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黎 王彩艷
張夢婕是沙坪壩區西部物流園建設公司監察審計部的一名黨員,她的工作是負責工程審計。當她看到部門人手不足,大家都在超負荷工作時,就主動向部門領導提出把法律、紀檢工作承擔起來。
在履行工程審計職責中,張夢婕牽頭對園區內的工程項目全過程進行跟蹤審計,并按全新的審計模式監控工程項目的實施,在過程中發現問題、規避風險,同時參與完成了聯集、沃爾德等內部專項審計。
在兼職法律事務工作中,張夢婕辦理的六件專項訴訟案件均以勝訴或對方撤訴完結。在處理一起棘手案件中,她為了國家財產不受侵害,不辭辛勞,晝夜奮戰,準備證據材料,最終實現二審反敗為勝,為園區挽回了經濟損失。
“在沙坪壩區,有許多像張夢婕這樣勇于擔當、努力實干的黨員。他們在沙坪壩區的經濟發展中,發揮出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鄙称簤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前不久,沙坪壩區委組織部組織了一次“我是支部書記”的主題交流活動,請全區基層黨支部書記講自己如何承擔起支書職責、抓支部建設的事。從眾多黨支部書記的故事中,可以看出支部書記們的擔當與實干。
覃家崗街道新鳴社區第二黨支部書記張仁紀抓好每一次支部組織生活,通過在黨員中培養和選樹先進典型,帶動更多的黨員自覺參加黨的組織生活。黨支部有了凝聚力,戰斗力也發揮出來了。她不僅自己帶頭學好做好,還帶領全支部的黨員參與到社區建設及沙坪壩區創建國家衛生城區和全國文明城區的“兩城同創”工作中來,得到社區群眾的普遍認可。
王林茂是青木關鎮管家橋村原黨總支書記,退休后仍然發揮著一名黨員的作用。2014年以來,他與鎮里一些退下來的老黨員一起組成老支書宣講團,多次到群眾中宣講黨的方針政策及“兩城同創”工作等。與此同時,他還走村串戶,收集整理出有關青木關的民間傳說故事20余個,為青木關的文化工作作貢獻。
像張仁紀、王林茂這樣在實干中為群眾作出表率的普通黨員,在沙坪壩區的黨員中比比皆是。
擔當,活躍了黨的基層組織;實干,在群眾中樹起了黨員的形象。
2015年6月5日晚9時許,沙坪壩區市政設施養護管理處西部疏浚隊的趙立春接到通知,重慶建工集團市政交通工程公司兩名疏浚工人在進行下水管道清淤作業時發生意外,不幸被水流沖走,要求他趕赴康居西城緊急救援。
趙立春立即組織救援隊伍和搶險設備,以最快速度趕到事發現場。在整整15個小時的救援中,他始終堅持蹲守在操作儀器旁,仔細查看機器人運行情況,辨析井下狀況,機器人排查了約130米排水管網和5座窨井。為爭取生命救援時間,趙立春與疏浚隊員不顧危險,下井救援。
趙立春作為一名黨員,時刻沖鋒在前,勇于擔當,就是因為時刻不忘一年前所立下的誓言。
2014年,沙坪壩區從區委、區政府的主要負責人到各部門、街鎮的領導都立下一個誓言:在三年內創建國家衛生城區。
在誓言創建國家衛生城區的基礎上,區委和區政府又提出更大的擔當:啟動全國文明城區的創建,實施“兩城同創”。
區委、區政府和各級黨組織在“兩城同創”上的擔當,有效地激發了廣大黨員干部和全區群眾的實干熱情,大家紛紛投入到整治環境和提升文明素質工作上來。
在創衛的這幾年里,無數的“趙立春”為了這個目標日夜奮斗。全區群眾的努力沒有白費。2017年5月,沙坪壩區夢想成真,捧回“國家衛生城區”的牌子。
2017年10月1日,沙坪壩區青鳳工業園內,機器轟鳴聲不絕于耳。為早日建成沙坪壩區的高科技工業園,建設者們連節假日也沒有休息。
建設青鳳工業園是鳳凰和青木關地區廣大干部群眾多年的期盼。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區委、區政府把啟動青鳳工業園區的建設作為實干促發展的主戰場之一,從區領導到鎮街、工投公司等相關責任單位均全力以赴。
沙坪壩區近期上馬的項目還不止這個。
2017年9月1日,總投資12億元、21萬余平方米建設體量的重慶第一實驗中學校如期建成開學。
這一重大民生工程僅用18個月就建成了,充分體現了沙坪壩區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實干精神。2016年3月工程開工后,項目業主邁瑞城投公司和沙坪壩區教育投資公司在工程上建立了臨時黨小組,將設計、施工、監理等工作中的18名黨員組織起來,設立黨員示范崗,在工程建設中發揮表率作用。
這18位黨員每個都是工程建設中的一面旗幟。曬得黑黝黝的項目負責人兼黨小組長李國清從工程動工起,便堅持值守在現場,召開項目工作會、討論施工方案、協調施工時序、處理各種突發情況,每天忙得不亦樂乎。
在黨員的帶頭實干下,工程3個月內完成130萬立方米土石方施工,兩個半月完成了2000余根旋挖樁基,6個月實現封頂,15個月完成21余萬平方米體量建設,最后用兩個月完成設施設備的安裝調試,搶在2017年9月1日實現開學。
2017年10月底,黨的十九大代表、沙坪壩區石井坡街道團結壩社區黨委書記楊春敏在參加完十九大回來后,就立即到社區居民中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楊春敏曾是原國有大型企業重慶特鋼集團的一名普通女工,2005年因企業破產而下崗,但她下崗不失志,通過自己的努力,被選為社區黨委書記后,組織黨員圍繞民生做好社區服務工作。
楊春敏將社區里的114名“紅巖黨員志愿者”組織起來,成立志愿服務小隊,為居民提供水電氣費用代繳、快件寄送、樓燈更換、電腦維修等各項組團化專業化服務。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共幫助社區內200多人實現就業。一件件民生實事,使這個社區居民的人心得以凝聚,大家和諧相處。
沙坪壩區委、區政府在重大民生實事項目決策上勇于擔當,舍得投入,不斷有新的作為。2017年底,區委、區政府針對社區(村)的實際情況,制訂了一項社區(村)綜合改造四年行動計劃,擬投入財政資金60億元,重點圍繞環境改善、安全保障、公共設施、服務能力、文明同行“五大工程”,對全區所有的社區(村)進行綜合改造。
“擔當凝聚人心,實干惠及民生?!鄙称簤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這是沙坪壩區“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取得的最大實效,給人民群眾帶來了更多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