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志榮

翻閱近年間扶貧工作的記事本,里面有一張“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施工圖”的清單映入眼簾,在掩卷沉思扶貧工作穩步推進的同時,令人自豪的是貧困戶變“我等扶貧”為“我要脫貧”和“一技在手、脫貧不愁”的勢頭初現。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打贏脫貧攻堅戰,要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激發內生動力”,是從根本上改變貧困狀態的有效途徑。
“農民講習所”的首堂課
今天,我陪著兩位專家,來到了代縣胡家溝村的“農民講習所”。剛下車,教室里已座無虛席。忻州市農業局高級農藝師張愛萍講授《玉米種植技術和蔬菜田間管理》;山西海運技校校長韓有亮講授《如何提升農村勞務輸出能力》。這次講座,是讓貧困戶“富腦子”的開場講座!
海運技校的新同學
讓適齡年輕人學會一種技能,就能獲得脫貧致富的“金鑰匙”。我們與留在村里的16至25歲年輕人逐個交流溝通,并獲得山西海運技校減免三分之一學費、畢業后直接聯系就業的鼎力支持。今天,我發自內心地為胡家溝村6名學子邁進了海運技校而高興。
開啟“一戶一技”新路標
一本《種植業實用新技術手冊》的“口袋書”,今天與村民見面了。我為這本書的封面寫了一段話:“對于農村家庭來說,培養一個技工就可以幫一家農戶脫貧。讓我們先從戶均一人學會種植業新技術開始吧!”以村民領取“口袋書”為標志,拉開了“一戶一技”活動的序幕。
組建老干部“專家”服務隊
今天,忻州市老干局局務會專題研究組建老干部人才發揮扶貧作用的“專家”服務團隊。大家一致認為,春節前夕,組織大學教師、醫療診斷、法律咨詢團隊進村服務反響很好;元宵節剛過,要依托老干部組建蔬菜種植、玉米種植、農機管理團隊,開展面對面服務春耕備耕生產的教學。
讓村民的菜地亮起來
家家種菜是胡家溝村的特色。村民為了趕往縣城早市賣菜,往往每天4點鐘開始摸黑摘菜。“必須讓村民的菜地亮起來!”我們的想法得到了財政部門的鼎力支持。投資15.75萬元,安裝太陽能路燈35盞的項目順利完工。從今天開始,村民到田間摘菜再也不用摸黑了!
為“一戶一技”脫貧戶算賬
到了秋收算賬的季節了。今天上午,局機關工作人員來到胡家溝村,盤點“一戶一技”活動的效果。令人欣喜的是,除了涌現出種菜能手封俊虎、玉米專業戶胡拴文、蔬菜銷售達人胡福鎖、大棚先行者封拴斗等突出典型外,“一戶多技、人均萬元”的脫貧戶也屢見不鮮。
賽出了脫貧致富的“大后臺”
一場“助力脫貧攻堅、設計樂齡人生”的全市老干部演講大賽正在局機關會議室進行著。這23名參賽選手,通過創業、幫扶、捐助等形式參與脫貧攻堅,先后籌集和投入資金3000多萬元,讓30余萬人直接受益。這些脫穎而出的大賽選手,正是胡家溝村脫貧的“大后臺”!
農機“套餐”作業太棒了
年初,一次性投入資金42萬元,購買了7臺農機具。國慶長假期間,我回到了村里想看看農機具秋收的場景。玉米地里的梁貴才、胡有元告訴我:農機“套餐”作業太棒了!春耕一畝,節約費用18元;收割一畝,收成本費50元,還享受三輪車送上門的服務。
喝上甜美的自來水
我一跨進村委會的大門,扶貧工作隊的隊員們滿懷歡心地訴說著村民喝上自來水的幸福。這項工程,投入資金34.79萬元,半年時間圓滿竣工。我見到了我的聯系戶白永生,老白告訴我的第一句話是:“我活這么大,從來沒有在家門口就能喝上自來水,這是頭一回!”
發布養牛試驗場消息
今天,對于胡家溝村來說,又是一個難得的脫貧“大動作”。峪口鄉政府將投資53萬元的肉牛養殖場招投標項目正式在網上發布,共采購種牛、母牛、繁殖肉牛30頭;基礎建設及配套設施20多萬元。這個項目經“四議兩公開”程序確定下來,70%的收益歸貧困戶所有。
景榮種植園合作社出名了
“景榮種植園合作社榮幸入圍三晉巾幗創業創新大賽優秀項目了!”一則來自山西省婦聯的消息,引起了我們的高度重視,一場同享“求投票”之樂的熱潮迅速興起。今日零點投票截止,景榮種植園合作社獲得22448票,排名第一。這是我們在產業扶貧上邁出的可喜一步。
勾勒“開發動力源”路線圖
今天,局班子與村班子及村民代表召開聯席會議,共同勾勒鄉村振興戰略大背景下的“開發動力源”路線圖。會議議定:開展“三項比賽”,激發“內生動力”。通過比“我要脫貧”的斗志、比“我會脫貧”的能力、比“我能脫貧”的效果,進一步把村民脫貧致富的“精氣神”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