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白芝
摘 要:闡述麻栗鎮2017年玉米綠色高產高效創建項目的完成情況以及具體措施,總結玉米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取得的經驗,達到綠色植保、高產、高效的目的,為今后麻栗鎮發展玉米高產高效創建提供技術指導。
關鍵詞:玉米;綠色;高產高效創建;措施;經驗
為最大限度地挖掘技術增產潛力,針對山區玉米重大病蟲災害發生變化規律及防控措施,規范化種植等薄弱環節進行突破,解決當前玉米生產中的薄弱環節和技術瓶頸,提高綜合配套玉米高產栽培技術覆蓋率和到位率,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達到綠色、高產、高效的目的,保障糧食安全。
麻栗鎮地處麻栗坡縣境西南部,東與下金廠鄉、越南接壤,南與天保鎮相接,西接大坪鎮,北與西畤縣接壤,海拔350-2260米,山高坡陡,峰巒疊嶂,高差大,立體氣候特征明顯,立體農業突出,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2017年全鎮有耕地面積37867畝,其中:地面積28666畝,占播種面積的75.7%,平均單產449kg,玉米是全鎮人民群眾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玉米生產的好壞,產量的豐歉,對全鎮人民群眾的生活有直接的影響。
一、玉米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完成情況
玉米綠色高產高效創建是充分利用農業綜合集成技術,提高糧食作物生產水平的主要措施,是確保糧食安全的重大舉措。2017年全鎮完成玉米綠色高產高效創建9963畝,其中:核心樣板面積100畝,樣板區在高海拔冷涼山區茨竹壩村委會的大寨和街心2個村小組,涉及農戶46戶,示范樣板面積9863畝。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在縣級業務部門的精心指導下,通過縣、鄉農業科技人員及廣大農戶的共同努力,各項科技措施得予順利實施。經縣農科局組織有關專家進行項目現場實測驗收,項目區平均畝產495kg,比非示范區畝產456.3kg增38.7kg,增8.5%。綠色玉米高產高效創建項目推廣實現新增玉米32.95萬kg,按市場價格2.40元/kg計算,新增產值79.08萬元,項目實施取得了明顯成效。同時,促進全鎮玉米大面積均衡增加,高產高效創建極大地提升了麻栗鎮玉米的綜合生產能力,提高了項目區農戶的種植水平。
二、采取的主要做法
1.組織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建全機制。為加強農作物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工作領導,較好地實施玉米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工作創建,加快農業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項目下達后一是及時成立了由分管副鎮長為組長的項目工作領導小組,主要負責項目資金籌措與安排使用,物資就位、檢查督促、組織驗收,總結上報等工作。二是成立了由縣農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鎮農技站站長、縣下派一名高級農藝師為項目技術指導組。主要負責:技術方案的擬定、技術培訓和指導、項目資料的收集整理上報等。通過組建機構,明確職責,有效保障了項目的順利進行。
(2)項目早落實、早規劃。項目任務下達后,根據我鎮的生產條件和區域氣候特征,對項目實施地塊進行了規劃,選擇代表性廣,農業基礎條件好,輻射帶動能力強的片區、地塊進行實施,分類制定實施方案,確定工作目標和程序。我站把玉米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示范區列為全年主要的工作之一。
(3) 物資及早就位。為了發揮核心區的示范帶動作用,更好的推動麻栗鎮玉米綠色高產高效創建項目實施。對核心區爭取了農業生產物質補助,我們及時將配套的種子 、化肥等其他物資及時發放到農戶手中,做到物資及早就位,使項目能夠順利實施,保證工作順利開展。
(4)加大宣傳培訓及技術指導工作力度。開展玉米綠色高產高效高產創建項目培訓4期,培訓項目區農民112人次。同時,縣鄉技術人員在項目實施中,多次到村、到地塊、到戶指導,通過縣鄉村三級聯動培訓指導,確保了項目技術到位。
2.技術路線
開展玉米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示范,示范區采取的主要技術路線是:選用優質高產品種+深耕細耙+玉米規范化種植+科學施肥管理技術+病蟲草鼠害綜合防治技術+適時收獲。
3.技術措施
(1)統一選用良種。項目區玉米統一選用紅單6號優質高產品種。
(2)適時播種、合理密植。在前作收獲后于4月中、下旬深耕細耙,做到土壤細碎,土地平整,在4月中旬透地雨后實行統一播種。
(3)統一技術模式。播種規格為:寬行80cm、窄行40cm、株距27-29cm,在二葉一心時間苗、五葉一心定苗,保證畝基本苗3800~4100株,確保最佳群體密度。
(4)科學施肥。按照土壤養分構成和玉米需肥規律,開展肥料品種、施肥數量、施肥時期、施肥方法等跟蹤技術服務,提高施肥效果和利用效率。玉米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示范畝施農家肥1000kg 與18:5:7玉米專用復合肥一包(40kg)混合作底肥施用。后期視生長情況開展追肥1~2次。第一次在小喇叭口期薅除培土時追施,畝追尿素5-10kg;第二次追拔節肥,到玉米長到大喇叭口時期,結合第二次薅除培土畝追尿素15-20kg。
(5)病蟲害綜合防治。貫徹綠色植保,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1)危害玉米的主要病害有灰斑病、大斑病、小斑病、紋枯病、穗腐病、絲黑穗病和莖腐病等,畝用80%代森錳鋅粉劑800倍液或50~80%多菌靈800倍液適時噴霧防治;2)主要蟲害有玉米螟、蚜蟲、粘蟲等,畝用用80%敵百蟲可溶性粉劑150~200g兌水噴霧。防治時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以農業防治為主,藥劑防治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防治,確保增產增收。
三、取得的成效
1.選用優良品種
示范片核心區重點選用優質雜交玉米品種紅單6號,統一供種,良種覆蓋率達100%。
2.綜合利用高產栽培技術
在選用優質高產品種的基礎上,集成配套技術實行良種良法,推廣增施有機肥,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在核心區統一采取寬窄行栽培:寬行80cm、窄行40cm、株距27-29cm,確保大田基本苗達到3900株。
3.開展測土配方施肥
以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為依托通過采集土樣,測定土壤養分含量,根據土壤肥力狀況和玉米重點需肥規律,開出肥料配方,指導項目區農戶確定肥料品種,肥料數量,施肥時間,改進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每畝用腐熟農家肥1000-1500kg,18:5:7復混肥30-40kg作底肥,第一次在小喇叭口期薅除培土時追施,畝追尿素5-10kg;第二次追拔節肥,到玉米長到大喇叭口時期,結合第二次薅除培土畝追尿素15-20kg,結合化學除草。
麻栗鎮實施玉米綠色高產高效高產創建項目,在項目區良種良法良制配套,集成示范推廣成熟玉米生產技術模式,促進資源要素高效利用、使全鎮獲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社會關效益和經濟效益。實施糧食高產創建項目,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區域性、標準化技術模式,提升玉米綠色高產高效創建技術水平,實現玉米生產向綠色高產效方向轉變,增加了農民收入,提高了廣大群眾的科學種田水平,增加了糧食產量,持續地開展糧食高產創建項目,將不斷提高麻栗鎮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推進麻栗鎮糧食增產,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