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靖塵 本報記者 王冬 ●顯揚
中國政府14日正式發布的《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出,以現有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內容為主體,結合海南特點,建設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實施范圍為海南島全島。此事引發外界廣泛關注。外媒普遍認為,該指導意見透露出不少新的改革亮點。
根據《指導意見》,海南被賦予新的四大戰略定位: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和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海南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到2025年,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自由貿易港制度初步建立。到2035年,自由貿易港的制度體系和運作模式更加成熟。日本《朝日新聞》15日稱,中國鼓勵跨國公司在海南設立國際和地區總部,此前,中國領導人曾表示,外國企業將在海南擁有更大的經濟自由。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15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一些聲音在擔憂中國對外開放的態度會不會動搖,中國通過設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向世界表達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而且會越開越大的明確態度。海南自貿區將與行政區和經濟特區“三區重合”,形成一個經濟特區的升級版,進一步釋放特區紅利。
香港《南華早報》15日稱,鑒于海南豐富的資源和在南海的地理位置,該省的使命是成為中國的“生態文明”中心、旅游熱點和國家“戰略基地”,這將是中國深化改革的最大亮點之一。“海南與現有的其他1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區別在于,全島都是自由貿易試驗區,形成一整塊‘試驗田。”白明對記者表示,“這為推廣生態旅游和現代農業等需要一定土地的產業帶來了很好的機遇,也能更好地展現示范效果。”
彭博社15日報道稱,海南可能成為中國推動電動汽車普及的重要試驗場。《指導意見》提出,海南將逐步停止銷售燃油汽車,加快新能源和節能汽車的推廣。中國將以“科學的方式”控制海南的汽車數量,力爭使該島成為享受“綠色生活方式”的地方。2015年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2017年中國電動車銷量占全球總銷量的一半以上。中國希望減少城市空氣污染,并降低對進口石油的依賴,中國政府正在實施新能源汽車生產配額,目標是新能源汽車銷量增加7倍。
汽車專家張毅15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海南是中國空氣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汽車保有量不算很高,而且由于處在一個比較封閉的環境,對汽車行駛里程要求不是很高,對于發展新能源汽車有獨特的優勢,這對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利好會在未來慢慢展現出來。
此外,《指導意見》提出鼓勵發展賽馬運動等項目,探索發展競猜型體育彩票和大型國際賽事即開彩票。新加坡《海峽時報》15日稱,海南嘗試這類經營項目或能推動當地旅游業發展。香港《南華早報》稱,海南的旅游業和娛樂業會有更大的發展,房地產和度假村開發商將成為直接受益者。▲
環球時報2018-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