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經濟功利性和貧困山區扶貧公益性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扶貧工作必須依靠政府來發揮主導作用。政府在反貧困實踐中,不僅要增加政府的直接投資,也要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通過一系列優惠政策和制度創新來吸引各種力量使貧困山區脫貧致富。
關鍵詞:貧困山區;扶貧工作;開發途徑
扶貧是在計劃經濟的運行機制下發展的,盡管還存在著投資渠道,投資不足,投資到位不及時,效率不高,投資管理透明度不高等問題,但是用這種方式來消除絕對貧困仍然對扶貧開發起著重要的作用。扶貧開發主要是在自然條件惡劣,自身綜合能力差,輸入和輸出發差量的貧困山區,很多能夠發揮扶貧作用的措施難以發揮其應有價值。因此應根據市場經濟的特點,積極探索市場機制開展扶貧工作開發新的使用途徑,即計劃手段和市場手段相結合。將開發扶貧的過程變為貧困山區適應市場經濟的過程,提高貧困山區市場的競爭能力。貧困山區扶貧開發必須進行新思路探索,不斷地完善新機制,采取新舉措。
一、拓展貧困山區開發扶貧投資渠道
投資不足是貧困山區經濟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西方經濟學家納克斯的“貧困惡性循環理論”,羅伊·尼爾森的“大推進”理論等都從不同的角度強調資本投資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只有實現臨界最小努力,才能使貧困山區走出“低水平陷阱”,走出“惡性循環”的怪圈。根據當今世界扶貧開發的經驗來看,都是在大量資本支持的情況下取得開發扶貧成果的經驗。因此,只有加強對貧困山區的投資,才能加快貧困山區的經濟發展,逐步縮小地區間的貧富差距。近二十年來,隨著國家財政資源的不斷加強,政府建立了越來越多的特殊扶貧項目。
1.設立扶貧保稅區
一般意義的保稅區是經國務院批準,在機場等交通樞紐地區設立,實行圍網封閉管理,實行特殊的貿易政策并由海關進行監管,其基本功能為出加工,發展國際貿易、保稅倉儲和商品展示。為了幫助貧困山區的發展,我們還可以借鑒保稅區的國際慣例,將保稅區理論應用于貧困山區的扶貧開發。貧困山區經濟相對發達的城市和地區在一定范圍內,建立扶貧保稅區,在產業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給予科學和技術政策優惠,從而吸引發達地區的投資企業,各級貧困山區政府仍然可以獲得一定的利潤稅收,從而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得到積累,走向區域貧困致富的良性循環。
建立貧困區的主要原則主要:一是扶貧原則。根據貧困地區的分布和經濟特點,確定了各省(市)和中央部門的支持對象。二是層次性原則。扶貧保稅區可分為國家級、省(市)級、省級安排支持;土地(市)級由所在地區的貧困縣(市)支持。三是優惠原則。扶貧開發區負責各級政府的建設,各級政府要為保稅區建設提供優惠政策。國家和省政府要為貧困縣的市級扶貧開發區提供財政和政策支持。第四規模效益原則。扶貧開發區要確保貧困地區的規模和效益切實惠及貧困山區,發揮扶貧作用。為此,要突出保稅區企業的重點,分期扶貧,組織一批行之有效的扶貧資金,支持另一個群體的發展。
在貧困山區建立扶貧保稅區時可以培育市場經濟發展和增長的條件,打破慣性經濟固有的經濟循環和貧困陷阱,重塑貧困山區經濟增長方式,拉動貧困山區經濟發展。貧困山區建立貧困區的意義在于:一是山區財政收入將是新的收入來源。第二,貧困山區企業可以迅速改變發展環境。第三,減少貧困山區的資金損失。第四,促進發達地區貧困山區人才、資金、技術和管理資源的流動。第五,促進貧困地區產業分工合理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
2.發行扶貧股票
只要政府在適當的政策引導下,用適當的運行機制,投資者就可以把資金投入到扶貧開發中,扶貧股票就是一個扶貧的好主意,而扶貧存量一旦成功,就會導致山區的經濟面貌發生根本的改變。扶貧股票是政府為保障股東利益而吸引社會資本投資的一種特殊類型的股票。關于扶貧股票質量與普通股相比并沒有特殊之處,只需投資方向要用于扶貧,并利用優惠政策保證股票收益,注重監管,保證投資效果。
3.設立扶貧資金股份有限公司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扶貧資金管理股票融資必須符合市場規則要求。因此,貧困山區與現代企業工作的依據,在一定范圍內,如以地市州為單位建立了單位扶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專門經營扶貧資金。
