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平
【摘要】小學低年級學生天性好動,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要想方設法讓枯燥無味的生字“活”起來,利用漢字的特點,通過有趣的識字活動寓教于樂,使學生在愉悅中學習,在快樂中識字,逐步培養識字能力。為語言文字知識的學習、能力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巧識字 會識字 多識字 趣識字
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是閱讀和寫作以及各科學習的基礎,識字教學也是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而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正處于“扶床學步”階段,低年級學生天性好動,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就要想方設法讓枯燥無味的生字“活”起來,讓學生在愉悅中學習,在快樂中識字。
愛因斯坦曾說過:“對于一切來說,只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想讓低年級學生對識字感興趣,教師可以利用漢字的特點,通過有趣的識字活動寓教于樂,達到讓學生牢記生字的目的,逐步培養識字能力。
所謂“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就是利用漢字結構部首的增減變換,從而認識不同漢字的方法。比如,學習“明”字時,教師告訴學生可以用“日加月,明明明”這種編順口溜的方法來記住這個字。還如熟字“分”加絞絲旁就是紛紛的“紛”。“蝌蚪”的“蝌”去掉蟲字旁就是“科學”的“科”。“娃娃”的“娃”女字旁換成三點水旁就是“低洼”的“洼”。這樣即讓學生在樂趣中強化認字,又激發了學生求知欲,對今后自學生字、提高獨立識字能力大有幫助。
把形近字歸為一類同時進行認識,這樣識字效率就會大大提高。比如,“晴、清、睛、情、蜻”可以放在一起認,“晴”是日字旁,和太陽有關;“清”是三點水旁,和水有關;“睛”是目字旁,和眼睛有關;“情”是豎心旁,和心情有關;“蜻”是蟲字旁,和昆蟲有關。形近字很多,把形近字放在一起來進行比較異同、分析字義來認字,這樣一來就可以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對象形字、會意字等教師應該通過分析構字原理來幫助學生認字。例如,“采”由“爪”和“木”組成,上面是手,下面是樹,手在樹上摘東西,表示“采”。這種形象生動的對字形字意的分析再加以做動作、猜謎語、課件演示等學生感興趣的方法進行識字教學,孩子們不僅識了字,還了解了一些漢字文化和構字原理。
對于形聲字和偏旁相同的字,教師可以從形旁和聲旁以及生字的意義上進行分析認識,比如學習“撿”字時,分析它的偏旁是提手旁,同時讓同學們來做做“撿”的動作,知道了提手旁的字和手的動作有關,此時,可以讓同學們說說還有哪些表示手的動作的詞,這時,就可以認識“提、抱、拎、抬”等相同偏旁的字。又如,“狗、猴、貓、狼”等字偏旁相同,都是反犬旁,表示一種動物。例如,“江、河、湖、海、”等字都有相同偏旁三點水旁,表示跟水有關。孩子們從它們的偏旁以及字義上很快地掌握了這些生字。這樣,既可以提高識字效率和識字數量,又可以使學生悟到一些構字規律,將機械識記變為意義識記,
游戲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鍛煉學生的思維。教師可以把一些漢字編成字謎,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來猜謎語識字。如學習“哭”字時教師可自編字謎“一條狗真奇怪,兩張嘴巴長在外”,讓學生猜一猜是什么字。還有如“上面小、下邊大”(尖)。“半邊鍋,炒豆粒,炒了仨,蹦了倆”(心)。這樣,即讓學生認識了生字,還激發了學習興趣。
對于一些容易記錯的形近字,也可以設計“幫媽媽找娃娃”的游戲來認字,如學習“海”字時,告訴學生“海”的媽媽是“每”,指導學生幫“每”媽媽找到它的孩子,在學生找出“梅、悔、侮、莓”等字時,可以比較字形,辨別偏旁的不同,這樣學生自然也就記住字形了。
教師還可以交給學生一些識字技巧,在給學生教“聰明”的“聰”字時,可以這樣說:“耳朵認真聽、眼睛注意看、用口說、用心記,你就變得聰明了。”這種認字方法,使學生不但很快記住了這個字,而且知道了只要耳朵認真聽、眼睛注意看、用口說、用心記就會變聰明。
總之,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兒童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教給識字方法,讓學生感受學習漢字的樂趣,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為以后語言文字知識的學習、能力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1]楊健.淺談字理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運用[J].學理論,2012,(23).
[2]楊曉梅.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方法探索[J].教學與管理,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