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朝陽
摘 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剩余勞動力進城務工人員的不斷增長,農村土地流轉已成為未來發展的大趨勢,一套科學、完善的土地流轉機制體系可以加大土地經營的規模,提高土地的使用率。本文從國內大范圍的角度著手,對農村土地流轉的問題進行探討,希望對日后的工作有所助益。
關鍵詞:土地;流轉;農村;勞動力
土地流轉一般是指土地使用權流轉的含義,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種植人員將土地使用權轉讓給其他種植人員或經濟組織,也就是在保留承包權的同時,轉讓其使用權。黨中央國務院在基層實施過程總結經驗并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及十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反復強調土地流轉工作的重要性。
一、農村土地流轉存在的主要問題
家庭聯產承包制度是把國家的土地承包給個人,個人就擁有土地的使用權,而土地流轉就是把個人使用的土地集中征集起來,統一管理經營,現在很多地方都試運行了土地流轉,這樣一方面解放了勞動力,可以不再為少量的土地操勞,另一方面,集中經營可以提高產量、降低運營成本,對農村經濟發展有一定推動作用,在實施中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下列幾個方面:
1.服務體系不健全
缺少正規化的土地流轉平臺,導致土地流轉信息傳遞不及時,時常出現有轉出意愿的種植人員找不到合適的接收人員或組織,想要轉入土地的種植人員又找不到有意愿轉讓的人員,造成供需兩難尷尬問題的發生。而且也沒有完善的農村土地價值評估體系,缺少金融、中介等第三方體系的介入使評估成為大問題。
股份合作是現在農村土地流轉的主要形式,但是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政策覆蓋規模較小,受限于經營權保護法規章制度,以經營為首開展的租賃模式,一旦有個別種植人員不配合工作,便會耽誤整個項目的進行,還有可能使得項目失敗。
2.改變土地的農業用途
從工作總結中可以看到,有一些地區以土地流轉承包經營權為由改變土地用途,進行樓盤開發,或開發觀光、休閑型農業園區等,以此繞過國家相關法律,從而達到改變土地農業用途,還有很多種植人員對轉讓后的土地質量不關心,使土地轉讓后轉入人員隨意改變土地的用途或以犧牲土地壽命為基礎提高產量,比如很多外出務工的種植人員土地轉讓之后對土地質量不關心,感覺和自己無關,沒有良好的耕地保護概念。
二、實現農村土地有序流轉的對策
土地流轉的意義在于:合理分配利用勞動力、土地資源,促使我國農村生產具有規模化,農村生產呈現正規化,在促進城鎮建設的同時,可以使土地連成片生產,以此促進我國農業高效、健康發展。
目前,針對農村土地流轉實施上出現的問題,為了實現土地流轉規模化、正規化,達到土地有序流轉的目的,應實施如下對策:
1.健全服務體系
為了土地流轉的有序進行,應盡快建設各種保障機構,以此為土地流轉提高堅實有力的保障。一是,制定產量大戶的相關政策,鼓勵種植人員、組織擴大生產規模;二是,建設科學、合理的土地流轉獎勵機制,流轉土地后的種植人員可以給予一定的政策幫助,如:在創業、再就業等方面。三是,建設流轉土地人員的相關社會服務機制,提供相應的技術培訓或是開展創業培訓班等。同時各方面的管理制度需要為土地流轉人員的職位做出積極努力。四是,完善現行的保障機制,如養老金、醫療保險等,讓種植人員沒有后顧之憂。五是,強化農業用地征用補償條例,提高補償額度,積極維護種植人員切身實際的利益。
征用農業用地時,不能采用政府強征方式,而要讓種植人員在思想上就認識到自己的公民身份,以公民身份參與到農業用地非農開發等領域,價格要市場化,要保證種植人員公民身份的同時,保證切身利益不受到損失,為其自身創造更高的條件。為了土地流轉工作的有序進行,使以種植為生的種植人群放棄靠天吃飯,務必為轉出種植人員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
當前,應著重制定土地流轉相關規定,并建設農村土地流轉相關部門,成立一套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貫徹落實各項原則的同時,要實現“生有所依、病有所治、老有所得”,也就是醫療保險,養老保險,低保,這三個保證、保障目標。并且建設、健全應有的一些其他配套制度,如:戶籍制度改革,做好一些務工人員的工作,真正解決土地轉出人員的思想擔憂。
2.明確土地產權,賦予農民穩定而完整的土地承包權
土地用途的準則不得以土地流轉的實施而發生改變,土地流轉后,其使用過程必須依據我國相關法律制度,要保持土地的不受污染,從而實現土地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由于土地資源的特殊性,因其不可再生導致了當下土地產權制度為土地流轉的重要保障。
根據《憲法》和《土地管理法》規定,我國土地所有制為國家所有制和社會主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與此對應,我國土地所有權有兩種,分別為國家土地所有權和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農民根據相關法規,可以對集體擁有的土地進行使用、承包等。但這種土地承包制度依然是一種不完善的產權規章制度,應對于農民承包土地的產權問題進行明確,將土地所有權與其包含在內的承包收益等權利分割開來,將農民對于所擁有的集體土地賦予更多的權利。
通過大規模企業帶動土地流轉趨勢,以主要產業為基礎,引進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從而使當地居民實現土地創收。全村進行土地流轉,以龍頭企業促當地農業產業化經營,進行統一規劃,統一使用,使農民的土地得到充分利用。
三、結語
當前,我國土地問題已然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首要關鍵問題,如何加快土地流轉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背景下,農村土地流轉符合我國國情。完善的將農村土地資源進行流轉,能夠將農村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龍軒琦.淺論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存在的問題及對策[N].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05):466+468.
[2]楊佑福.當前農村土地流轉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7,(0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