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天下
發表于國際雜志《變態心理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報告披露,來自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孤獨感或許會引發其他心理健康問題,比如抑郁癥、社會焦慮及妄想癥等。
研究者對1 000多名個體進行為期6個多月的追蹤研究,結果發現,那些遭受社會焦慮的個體未來更容易變得孤獨;但需要指出的是,這種關聯并不是平等的因果關系,這其中還牽涉有其他的因子。研究人員希望這項研究可以幫助他們后期進行更多調查,來揭示心理健康問題和孤獨感發生相關的途徑。
盡管抑郁和孤獨是“硬幣”的兩面,但從心理學上來講這二者明顯不同。抑郁一般包括很多精神健康問題;而孤獨通常用來描述個體所經歷的一種負面的情緒狀態,即個體希望做的事情和其認知上所做的事情之間的關系存在明顯的不同。孤獨所帶來的不愉快的感覺往往是主觀的,孤獨并不是一個人與其他人所處的時間的長短,其更多的和人群關系的質量相關,而不是和數量相關。
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對來自一般社區、年齡在18~87歲間的1 010名個體進行研究,在6個多月的時間里利用三種在線調查來評估參與者心理健康的改變情況。在調整了重要的心理健康事件及其他特點后,研究者發現,盡管孤獨會增加個體患心理疾病的風險,但個體自身的心理健康并不會增加孤獨的風險。
實際上,僅僅社會焦慮會增加個體孤獨的風險,而抑郁和妄想癥則并不太可能使得個體未來感覺到孤獨;這或許是因為那些遭受社會焦慮的個體更有可能避免一些社會關系,而這些社會關系會緩解其孤獨感。研究者利姆說道:“我們生來并不孤獨,我們是一個社會物種,孤獨會導致較差的機體健康,包括增加個體患阿爾茲海默癥的風險、較差的心血管健康問題及較差的免疫力?!?/p>
如今研究者們正在尋找多種方法來抑制孤獨感的產生,而且他們也希望開發新型計算機應用程序來幫助人們避免遭受精神疾病,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

據英國《每日郵報》的報道,芝加哥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指出,孤獨不僅僅會讓人覺得苦不堪言,還會抑制人體的免疫系統并縮短人的壽命年限。
研究顯示,在晚年感受到莫大孤獨感的人比覺得自己被需要的人早死的可能性高出近15%。這一結論表明,對于健康而言,孤獨的害處甚至是肥胖的2倍。研究人員指出,與他人隔離開來會削弱人體對抗病毒的能力,甚至導致血壓升高,進而引發心臟病或中風,患抑郁癥的幾率也升高。
據估計,大約有100萬英國老人長期面臨孤獨,因為他們整天都見不到其他人,甚至是一天都不跟其他人說話。這些人中,約有四分之一年齡超過75歲的人一整天不與他人有任何接觸,既沒有面對面的交流也不打電話交流。
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報告指出孤獨者可以試圖通過慈善工作來交朋友,例如為盲人讀書,或是幫助訓練兒童運動隊。
研究人員還表示,雖然此項研究主要是針對老年人,但孤獨感其實對任何年齡段的人來說都是有害健康的。
芝加哥大學的黛安娜·卡里納和她的研究團隊對居住在南達科他州兩組年長者的孤獨和睡眠模式進行了研究,結果發表在《睡眠》期刊上。
她表示,這與2002年一項針對大學生的研究結果類似,當時那項研究對孤獨感和睡眠質量進行的對比,發現越是感到孤獨的學生,越容易出現時醒時睡的情況。
研究人員收集了居住在該州哈特派社區內95人的孤獨感、血壓和睡眠模式信息,并讓他們佩戴腕表記錄睡眠中斷及持續的次數。
這些人當中,約一半稱他們沒有孤獨感。但研究人員指出,在剩余的一半中,則呈現孤獨感和社交孤立感上升,睡眠則表現為更易中斷的趨勢。
卡里納說:“基本上,越孤獨的人在睡眠時越容易醒來。他們在夜里輾轉反側,睡眠時斷時續?!?/p>
她指出,這項研究并不能證明孤獨導致夜間失眠,但有助于解釋孤獨與健康不佳有關的原因。

