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恭達
有一位哲人說過:“美與生命連在一起,生命與愛連在一起,而愛則和人類連在一起。一旦這些聯系的紐帶中斷,美就會和人類一起滅亡。”
他幼年罹病而足有殘疾。茫茫人海中的弱勢者,從朦朧的孩提時代起,他一直與自卑在抗爭。遍嘗辛酸與苦楚,在殘疾的陰影里,他追慕美善,渴望自己成人后能與常人一樣為社會創造價值。高爾基的“人都是在逆境中成長起來的”誡言始終成為他心中的激勵。
是的,他——印建南過早地脫離了童稚的依賴心理。藝術的陽光使他的心智成熟、快樂——這是藝術創造和快樂。快樂的最大秘訣是“做自己最愛做的事,而不是模仿別人”。
以心相印留印跡,涉筆探美求真美。20載上下求索的風雨,時間首先磨礪和改變了建南的心理素質,在時間的刻度上,生命得到了經營,得到了提升。建南憑藉天質的開啟與意志的拼搏,孜孜之為藝,煢煢之經營,書畫印縱覽廣涉,墨鑄精誠。尤重篆印,方寸世界維系著他對人世美好的向往,提煉著篆意詩情的靈魂,借著印章的經典圖式將善的真諦、美的奧秘進行詮釋……
建南深知“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之哲理,他主張“印者盡可以自己的方式述說,不管這世界上存在多少種聲音,你要發出自己的聲音”。縱觀他的篆印,懷玄抱真,古穆典雅。神融刀暢,嫻熟流美。清幽率真,爛漫精微。沖和蒼茫,遒勁天成。飽蘊情愫,散懷無華。真可謂: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遷想于爛漫之外。無論從技法、風格到神采已到一定層面與境界。建南印作已多次參加國家級篆刻展,頗得篆刻界注目,實為江蘇書壇上中青年印人之佼佼者。
建南還在奮發地努力與探索著,追求自己藝術創作的高度。他十分珍惜今天所擁有的,所以他始終是快樂的。他深深地懂得:成功是一種習慣!愈樸質單純的人,愈具內在的芳美。
是啊!藝術家不僅需要陽光,更需要信心與堅忍。
澄心
好風入懷
書為益友
簡之入微
獨白
云水觀道
山無盡水無盡行無盡
敬事
無閑
文徵明
八大山人
鄭板橋
秦漢遺風
寫竹
以意為之
魏晉風度
散懷
如是我聞
滿眼風光北固樓
茗窗清談
松盛
義勇軍進行曲
詠風多古意
萬法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