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勝群
摘 要:簡述玉米育苗移栽、地膜覆蓋栽培、分析各技術環節及注意事項,促進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
關鍵詞:精細整地;品種選擇;田間管理;適時收獲
一、選用優良雜交玉米品種
近年來我鄉主要推廣的玉米品種有:正紅6號、正紅523、正紅505、正紅211、中玉999、高玉1號、蜀優3號等優良品。選用品種生育期在120天左右,緊湊型、中大穗型。本鄉不宜選擇生育期偏長的大穗、特大穗玉米品種。建議每個農戶選用2個或2個以上優良品種,不主張選用單一品種,以確保玉米高產穩產優質高效生產安全。
二 、選擇苗床,適時育苗
1.苗床選擇:選擇向陽、背風、地勢平坦、土壤疏松、保水保肥良好、搬運方便的土塊或預留的玉米行育苗。
2.適時播種:春玉米播期在3月5日至20日左右,盡量在清明前播種育苗。對油菜地,在油菜收獲前10-15天育苗移栽,盡量避免玉米抽穗揚花時遇伏旱,確保玉米充分授粉。玉米喜溫,種子發芽最適宜溫度在25℃—30℃。
3.配制育苗營養土:采用肥球育苗,在播前10—15天畝用疏松的土壤加800—1000公斤土雜肥,磷肥8—12公斤,草木灰15—20公斤。用清糞水混合,以手捏成團,拋在地上能散為度,制成200克左右的肥球。用催芽至開丫雀口,或粉嘴的種子放入肥球播種孔里,每個肥球播一粒種子,把肥球緊靠擺放在苗床里,床寬1.5米,然后用細土填補肥球間的空隙,細土蓋種1—2厘米厚,噴足水,用竹片起拱蓋膜,膜的四周用細土壓嚴。也可采取方格育苗,塑料盤等方法育苗。
4.苗床的管理:適宜的溫度、水分、空氣是種子發芽的基本條件。當膜內溫度達到35℃以上,要揭開苗床兩頭的地膜降溫透氣,以免燒苗。適時煉苗,待玉米苗長到2葉一心時開始煉苗,在晴天中午先揭兩頭煉苗2—3天,下午5時左右再蓋好,3天后全膜揭開,讓其自然生長。
三、選地、整地、適時移栽、合理密植
1.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質肥沃、肥力中等以上的土塊。精細整地,疏松土壤,結合在預留行正中開溝施足底肥,畝用25%測土配方玉米肥25—30公斤均勻撒施于溝心,用糞水50—60挑,覆土整平廂面,用超微膜拉伸蓋嚴。為玉米地膜栽培打好良好的基礎。
2.當玉米苗長到2.5—3葉時,選晴天,陰天移栽,避開寒潮天氣。根據品種確定栽培密度,緊湊型3500—4000株/畝,平展型2800—3200株/畝。合理密植是增產的基礎,行子采用“雙三〇、雙二五”玉米雙行雙株,行距1.4尺,窩距1.1—1.2尺,打“丁”字窩栽,預留行子較窄的玉米行單行雙株,窩距0.8尺。打孔栽植,用豬糞水30—40挑從膜口灌施座水,座肥移栽,孔的四周用細土蓋嚴,達到苗齊、苗壯為玉米豐收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田間管理
1.玉米至5葉時,畝用測土配方玉米專用肥10—15公斤兌清糞水追肥。
2.重施玉米攻苞肥,玉米在開大喇叭重施攻苞肥。結合揭膜,將地膜收完收凈,防止廢膜對土壤的污染。畝用測土配方玉米專用肥20—30公斤兌豬糞水30—40挑追施。結合中耕、除草、壘蔸防止倒伏。
3.人工輔助授粉,提高玉米結實率。玉米抽雄初期,同窩去除一株或隔行去一行玉米雄花,實行人工輔助授粉?;ńz萎蔫后,全部去雄。
4.病蟲防治。玉米苗期用敵殺死,辛硫磷防治玉米土蠶、毛蟲;玉米大喇叭口時用殺蟲雙大粒劑點心防治玉米螟蟲,用井崗霉素或紋枯凈防治玉米紋桔病。
五、及時收獲,秸稈覆蓋還土
1.當玉米籽粒用手指甲掐后看不到痕跡,即可收獲,并清除殘留地膜。
2.玉米收獲后,將玉米稈平行放置苕溝里,畝用2公斤腐熟劑和尿素均勻灑在玉米稈上。玉米稈有遮陰保溫作用,以利微生物繁殖活動。加速玉米稈腐熟分解,挖紅苕時將泥土覆蓋在玉米稈上,實行免耕法,把土地平整后就可栽油菜、種小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