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勒卡兒·托依安別克
摘 要:新時期背景下,草地退化問題逐漸突顯出來,引起了諸多部門的重視。在這種情況下,對草地退化原因深入分析并積極構建草原保護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同樣也成為相關部門工作開展的重點。基于此,文章以草原退化為背景,闡述了退化的因素。
關鍵詞:草地;退化;特征
我國有60億畝不同類型的草地,其中90%以上處于不同程度退化之中。草地退化已是影響我國草地生態功能發揮,生產力提高的重要限制因素。什么是草地退化?科學家們認為,草地退化是草地生態系統在其演化過程中,其結構特征和能流與物質循環等功能過程的惡化,即生物群落(植物、動物、微生物群落)及其賴以生存環境的惡化。它既包括“草”的退化,也包括“地”的退化。它不僅反映在構成草地生態系統的非生物因素上,也反映在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三個生物組成上,因而草地退化是整個草地生態系統的退化,需要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超載放牧不可取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過牧,即過度放牧,過度放牧又叫草原超載。在一定自然條件下,單位面積的草場,只能供應一定數量牲畜的活動,如果無限制過分頻繁地放牧,牲畜的過度啃食,使牧草來不及生長,來不及積累有機質,勢必使草叢變得越來越矮,產量越來越低。不僅如此,那些優良的牧草,即牲畜愛采食的牧草受害最重,影響最大,而那些有毒的或者牲畜不喜采食的植物就得以保存下來。這就是為什么退化的草地一方面表現為植物小型化,生物量低的特點,另一方面表現有毒植物相對增多的特點,過牧不僅對牧草會產生上述影響,而且長期的大量的過度的牲畜踐踏,也會使土壤變得緊實,導致透氣透水能力降低,土壤性狀惡化。
草地退化,在不合理利用下,草原生態系統逆行演替、生產力下降的過程稱草地退化,也稱草原退化。主要表現是草地植被的高度、蓋度、產量和質量下降,土壤生境惡化,生產能力和生態功能衰退。長時間、大范圍的草地退化,引起的不僅僅是草地本身生產力的下降,還造成生態環境惡化和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威脅。
一、草場超載過牧嚴重
解放以來,全區草原畜牧業牲畜數量持續增加,在草原面積基本固定的條件下,草地資源的承載壓力越來越大。牲畜存欄由1950年的1130.61萬頭,增長到1980年的2587.98萬頭,隨后又增長到2007年的4785.6萬頭,是1950年的4.2倍,是1980年的近兩倍。
二、草地禿斑化
高寒草甸在遭受過度的放牧和鼠害后草皮被破壞,形成大面積的次生裸地或島狀裸地,使草地禿斑化。因暴露的土壤呈黑色, 牧民稱為“黑土灘”。“黑土灘”退化草地,牧草稀疏,毒草雜草滋生,鼠洞遍布,水土流失嚴重,這類退化草地發展速度快、危害深、 治理難度大,是青藏高原面積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退化草地。
三、草地沙化、石漠化
過度放牧、草皮被破壞后,土壤基質較粗、含沙量較大的地方就會沙化。河漫灘和階地,原本是極好的草地,由于放牧過度,草皮被毀,沙土裸露,出現沙化,暴雨過后,細沙被沖走,留下沖不動的礫石,導致石漠化。
四、草地鼠蟲害加重
隨著超載過牧、草地退化,牧草稀疏、低矮,給鼠蟲造成了視野開闊、障礙物少、逃避天敵容易的條件,有助于鼠蟲的種群擴大,造成草地鼠蟲危害嚴重。嚙齒動物(包括鼠類和兔類)對草地的危害表現為嚙食優良牧草,挖洞拋土,破壞土壤和地面平整,促使土壤水分蒸發,改變植被成分,引起群落逆向演替。
五、水土流失嚴重
草地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后,土壤的滲水和蓄水能力大大降低, 地表徑流加劇,土壤極易被侵蝕,造成大面積的水土流失。
六、水資源日漸枯竭
草地植被減少,水土流失嚴重,使草地涵養水分的能力大大降低,導致河流徑流量減少,小溪斷流,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干旱缺水草地增加。
七、生物多樣性遭到嚴重破壞
草地嚴重退化使生物多樣性破壞的主要表現是動植物物種的減少和區系的簡單化。草地退化特別是中度退化后,就會造成大量植物種在群落中的消失。天然草地退化,植物減少,也使以草地為生的野生動物陷入危機,種群數量銳減,群系簡單化,大多數種類瀕臨滅種的邊緣。
八、采集經濟植物及藥材
草原有許多有特殊價值的經濟植物,大量的頻繁的采集,不僅會破壞這一資源本身,也會給其生存的草場帶來不利影響,摟發菜就是其中之一。發菜僅生長于荒漠草原地區,這一地區自然條件十分惡劣,破壞易而恢復難。摟發菜不僅會使荒漠草原植被遭到破壞,而且影響土壤結構,以至整個生態系統。草原是天然的中草藥園。在草原數千種的植物中,有大量是有名的中草藥,如:黃芪、甘草、麻黃、柴胡、防風、知母等等,這些中草藥大部分是以其根入藥,因而采集它,必須挖根,要挖根就要破壞草原,而且大部分采集者都在挖根后都會留下一個深坑與一堆松土。挖的坑多了,破壞的草場就大了。這給風蝕提供了大量沙源。據估算,挖一公斤甘草就要破壞5平方米以上的草地。
九、交通車輛的輾壓
我國草原遼闊,在一定意義上說可能有點荒涼,硬化的等級路面很少,汽車、摩托車在草原上行駛,無固定道路,這對草原的破壞很嚴重。
參考文獻:
[1] 加爾森·納 比,等.草原退化原因分析和草原保護長效機制叨.農民致富之友 ,2015(22):250.
[2] 胡安別克 ·卡克曼,等,有效探討草原退化原因及草原保護長效機制的建立 Ⅲ.甘肅畜牧獸醫 ,2016,46(14):1叭一102.
[3] 賈幼陵.草原退化原因分析和草原保護長效機制的建立.中國草地學報 ,2011,3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