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亞洲經濟》發布消息稱,韓國高麗大學利用太陽光能源中的紅色光開發出將二氧化碳轉換成合成燃料的轉換技術。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化學領域國際學術雜志《Acs Catalysis》上。
二氧化碳是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在結構上非常穩定,無法輕易轉換成其它物質。目前技術主要利用電熱能源來分解二氧化碳,但是無法廣泛使用。即使通過使用人工光合作用,在二氧化碳轉換過程中同樣出現了催化效率低,轉換反應不穩定的現象。
韓研究組利用超高效率的太陽光捕捉技術,開發出二氧化碳轉換型光催化劑。通過該技術可以將二氧化碳轉換成一氧化碳中間物質,從而產生可使用的合成燃料。研究組在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使用了可以捕捉光的葉綠素和類似卟啉的燃料。卟啉長時間暴露在太陽光下,容易分解,在此基礎上與氧化物半導體結合,可大幅度改善光穩定性。比只由卟啉組成的光催化劑轉換效率提升10~20倍,即使長時間暴露在太陽光下,也可以發生催化反應。特別是,卟啉在可見光中的波長較長,可以吸收能源較低的紅色光,利用紅色光捕捉光能源,可以誘導二氧化碳的還原反應。
研究組表示,該技術可適用于大容量二氧化碳轉換,并且與氣候變化相對應,在環境產業發展方面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