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進培
摘 要:中國在80年代進行了農村改革,解放了以農村為主的生產力,帶來十年大豐收;90年代進行了城市改革,以醫療、教育、國企改革為主,帶來十年城市騰飛;2000年代股市和房地產迅速發展,帶動了包括畜牧水產等42種產業的發展;2010年代全面掀起綠色環保產業,各行各業生態發展,帶來七年輝煌。隨著畜牧行業形勢大發展,畜牧業生產發生了四大特點的變化:一是畜牧生產規模化;二是畜牧生產產業化;三是畜牧生產機械化;四是養殖品牌化。
關鍵詞:依托;專業;合作社; 實現; 養殖 ;產業化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養殖散戶迅速退出,規模化緩慢提升,生產基礎亟待加強的形勢,按中國畜牧經濟研究中心統計資料,到去年上半年為止,已退出小規模養豬戶占全部養殖戶一半以上。
一、運行機制
就養禽業而言,由于近年來禽流感對養殖業的沖擊很大,尤其是一些中小型養殖業,對禽流感的防范意識差,或者根本不知道如何去防范。一旦遇上禽流感,更是聽天由命,束手無策,造成很大損失。為了進一步整合養殖資源,并利用先進養殖經驗與防病技術去幫助周邊養殖戶,聯合多戶養殖戶,成立專業合作社,規范如下運行機制:
1.建章立制,規范管理
建立和完善內部管理機制,如: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制度、會員規程、質量安全制度、動物防病制度等等,實行集體決策與專人負責相結合的機制。
2.示范引導,標準生產
為加強農產品安全生產工作,保障食品質量安全,提高產品競爭力,以專業合作社成員為主體,狠抓技術培訓,組織參觀學習無公害產品和生產技術規程等,建立一體化模式,以“七統一”指導畜牧業生產:統一市場引導;統一飼養管理;統一訂單收購;統一技術支撐;統一防疫措施;統一種苗供應;統一飼料喂養。有效提高產品產量和質量。
3.品牌營銷,完善網絡
(1)為了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根據需要,在各大城市、集鎮和農產品批發市場進行農產品宣傳、推介。同時,在專業合作社內部建立相關規定,嚴格管理,內外結合,建立營銷網絡,實施統一訂單收購,統一產品質量,統一定點銷售,打響品牌效應。
(2)建立標準化專業化養殖基地,開發引進和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提高社員的管理水產和經營能力。
(3)建立相關技術網站,共享養殖經驗和心得,實現電商興農。
4.建設基地,做強產業
調動社會資源進行整合,以“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產業基地+農戶”的形式為主線,制定生產鏈,實現一戶帶多戶,一業帶多業,提高產業化、標準化要求。根據專業合作社各環節實際情況,創造兼產、供、銷和技術支撐、后續保障、風險控制、營業分配等各方因素全新合作經營模式。
歐洲產業化發展模式主要采用“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合作社企業” 模式,日本產業化發展模式主要采用“農戶+農協+企業”,美國畜牧產業化發展模式主要采用“農戶+公司+合同制”,中國畜牧業一體化模式將由“公司+農戶”過渡,朝“公司+合作社+農戶”方向發展,規范化養殖趨勢不可逆轉。近年來,規范化發展勢頭加速,年全國生豬年出欄500以上,蛋雞存欄500只以上和奶牛存欄100頭以上的養殖規模,逐步提高。
二、產業化程度
養殖產業化、規模化涉及養殖基地、基礎設施、飼料生產和肉食品加工等方面,在投資時考慮實際問題的可操作性和發展的可持續性。
1.跟蹤服務
根據畜禽生理特性和不同階段設計方案,規范化生產,建立健全超級服務平臺,實行全程跟蹤服務。
以養豬場為例,建立超級服務平臺:(1)豬種、種公豬站的建立,檢驗、檢測及抗體測試;(2)豬生理特性和不同階段設計營養方案,合作社“七統一”提供;(3)疫苗企業提供疫苗種類,防疫服務;(4)豬場設計(自建或托管)種豬、母豬、豬苗;(5)飼料加工及屠宰加工,管理技術體系;(6)防病治病專業隊;(7)流通服務體系。
2.防疫管理
為了加強動物防疫管理及肉食品質量安全,國家相繼出臺了《進出口動植物檢疫法》、《動物防疫法》、《飼料藥物添加劑使用規范》和《生豬屠宰管理條例》等等,各級政府也相繼成立了動物衛生監督和動物疫病控制機構,指導和監管養殖業生產和產品質量。
動物防疫是養殖業成功的關鍵,也是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和人們賴以生存環境保護的至關重要環節。
(1)執行重大疫病預防和疫苗防疫。
(2)推廣科學養殖觀念,建立防疫檔案。
(3)專業清洗消毒隊伍。
(4)建立健全疫病控制措施。
3.糞物無害化
糞物無害化不但關系到畜牧業發展,也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據聯合糧農組織的研究報告,畜牧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球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18%,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產生的畜禽糞便量超過18億噸。規模化豬場大多數沒有糞污處理工藝流程,甚至連簡單的固液分離機也沒有。在采用糞污處理工藝流程的豬場中,為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大多數以能源與綜合利用為主要目的,即建立相應的沼氣工程。沼氣主要用作燃料(少數用于發電),沼液、沼渣用作農田、果樹和經濟作物的肥料以及魚的飼料添加等。只有極少數是以環保為目的。其工藝流程與國外技術大致相同,即固液分離厭氧消化一好氧處理一水生植物塘生態處理—達標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