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堂
摘 要:隨著我國國民生活質量快速提高,經濟的發展也給畜牧業養殖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畜牧業養殖不但可以滿足社會人群的日常生活需要,更為養殖戶帶來了十分可觀的養殖經濟效益。但是,在畜牧養殖規模逐漸擴大、養殖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對自然造成的一些環境污染也不可忽視,倘若不將這些污染問題及時解決,持續的任其破壞自然生態,最終勢必為人類的生活環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本文就畜牧業環境污染展開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治理發對策。
關鍵詞:畜牧養殖;環境污染;治理對策
作為國家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產業,畜牧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變化,逐漸從傳統的粗放生產方式發展為集約生產方式,越來越多巨型規模的養殖場逐漸出現。雖然規模的擴大和數量增多,對國家經濟的發展可以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但同時帶來還有一定程度的環境污染問題。若想將這些污染有效治理,就需要從具體實際出發,分析具體污染方向,并采用科學、合理的治理方式。
一、畜牧業環境污染的形式
畜牧業對環境的污染主要可分為三種形式,即對大氣環境的污染;對森林、土地污染和水資源浪費;對人類生存環境造成的污染:
1.大氣環境污染
畜牧業對大氣環境帶來的污染重點體現在兩方面,第一方面為畜牧業引起的大氣環境溫室效應、第二方面為畜禽糞便造成的惡臭污染。根據有關組織近幾年研究,在全世界溫室氣體排放量中,畜牧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已經占據51%以上,遠超過前些年排在第一位的能源生產排放量(21%),已然成了氣候變暖的主要因素。此外,牲畜的排泄物也會對環境造成一定污染,在畜牧場中畜禽排泄散發出的氣體當中,包含168種臭味化合物,這些化合物主要成都分為醇類、酮類、胺類、醛類化合物,會造成周邊環境的嚴重污染。
2.森林、土地污染、水資源浪費
目前全球畜牧養殖產業,已經占據了全球30%的土地面積,并且在一些地區依然呈現肆意擴張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土地資源、被作為畜牧養殖的飼料,一些自然環境監理相對薄弱的地區,畜牧養殖戶為了擴大養殖面積,提高經濟效益,肆意對森林進行砍伐,將其變成牧場區域,造成了森林資源的嚴重破壞。同時,畜牧業對土地資源的破壞也十分嚴重,經有關部門統計,全世界已有20%的牧場因過度放牧、飼養牲畜過于密集,土地資源的地力被徹底破壞。
養殖畜牧會對水源造成較嚴重的污染,牲畜在養殖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資源,這其中不僅包括牲畜喝水,還需要大量水資源進行牲畜飼料的種植,進而造成水資源的大量浪費。
3.生存環境污染
在進行畜牧養殖的過程中,會滋生出很多種類的病菌,同時畜牧場是大量病原菌和寄生蟲的舒適繁殖環境,極易造成人類、牲畜共同患病。經過醫學部門統計,目前全世界存在多達200多種人畜共患疾病,其中我國包含120種之多。這些疾病主要是以攜帶病菌牲畜的糞便、尿液、分泌物、飼料以及污染的廢水為途徑進行傳播,同時,未及時處理糞尿所造成的大量蚊蠅,也是疾病傳播的重要途徑。
二、畜牧業環境污染治理對策
1.施行“養殖循環”模式
(1)施行“豬—沼—果—菜”的養殖循環。將養豬排泄出的豬糞直接作為肥料施用到果蔬、蔬菜等種植農作物中,污水豬糞也可用于生產沼氣、沼渣,并作為肥料施用于菜園和田地中。
(2)循環共生模式。在將牲畜糞便進行生物處理后,可將其轉化為沼氣能源以及有機肥等,重新應用到養殖業與種植業中,在局部區域內實現資源有效轉化循環,不僅解決了種植業難以尋求有機肥的問題,還可以在這種生物鏈的有效影響下,對魚的養殖、農產品種植起到良好的效果,有效減少養殖、種植矛盾,形成“魚肥草豐牛羊旺”的良性生態循環。
(3)“秸稈—飼料—牲畜”循環。該循環模式可以有效將秸稈、彩頁進行消耗,通過飼養奶牛轉換為鮮奶產生經濟價值,同時可將奶牛的糞水經過處理施用在菜園、果園以及農作物上,從而有效將養殖、種植廢棄物多層利用的良性循環,實現了“能源清潔化、秸稈資源化、人類生存環境衛生化”的發展目標,并有效節約用于種植飼料的水資源。
(4)推廣生物發酵技術,實現畜牧“零排放”。對生物發酵零排放技術大力推廣,將集約化養豬糞便的污染問題、處理問題在養殖生產環節就消化處理,從而實現畜禽糞便零排放、有機物還田施用于種植業,實現畜牧產業生產、發展與環保的和諧統局面。
2.強化生態保護監管力度
(1)強化管理,秉承防治結合。首先要對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加以強化,并對管理制度強化,強力推進開展畜牧業環境治理活動,強化對農戶畜牧行為的監督,杜絕為擴建養殖區域而出現的對樹木資源肆意砍伐,對土地資源的過度畜牧現象,并在管理、監督過程中秉持防結合的原則,改變現有的“先污染、后治理”現狀。
(2)提升養殖戶環保意識。除了對養殖環境制定出合理的治理方案,還要從根本上提高環境保護的力度,即加強養殖戶的環保意識,例如可定期在既定區域內,對區域內養殖戶進行環保知識培訓,使養殖戶對畜牧養殖造成的污染問題有高度認知,并意識到污染的嚴重性,并告知其在日常的養殖中,如何清理畜牧垃圾,如何使用科學的排污方式,例如將上文中提到的部分養殖污染治理方式教授給養殖戶,使養殖戶從意識上以及科學的養殖行為上有效提高環境治理的力度,
三、結語
解決畜牧養殖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不僅需要采用文中提到的科學的污染治理方式,同時還需要相關部門的大力監督,將養殖環保意識大力宣傳,將經驗傳授于養殖戶,進而有效減少、避免今后在養殖過程中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使農戶在獲取可觀經濟效益的同時,提升養殖環境的保護力度。
參考文獻:
[1]楊軍香, 林海. 我國畜牧業環境污染治理的思考與對策[J]. 飼料工業, 2015, 36(13):1-4.
[2]張國月, 鄭權, 柏坤桃,等. 畜牧養殖業對環境污染的風險及其防制對策[J]. 畜牧與獸醫, 2015, 47(4):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