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啟元
2017年7月3日,長汀縣策武鎮李田村50多歲的村民劉銘榮在祖屋里清理祖上遺物時,發現了兩枚中央蘇區時期發行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經濟建設公債卷”,面值為“五元”,印有五角星、錘子、鐮刀、稻穗等圖案,蓋有“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財政人民委員部”紅色大印。公債卷上寫明“主席毛澤東”“國民經濟委員林伯渠”“財政人民委員鄧子恢”等字樣(見圖),蓋有毛澤東、林伯渠、鄧子恢的紅色私章,還注明“本公債從1936年十月起分五年還本”“本公債周年利息伍厘于每年十月一日付息”。紙質為宣紙,圖案為綠色,雖然有些破舊,但印痕依然清晰,字跡清楚。
劉銘榮的祖屋是20世紀30年代其祖父劉仰霖建的。當時劉仰霖以制作火藥、做手工鞭炮為業。李田村距離長汀縣城10多華里,劉仰霖制作的鞭炮個大、單響,很受歡迎,他經常挑著鞭炮到汀州城及周邊地區賣。
據史料記載,1931年9月下旬,毛澤民來到中央蘇區長汀,辦了三件事:籌辦印刷廠;派紅軍印刷廠中的中共黨員毛鐘鳴找幾個印刷工人攜帶印刷設備前往瑞金,為當年11月7日的全蘇“一大”搞印刷工作;要毛鐘嗚推薦會繪制鈔票圖樣的人員。毛鐘鳴立即組織并帶領毛銘新印刷所、黃永昌印務局和壁香樓印務局的工人攜帶設備前往瑞金葉坪,并向毛澤民推薦了黃亞光。
黃亞光,長汀人,早年留學日本,寫得一手好字,會畫畫、繪圖。從日本回長汀后,參加了當地中共地下黨組織,后又成為長汀縣委領導成員。此時,“肅社黨”運動正席卷閩西蘇區,黃亞光也被誣為“社會民主黨”成員而被逮捕,并被判處死刑,即將執行。
毛澤民了解后,立即找到國家政治保衛局局長鄧發,黃亞光獲救了。接著,黃亞光步行到了瑞金,接受的第一項任務便是設計蘇區紙幣。在設計貨幣圖案過程中,毛澤東要求蘇維埃政府貨幣的設計,一定要體現工農政權的特征。因此,黃亞光在設計貨幣時,選取了鐮刀、錘子、地圖、五角星等圖案,并把這些圖案有機地組合起來,體現了既美觀大方又突出共產黨領導下的蘇區貨幣的特點。他原想在紙幣上繪制毛澤東頭像,被毛澤東拒絕。
1932年7月,中央蘇區的國家銀行印制出第一批蘇區紙幣,半年內印制5分、1角、2角、5角和1元5種紙幣共計65.61萬元。貨幣以銀圓為本位,紙幣為銀幣券,1元銀幣券兌換1元銀圓,銀圓券為國幣。國家銀行貨幣發行流通后,逐步回收了各種舊雜幣,使中央蘇區的貨幣實現了統一,穩定了蘇區的金融環境。
中央蘇區公債卷(圖片由作者提供)
第四次反“圍剿”勝利后,中央蘇區迎來了全盛時期,促進了蘇區經濟以及各業生產的發展。因此,國家銀行在長汀設立國家銀行長汀縣辦事處。
據有關資料介紹,為發展蘇區經濟,打破敵人的經濟封鎖,中央蘇區八縣貧農代表團大會作出決議,請求中央政府發行三百萬元經濟建設公債。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人民委員會召開第四十五次會議,決定“接受八縣貧農代表大會的請求,發行經濟建設公債三百萬元”。根據決定,7月22日,臨時中央政府執行委員會發布了《關于發行經濟建設公債的決議》和《經濟建設公債條例》,公債條例指出“中央政府為發展蘇區經濟建設事業,改良群眾生活,充實戰爭力量特發行經濟建設公債,以三分之一發展對外貿易,調劑糧食,發展合作社及農業與工業之用,以三分之一作為軍事經費”“公債定額為三百萬元”。
1933年8月,國家銀行正式發行經濟建設公債300萬元。鈔票圖樣由黃亞光設計。該公債分為五角、一元、兩元、三元、五元五種面額。五角券為黑色,正中為蘇區人民交售公糧圖;一元券為紫紅色,正中為中華貿易局圖案;兩元券為黑色,正中為群眾認購股票券圖案;三元券為絳紫色,正中懸掛谷倉合作社的圖案;五元券為綠色,正中為農民豐收圖案。公債由上半部債券和下半部息票組成。債券上方印“中華蘇維埃經濟建設公債”字樣。經過蘇維埃各地方政府層層宣傳動員、開展認購競賽,蘇區群眾爭相購買,公債在很短的時間內提前超額完成,為中央蘇區建設提供了經濟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