研究人員稱,孤單的人更可能患上高血壓。他們發現,長期的孤獨感會讓人們的血壓逐漸升高,50歲以上的人如果生活孤單,那么4年后,血壓會明顯升高。
這項研究首次揭示出孤獨和高血壓之間的直接關系,高血壓可引發心臟病和中風,而那些自稱孤獨的人患高血壓的概率高于那些對人際關系很滿意的人。
美國研究人員想知道沮喪和壓力是否可導致血壓升高,但他們發現,這只是部分原因。芝加哥大學負責該研究的路易斯·哈維雷說:“獨孤本身好像是一個獨特的健康風險因子。”
她表示,獨自生活不見得就會獨孤,有的人似乎生活充實而忙碌,有著良好的社交網絡,但他們仍感到孤獨,孤獨感把他們推向患病的邊緣。之前的研究顯示,與那些很少感覺孤獨的人相比,孤獨感強烈的人患老年癡呆的概率高兩倍。
這項研究調查了年齡為50歲至68歲的229人,他們是一項關于衰老的長期研究的部分志愿者。這些志愿者被提問一系列問題以測定他們是否感覺自己孤獨。研究人員要求志愿者通過一系列話題評估與他人的關系,例如“我和周圍的人有很多相同之處”“我的社會關系很膚淺”和“需要時我就能找到朋友”。
在為期5年的研究中,哈維雷發現,研究報道的孤獨感和研究期間的血壓升高之間存在明顯聯系。她說:“兩年后與孤獨相關的血壓升高才開始顯現,之后持續升高一直到4年后?!卑l表在《心理學和衰老學》雜志上的一項報告顯示,即使有著中度孤獨感的人們也會受到影響。
在4年研究中,在所有志愿者中,與對社交最滿足的人相比,孤獨感最強的人血壓升高14.4毫米汞柱。在英國,高血壓患者達1 600萬,高血壓還是心臟病、中風和腎衰竭的主要風險因子。超過140/90毫米汞柱就是高血壓,140毫米汞柱是收縮壓,就是當人的心臟收縮時,動脈內的壓力最高值;90毫米汞柱是是舒張壓,心室舒張時動脈血壓值。

一項研究發現,孤獨使女性患乳腺癌的機會比普通人高3倍還多。離群索居者還會增加腫瘤的數量,腫瘤也會比其他同類患者的大。
雖然這些發現是通過動物試驗產生的,但是研究人員認為,它們對人類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在此之前,科學家已經發現孤獨跟癡呆、高血壓等多種疾病有聯系。他們表示,在考慮一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時,考慮他們的精神健康狀況非常重要。
芝加哥大學科研組主要著眼于孤獨或者“社交孤立”對母鼠形成乳腺癌的遺傳傾向產生的影響。老鼠跟人類一樣,天生熱愛群居生活,喜歡跟其他同伴在一起。該研究發現,獨自生活的老鼠,形成在人類女性中間非常常見的乳腺癌的風險,比那些被5只一群關在籠子里的老鼠高3.3倍。
研究認為,在孤獨的影響下,腫瘤會更大,數量更多,獨居老鼠的癌細胞數量,平均比群居老鼠多84倍。而且癌細胞還會擴展到乳房其他區域。更加重要的是,癌細胞擴散似乎是由應激激素引起的,而不是由在通常情況下引發乳腺癌的性激素造成的。
研究人員瑪薩·麥克林托克說:“我們需要利用這些發現結果確定潛在的干預目標,以便降低癌癥發病率,并降低它的心理及社會風險因素?!逼渌芯咳藛T發出警告說,孤獨對身體的危害不亞于抽煙或者肥胖。他們表示,與家人、朋友分離會使血壓升高,可增加抑郁風險,減弱免疫系統的功能,增加疾病風險。
美國楊百翰大學研究發現,孤獨增加死亡風險。研究人員為此敲響警鐘,指出孤獨可能成為接下來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與肥胖及藥物濫用相提并論。
在《心理科學透視》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孤獨的主觀感受令死亡風險增加26%,社會隔離或欠缺社會聯系以及獨自居住,比只是感覺孤獨更加損害健康,死亡風險分別增加29%和32%。
大學研究員、研究報告主要撰寫者朱莉安娜·霍爾特-倫斯塔德說:“為健康著想,這是我們需要認真處理的問題,這應該成為一個公共衛生問題?!?/p>
研究人員強調主觀、 自稱孤獨和被社會隔離的客觀狀態之間有差異,但兩者都具有潛在的破壞力。聲稱孤單但快樂的人士,他們跟那些相識滿天下但感到孤獨的人士一樣,死亡風險增加,而不擅交際、被迫形單影只的人士,死亡風險可能最高。
“要是我們告訴人們多與人接觸,或許可以解決社會隔離問題,但這可能解決不了孤獨問題。”霍爾特-倫斯塔德說。
她指出,維持有意義和親密的關系,以及“多樣化的社交聯系”是關鍵。針對孤獨的政策干預可能難以想象,但可從鼓勵醫生發現高危患者以及重視街坊鄰里扮演的角色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