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尤其是畢業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日益突出,在中職學校德育課程中加入創業教育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那么,如何在中職德育中滲透創業教育,使中職學生成為真正的創業型人才呢?文章對比進行了探討,以期為學生的創業藍圖增磚添瓦。
關鍵詞:中職學校;德育工作;創業教育
作者簡介:蔡冠蓉,福建省福州文教職業中專學校教師。(福建 福州 350000)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8)04-0108-03
當前,職業教育以服務經濟、造福社會的特點成為社會必不可少的部分之一,是中職學校與社會發展連接的橋梁,為社會輸送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在中職學校開展德育的過程中,有目的地滲透創業教育,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培養創業精神、提高創新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如何有效地將創業教育滲透在德育中,是我們亟待探討和解決的問題。
一、在中職德育中實行創業教育的現實意義
1. 創業教育是當代經濟發展形勢的客觀需要。在當前挑戰多、變化快的經濟大環境下,職業教育必須向培養學生創業能力這一重心轉變,需要學生具備各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比如法律、財會、營銷、管理等,提高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同時引導學生進行創業,增加學生歷練的機會,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和組織能力。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創新能力,就具備了更強的競爭力。而從社會這一大的方面來說,有了創新型人才,才能不斷挑戰新的領域、創辦新的事業,促進新興行業的發展,讓經濟增長以創業為動力,得以可持續良性發展。以此來看,在中職學校進行創業教育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2. 創業教育是中職教育改革的必經之路。中職教育的目的是向社會輸送高素質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和熟練的勞動力。傳統的中職學校僅僅將目光放在“讓學生從業”上,也就是只針對某一專業或某項工作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而中職教育改革強調的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其創新能力,為社會培養高素質、復合型、創新型的人才。創業教育重點在于對學生創業意識的激發、創業素質的培養,讓學生成為符合多種工作領域需要的綜合型人才。所以創業教育是中職教育改革的必經之路。
3. 創業教育是緩解當前就業壓力的可行措施。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以及生產方式的不斷革新,大批剩余勞動力與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矛盾已經成為當前社會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就我國而言,每年職校、大專、大學畢業生數量遠遠超過就業崗位需求量,尤其是中職生就業市場面臨極大的沖擊。而創業教育使得人們認識到“就業”的真正含義,不僅僅是被動就業,更應該是主動創業,鼓勵和引導學生將創業納入自己職業生涯規劃中,讓創業增加職業崗位數量,緩解社會的就業壓力。
二、何為創業教育
創業教育無論對社會、中職學校還是學生個人都大有裨益,那么,何為創業教育呢?創業教育是指充分挖掘學生潛能,以開發學生創業基本素質、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的教育。創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主動就業的能力,在“白手起家”“靠雙手致富”等觀念的指引下,培養學生創建中小企業的意識,提高他們的創新創業能力。
大多數的中職學生認為,就業就是找到工作,有工資可掙,這就使得他們在走向社會就業時十分被動。因此,在對中職學生開展德育工作時,首先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以正確的創業理念引導他們進行創業能力的提高,讓他們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創造,以自身專業能力為基礎,加上個人興趣優勢,完成自己職業理想中重要的一筆。總之,相對于傳統的中職教育,創業教育是層次更高的、更全面的素質教育。
三、在中職德育中滲透創業教育的具體措施
1. 轉變觀念,正確認識創業教育。創業教育得以發展的基礎是要順應時代形勢,轉變以往的教育觀念,真正認識到在中職學校開展創業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中職學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在課堂教學中時時滲透創業理念。德育課是中職學校各專業學生的必修課,是對學生進行創業教育的主陣地。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現行教材,對中職生進行創業教育滲透,為他們鋪墊一條創業的道路。通過創業教育,為他們今后在社會上生存多提供一種選擇。創業教育是培養人的創業意識、創業思維、創業技能等各種創業綜合素質,并最終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創業能力。創業教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教育的“第三本護照”,被賦予了與學術教育、職業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對中職生進行創業教育,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自己、認識職業,使他們更加全面地發展。
創業教育通過改變課堂教學模式,模擬創業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在“職業生涯規劃”中進行創業意識與創業認識等方面的滲透;在“法律基礎知識”中進行創業法律意識,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律保護自己和幫助別人等方面的滲透;在“經濟政治與社會”中進行創業綜合能力與素養方面的滲透;在“哲學與人生”中進行創業價值觀、創業中挫折教育等方面的滲透;見習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職業道德、職業情感及職業素質等綜合素養。
(2)利用多樣的方式進行創業教育傳播。在校園內創辦櫥窗、畫廊、板報,印發宣傳冊、手抄報,利用各種多媒體、網絡等,對校內外尤其是學生身邊的人物創業事跡進行宣傳,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樹立正確的創業觀念,甚至激發學生親身實踐的念頭。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興起的微信群和朋友圈的影響力很大,年輕人幾乎人人都會刷微信,可利用學校微信公眾號作為宣傳創業教育的良好平臺。
(3)請創業成功的名人開展活動。學校可以邀請創業成功名人擔任創業教育領頭人,尤其是本校創業成功的畢業生回校開展各種創業教育活動,比如講座、座談會、聯歡會等,讓學生了解他們的創業事跡、成功方法以及取得的成就感,并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挫折教育,讓他們明白創業是一個艱辛的過程,挫折困難肯定是有的,重要的是要有戰勝挫折和困難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