽檢。地市公司層面重點以例行試驗為主,實現到貨批次的全覆蓋;省公司層面重點以型式試驗加特殊試驗為主,要做到供應商全覆蓋;總部層面重點針對質量問題突出、重要性和關注度高的物資開展專項抽檢。總部繼續加大配網專項抽檢力度。
三是深化110千伏及以上設備的抽檢。組織各單位根據實際供貨計劃合理制定抽檢安排,重點做好抽檢工作方案,明確試驗項目、檢測方法、試驗環境。為統籌利用檢測資源,總部將對各單位的抽檢工作進行適當平衡,各單位定期將月度供貨計劃及抽檢安排上報總部物資部。
四是開展配網設備專業檢測。結合配網物資技術規范書分級分類的應用,在上海、江蘇公司試點對配變等設備開展專業檢測,檢測結果納入評標評審,到貨驗收時與檢測的樣品進行比對。
五是強化主設備生產制造集中巡檢。在主變、開關巡檢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巡檢范圍,對交貨集中、問題多發的設備材料也要開展階段性的巡檢,加強對制造廠軟實力和駐廠監造工作質量的檢查考核,加強發現問題的診斷分析,及時向各單位發布預警并督促供應商盡快整改。
六是對質量基礎薄弱的單位開展幫扶。組織有關省公司加強與西藏公司的協同,幫扶西藏公司開展農網物資抽檢工作。
七是加強抽檢結果的深化應用。加強抽檢結果信息全網共享,總部及省公司定期召開抽檢數據通報會,對趨勢性、嚴重質量問題等向業主單位、制造廠及時預警。開展質量問題量化分級,加強抽檢結果的合同處理及責任追究。研究制定將抽檢數據與招標采購聯動的措施。
一是強化質量問題違約追償機制。加大物資合同承辦管理辦法宣貫力度,加強抽檢、驗收、運行等環節發現的設備質量問題的責任認定,及時按合同約定對供應商進行經濟處罰,維護公司合法權益。探索建立供應商產品質量積分機制。結合質量問題分類,研究制定扣分規則,由建管、運維等單位直接對出現質量及服務問題的供應商“開罰單”,定期統計扣分情況并引入評標環節,對扣分達到一定情況的予以停標處理。
二是加強供貨質量與招標采購的聯動。依托電子商務平臺一單一評功能,實時匯總、統計供應商產品質量、交貨、服務等信息,強化抽檢合格率、設備故障率等指標在評標環節的應用,突出質量在評標中的權重。綜合供應商履約情況、供貨范圍、供貨數量等情況,優化完善評分規則,使評價結果更加科學合理。
三是強化供應商不良行為處理。修訂《供應商不良行為處理管理細則》,加大對行賄、圍標串標、資質業績造假、以次充好等不誠信行為,以及設備質保期內發生質量問題的處理力度。組織省公司做好新細則的宣貫和執行,規范供應商投標行為,促進供應商保證產品質量;加強農配網物資質量問題的共享和處理。針對一個供應商在一家省公司反復發生質量問題,或在不同省公司重復發生質量問題,除了在省公司層面要進行處理外,總部還要在全網范圍進一步處理,加大供應商的違約成本。
一是加強物資、基建、運檢的專業協同。研究將設備材料型式試驗、特殊試驗的項目適當納入交接試驗中的工作機制,從根本上減少當前因相關電力行業標準或公司企標中對型式試驗、出廠試驗、交接試驗的差異化的要求,帶來的產品質量與通過型式試驗的產品有差距的現象。
二是加強與社會檢測機構、科研單位等的合作。積極爭取國家質檢總局、認監委的支持,建立檢測機構備案機制,推動檢測行業誠信建設,切實發揮第三方檢測機構質量監管的社會責任。
三是強化質量監督季度例會制度。加強物資部門與專業部門信息互通,將物資質量工作與安全監督、技術監督、營銷質量監督等對接,共同抓好設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