基金管理公司的設立有三個步驟:第一,政府將資金投入基金管理公司,并持有該公司的控股權。中央政府、省政府、扶貧資金均應享有一定份額。第二,基金經營公司向公眾發行股票,或通過投資促進尋求投資者,并籌集社會資本。第三,扶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優先選擇貧困山區的企業或項目,進行投資,支持貧困山區的經濟發展。
4.發行扶貧債券與發展扶貧信用社
扶貧基金籌集的資金主要集中在貧困山區的融資和收益較為穩定的項目,以提高償還投資的能力。可以用在貧困山區的發展中,運輸企業也可以投資農業產業化項目用來推動科技,或支持在貧困山區自然資源的開發,如水電資源開發、礦產資源開發等項目。進行適當運作可以成為一個獲取大量的扶貧資金穩定和可靠的渠道。家庭信貸的低利率和銀行提供的低貸款利率是過去兩個最大的問題。為了確保資金的安全,通常都是貸大不貸小的貸款方式,而由于貧困農戶抵押能力差,擔保條件差、還款意識差等原因,很難獲得貸款。建立扶貧信貸合作社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
在促進貧困山區工業化發展模式的同時,也打破了農業產業化,擴大了農產品加工的就業渠道。長期以來,我國農業方面的種子,化肥,農藥,食品,農副產品,如棉花采購、加工、儲存、運輸等已經由國家壟斷,不僅造成國家財政負擔,如巨額財政補貼。還增加農民負擔,如效率損失、工作損失。因此,在加強質量監督,消除壟斷,允許農民經營的同時,這樣不僅可以引入競爭機制,提高效率,降低價格,減輕農民負擔,還可以增加農民的就業渠道和農村市場的繁榮。此外,隨著人民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結構也在逐步轉變。因此,農產品的加工和服務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勞動力。農副產品加工服務是我國農業競爭力的優勢所在。因此,政府應利用扶貧資金,積極引導農民組織和參與農產品加工業前、中、后的服務和農產品加工貿易,拓寬就業渠道。
二、發展科技教育,加大科技扶貧力度
由于自然經濟的長期影響、計劃經濟的影響和貧困山區偏遠影響,形成了貧困山區農民的封閉觀念。他們愿意年復一年地重復過去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從不接受任何新鮮事物。例如,在扶貧開發中,許多貧困山區的農民仍在用20世紀50年代的玉米種子,生產效率低,質量差,一旦使用了高技術含量的新品種,往往能立即擺脫饑餓和貧困。技術落后是貧困山區貧困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現在山區技術與生產脫節,文化、教育事業落后,衛生發展等很多方面。增強科技教育是緩解貧困山區貧困的一條重要而有效的途徑。
三、結語
以政府為領導的扶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扶貧效率有降低。以往在應用傳統的貧困理論時,政府的扶貧采用“送錢給物”的措施,只能從外部擺脫貧困鏈條,而不是從根本上打破貧困循環。因此,中國的扶貧機制和手段應該立足于調動受援地區脫貧的自我積極。由此看來“推進教育”的人力資源培訓方案,提供最低限度的資金支持即“小額信貸”計劃等項目就是對癥下藥,具有實效的開發式扶貧,再加上扶持貧困山區建設長效機制,從而為貧困山區注入新的力量,用最快的速度來開發貧困山區。
參考文獻:
[1]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國農村扶貧開發概要[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
[2]張曉山.“三農”問題的根本是農民的利益田.今日中國,2004(10).
[3]馮雷.三大難題制約中國農村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步伐[J].農業經濟導刊,2004(11).
[4]世界銀行.中國戰勝農村貧困:世界銀行國別報告[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毛詩鸞 (1965-12-21),男, 漢族 ,貴州省金沙縣平壩鎮人 ,學歷大專, 農藝師 ,主要從事扶貧開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