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啟發是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采用多種方式,以啟發學生自省自律為核心,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特點和能力,樹立正確的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和奮斗目標。
關鍵詞:啟發教育;學生成長;引路人
作者簡介:陳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樂市高級中學教師。(新疆 博樂 833400)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8)04-0135-02
《論語·子路》中,孔子說:“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意思是當管理者自身端正,做出表率時,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會跟著做;相反,如果管理者行為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縱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會服從的。在教學中,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也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既關系到各科教師及學生之間的聯系,也關系到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會教育的聯系。一直把教育當作一種服務,享受教育的過程。筆者常常給學生說:“我不能給你財富,也不能給你地位,我唯一能給的就是一份真心,引導你們去創造屬于自己的天空”。
要想做好引路人,道德情操是前提,扎實學識是基礎,仁愛之心是關鍵。要想讓學生發自內心地接受引導,首先是身正為范,制定合理的管理細則,建立班級管理團隊,讓學生信服;其次,盡快做好家訪工作,了解每個學生真實情況,在學校生活中,真心關愛每一位學生,真正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適時適當地引導學生自省自律,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獲得學生的信任;最后是利用班級活動,提升班級凝聚力,樹立共同的奮斗目標。
一、用自身的品格、學識、涵養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樹立個人威信,培養學生愛國守法,明禮誠信
1. 在生活上,關心、幫助學生。經常去宿舍與學生談心,了解學生生活的困難,同時,手把手教學生整理內務,與孩子們交流方法,這樣既可以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良好的衛生意識,又可以關心學生,了解他們的心聲,獲得學生的信任,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如:多親近、常傾聽、勤觀察、多調查、多分析,若發現問題,則可以不失時機,采取合適的方法對癥下藥,給予引導、教育、疏導、關心或鼓勵,激發學生走出困境的信心,指點他們人生的方向。
2. 在思想上,借助班會,引導學生樹立高尚的理想。觀看影像資料,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引導學生認真對待星期一的升旗儀式,讓雄壯的國歌喚醒學生心中的驕傲和自豪;利用身邊的小事,引導學生講文明,懂禮儀,做到誠實守信,如:待人接物時學會換位思考、考試不作弊等。
3. 在習慣上,班主任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語,先嚴后松,把握好師生關系的度。如:作為班主任做到上班、上課不遲到,不早退,嚴格遵守學校里的一切規章制度;有的學生會出現遲到、早退等違紀行為,考慮到學生的自尊心,對待犯了錯誤的學生,既不能聽之任之,也不能過于嚴厲,給孩子貼上“壞孩子”的標簽,應當與學生談心了解事情經過,指出學生的錯誤,用誠懇的語言引導學生發自內心改正,因為每個孩子都想成為好學生,所以一定要表明認可他的很多優點,如果能遵守校級校規就更優秀了,這樣學生也會更有信心做好。
4. 在學習上,班主任要不斷學習,精通所教學科,讓學生信服,做知識的富有者。如:在課下,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分析自己的學習習慣和方法中的不足,做好方法歸納,做好學生能力的培養。如果經常出現老師講錯專業知識的現象,那么在學生中建立的威信也會慢慢消失。當學生遇到挫折時,要熟悉做好學生工作的方法,對學生進行適時適當的引導教育,不能以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主要或唯一標準,以免學生信心喪失殆盡。
二、廣納良言,依據校規,細化管理,制定符合本班班情的管理制度,培養優秀班干部隊伍、組建合適的班級管理團隊
作為班主任,如果一人說了算,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師生關系容易變成敵對的關系。學校校規雖有約束力,但它是針對全體學生制定的制度,對于具體的班級管理,應當細化管理,制定符合本班班情的管理制度,從而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班級管理工作中,針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紀律、衛生、課間操等情況要做到每周班會一小結,每月一總結。按照班級管理制度對學生實行量化管理,該獎則獎,該罰則罰,獎罰分明。
根據班級管理需要,設置合適的班級管理職務,做到明確分工。如:班長、值周班長、室內衛生勞動委員、樓道衛生勞動委員、學習組長、衛生組長以及課代表等。細心觀察每個學生的表現,認真分析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長、品質、能力等情況,找到有組織協調能力和吃苦耐勞精神的人選,設立班干部試用期,定期召開班干部會議,在工作方法和工作態度上給予指導。滿試用期后,由老師和學生共同投票選拔班干部,用其所長,避其所短。另外,要時時認可學生干部的工作,多鼓勵,多指導,如:遵守校紀校規,熱心為班級,為同學服務,率先垂范等。給每個班干部表現自我、樹立威信的機會,引導學生干部在班級管理中能夠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相互配合,讓班級管理事半功倍。
在正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因學生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要想通過管理成為行為規范,學風優良,師生關系和諧的班集體。要定期召開班委例會,了解學生在管理工作中的存在的困難,組織班委參與討論,采納學生提出的較好的方法,及時修正班級管理制度中存在的漏洞,讓班級管理制度更加深入人心,并在班委會議對學生提出表揚。如果沒有合適的方法,引導學生轉換思路,查閱資料,找出試行辦法,不斷修正,引導學生建立管理責任感。
三、做好家校聯系工作,貼近學生內心,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
作為平行班的班主任,家校合作至關重要,通過電話,短信,QQ聊天等方式與家長溝通,了解學生思想動態,站在家長和孩子的角度分析問題,通過QQ家長群,適時拍攝學生學習和生活情況,讓家長們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做好家長培訓工作和思想工作,引導家長時時關注孩子狀態,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配合教育和督促學生,讓他們成為學生管理的堅強后盾。
除此之外,還要了解引起學生的心理變化的主要原因,例如:因父母離異而缺少溫暖,這類的學生最易早戀,期待異性的關心,需先認可學生在這個年齡段存在這樣的想法很正常,以緩解學生的抵觸心理,再通過進一步談話,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到這種關系,往往是崇拜,而不是愛。如果多觀察其他異性,會發現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只有努力提升自己,才能被他人崇拜;因沒有學習動力而缺乏自我約束力的學生,需引導學生反省自身,找到自己的優點,建立自信,再找到自己的缺點,樹立正確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自卑的學生,需引導學生對自己要抱有希望,保持自信,用知識改變命運;因基礎薄弱而落后的學生,引導學生找到基礎薄弱環節,制定合理的課外學習計劃,隔段時間,了解學生完成情況,多認可學生的進步,與學生共同討論后,制定下一步學習計劃,多鼓勵,多表揚等;
做好學生心理疏導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更不是所有工作都有現成的方法,所以查閱資料,咨詢心理老師,有耐心的琢磨學生,制定最合適的心理疏導方案是最基本的方法。只有充分了解學生,才能真正獲得學生的信任,更有利于做好學生的引導工作。
四、利用班級活動,提升班級凝聚力,樹立共同的奮斗目標。
引導學生參加或開展各項集體活動是增強集體凝聚力的最有效途徑,所以作為班主任應當把增強班集體凝聚力作為班主任工作的重點。活動中引導學生意識到:珍惜每一次的機會,比賽代表的不是個人,個人的行為將直接影響到整個班級的形象,乃至整個學校的形象,只有全力以赴,才能贏得名譽。如:在校級比賽中,不管是參賽的隊員還是自發組織的啦啦隊,在活動中都會積極投入、滿腔熱情,同時收獲滿滿的榮譽。在學習和生活中,引導學生樹立班級與班級之間的競爭意識,請學生們關注每天常規檢查結果、文化墻評比結果、學習成績評比結果等,及時引導學生總結,發揚優勢、縮短差距,形成良好的班風,做到整體成績在年級中名列前茅。
責任編輯 黃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