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務條令》《紀律條令》《隊列條令》合稱“共同條令”,它是解放軍從領率機關到基層部隊,從高級將領到普通士兵都必須遵守的基本法規。中國官方15日稱,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日前簽署命令,發布新修訂的共同條令,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介紹說,共同條令是全軍一體遵循的基礎性法規,它規定了軍隊日常活動,包括建立正規的戰備、訓練、工作、生活秩序等最基本的行為規范。軍委訓練管理部領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次共同條令的修訂改點很多,最核心的是將習近平強軍思想寫入條令,以軍隊基本法規的形式固化下來。這是此次修訂最大的亮點和最突出的貢獻。
據介紹,共有8項內容首次寫入新修訂的共同條令。除了首次將習近平強軍思想寫入外,還包括首次對軍隊紀律內容作出集中概括和系統規范、首次對加強軍事訓練中的管理工作作出系統規范、首次集中規范軍隊主要儀式等。軍委訓練管理部強調說,此次修訂,突出聚焦備戰打仗。其中《內務條令(試行)》總則中專門增寫“聚焦備戰打仗”條目;在“軍人職責”條款中,增加“不怕犧牲、提高打仗本領、沖鋒在前、忠誠勇敢”等內容;新增軍事訓練管理章節,明確軍人應當嚴格執行通用體能訓練標準,落實軍人體重強制達標要求;擴充節日戰備的內容規范。《紀律條令(試行)》充實作戰研究、戰法創新以及參加維和、反恐、護航、聯演聯訓、國際救援等方面的獎勵條件;首次明確訓風演風考風不正、降低戰備質量標準、不落實軍事訓練考核要求等違紀情形的處分條件;新增戰時立功受獎附加待遇高于平時的規定,適當下放戰時獎懲的權限。《隊列條令(試行)》大幅擴充與備戰打仗和執行非戰爭軍事行動相關的儀式種類,首次規范誓師大會、凱旋、碼頭送行和迎接任務艦艇等標準程序,首次明確迎接烈士、軍人葬禮等儀式,首次在相關儀式中設置鳴槍禮環節。
尤其讓民眾關注的是,新條令突出了禮儀儀式的規范,從3種增加到17種,還專門設置了“鳴槍禮”環節,這在我軍尚屬首次。據介紹,在軍人葬禮、重大紀念活動等儀式中使用“鳴槍禮”,是世界的通行做法,我軍也有不少實踐。例如2015年安葬志愿軍烈士遺骸、2016年維和烈士安葬等儀式中,都使用了“鳴槍禮”。新條令在為“參加作戰、訓練和執行其他重大軍事行動任務犧牲的軍人”舉行葬禮儀式,以及紀念儀式中設置“鳴槍禮”環節,明確了禮兵人數、鳴槍次數、實施步驟、動作要領等規范,以更好地表達對烈士的褒獎、悼念和尊重。
如何平衡智能手機帶來的便利和泄密問題,是各國軍隊都非常關注的問題。新條令結合軍隊管理特點和官兵實際需要,在原條令規定的基礎上,對官兵的信息行為作出了補充規范。一是明確“軍人使用移動電話,實行實名制管理。旅(團)級以上單位應當對使用人員的姓名、部職別、電話號碼和移動電話品牌型號,以及微信號、QQ號等進行登記備案”,取消了因工作需要并經團以上單位首長批準方可使用移動電話的限定條件。二是明確“基層單位官兵在由個人支配的課外活動時間、休息日、節假日等時間,可以使用公網移動電話。不使用時,通常集中保管。具體使用時機和管理辦法,由旅(團)級以上單位結合實際制定”,這樣規范把該統的統了起來,該放的權限放了下去,進一步增強了操作性。三是對涉密場所設置禁用移動電話標志和存放設施,配置有效的技術管控設備,加強檢查落實等方面作出了明確規定。四是明確在注冊網絡賬號、使用新媒體和網購時,不得涉及部隊番號和其他軍事秘密,不得利用網絡平臺從事違法亂紀和有損軍隊軍人形象的活動。▲
(馬俊)
環球時報2018-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