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其輝
摘 要:定遠縣水稻生產概況:定遠縣處于江淮分水嶺脊背,屬丘陵地貌,濕潤半濕潤氣候,水資源短缺,土壤較為貧瘠,田塊小而不平。定遠是農業生產大縣,耕地總面積246.9萬畝,水稻面積達140多萬畝。至2017年,全縣插秧機保有量約900臺,其中高速插秧機40多臺,育秧工廠近40個。2015年機插秧面積約25萬畝,水稻種植耕整地機械化水平達90%以上,機械化水平達95%,水稻種植機械化水平達45%,耕種收總機械化水平約50%。
關鍵詞:水稻;生產;對策
一、水稻生產現狀及問題
1.農村勞動力緊張,科學種田素質不高
農村青壯年勞力大多進城務工,剩余勞力雖經廣大農機(技)人員多年培訓、幫扶,接受新技術、新機具的熱情不高,素質仍待提高。
2.種植方式落后
近年來全縣土地流轉較快,但仍有60%以上的土地分散于一家一戶,田塊小,機械化程度低,管理粗放,效益低。流轉土地的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雖然機械化程度有所提高,但與現代農業的發展目標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
3.用水不科學
以浸、漫灌為主,未能按水稻需水規律科學用水。
4.肥料利用率低
多為人工撒施”一炮轟”,不按水稻生理需要施肥,肥料利用率低,導致生產成本增加,浪費資源,污染環境。
5.植保方式落后
一家一戶主要為小型背負式噴霧器,不按防治適期打藥,甚至不施藥。
二、制約定遠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瓶頸及對策
根據省局要求在“十三五”期間,安徽水稻種植機械化水平計劃每年提高3-4個百分點,到2020年達60%以上。定遠作為農業大縣,水稻生產面積達130萬畝以上,要實現水稻生產“耕種收管儲等”方面全程機械化,其制約瓶頸就是“種和儲”,而主要為水稻種植機械化。目前該縣水稻生產種植方式主要有兩種形式:即移栽和直播,要實現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必須突破瓶頸的制約,以提高水稻種植機械化為重點,主推育秧工廠建設和標準化育秧,搭配機直播(機條播)。
1.大力推廣水稻機插秧
加大育秧工廠建設力度,規范育秧標準。截至2017年底,定遠規模化育秧工廠達20個,育秧流水線達20多臺套,2016年新建育秧工廠21個,累計達40多個,按每個育秧工廠服務2000畝農田計算,累計服務面積可達100000萬畝以上。
(1)政策扶持。加大對社會化服務組織、家庭農場、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大戶扶持力度,鼓勵其開展跨區作業訂單承包服務、“三代”服務等。對購買插秧機、育秧機組、谷物干燥機械的給予優先補貼,重點補貼;根據上級政策,結合本縣實際出臺了育秧工廠扶持政策:對育秧工廠按投資總額40%進行補助,單個項目補助封頂30萬元;對達到建設標準且單季提供全程服務,面積達2000畝的社會化服務組織,每個補30萬元;對達建設標準,但沒能提供全程服務,僅提供植保等關鍵環節服務,且面積達2000畝的社會化服務組織,每個補10萬元;社會化服務組織達服務能力后,集中連片提供全程服務超2000畝的,按實際作業面積每畝補50元。
(2)技術支持。加強農機農藝融合,全力抓好水稻機插秧的宣傳培訓等技術服務工作,搞好技術宣傳和培訓,發放《水稻機插秧育秧技術問答》明白紙,利用農閑組織家庭農場、農機農技專業合作社、種糧大戶開展技術培訓,與省內外插秧機企業聯系開展技術培訓,及參加市農機推廣站開展的技術培訓等。結合全國農技推廣補助項目進村入戶進行技術指導,抓好育秧關鍵環節的技術指導,重點抓好品種選擇關、營養土培肥關及播期、播量控制、床土消毒、化學除草等關鍵環節的技術指導,結合本縣實際編制育秧技術流程。
(3)總結經驗、現場觀摩。水稻機械化育插秧已在該縣推廣多年,各地結合實際摸索出了不同的軟盤育秧方式,通過觀摩、交流、總結,把好的經驗和做法加以推廣。
(4)舉辦全縣水稻機插秧現場會。為使水稻機插秧工作家喻戶曉,縣政府支持,縣相關職能部門配合,每年5月中旬由縣農機局主辦的“定遠縣‘曲陽杯水稻機插秧大賽”已連續舉辦多年,擴大了水稻機插秧的影響力,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
2.興修水利,大力加強基本農田建設
充分利用項目資金,興修水利,革田成方,搞好溝渠路配套。
3.加大土地流轉力度,用足用活惠農政策
隨著農村勞動力轉移,老年化問題突出,制約了農機化的發展。土地流轉使必然趨勢,是發展農機化的動力。我們要積極創造有利條件,為家庭農場、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提供政策支持和技術支持,解決其后顧之憂。
4.加強水稻機直播的指導和引導
水稻直播具有省時省工的特點,在我縣有一定的種植面積,約30-40萬畝,但廣大農戶由于缺乏經驗,在品種選擇及播期上帶有很大的盲目性,致使直播稻減產甚至絕收!我們廣大農技人員要搞好品種比較試驗及種植技術,篩選出適合本地機直播品種和技術路線。
5.大力推廣應用谷物干燥技術
隨著土地流轉的加快,以及全球氣候多變,糧食收儲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家庭農場,種植專業合作社等流轉大戶,迫切需要谷物干燥設備,確保谷物及時歸倉,減少損失。各地都加大了購買谷物干燥機械的補貼力度。2017年我縣對家庭農場、種植專業合作社等購買谷物干燥機械的,一律優先補貼,除了國補外,另追加50%的補貼額度,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購機戶積極性。目前該縣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大多購置了谷物干燥機械。
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任重道遠,我們要緊跟時代步伐,以精準農業為目標,利用現代工業技術、信息技術、生物技術、來實現水稻生產的精細耕作、精準施肥、精確噴藥、精準供水(微灌、微滲),從而實現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全程農業現代化!
參考文獻:
[1] 管文東, 徐國慶, 溫建剛. 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 農機質量與監督, 2010(5):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