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琳,劉 平,徐文婷,密叢叢
(臨沂大學 化學化工學院,山東 臨沂 276000)
磁性納米粒子具有特殊的順磁性和低毒性特點[1-2],已被廣泛應用于磁共振成像、細胞分離、靶向給藥等領域[3-4]。 其中,鐵氧體磁性納米材料由于制備方法簡單、原料價廉易得,其合成與應用更是研究的熱點。 目前Fe3O4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主要包括共沉淀法[5-6]、多元醇法[7]、水熱法[8-9]和微乳液法[10]等。 上述方法都各有其優缺點,例如共沉淀法成本低、產量高,但產物純度低、粒徑大;水熱法的操作溫度高,有利于提高Fe3O4的磁性能,但是,由于反應在高溫高壓條件下進行,對設備的要求較高。 納米材料的粒徑直接影響其物理化學性質,為了滿足不同應用領域的要求,制備尺寸和性能可調的納米Fe3O4顆粒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建立一種簡單有效的合成方法,制備出粒徑小、分散均勻、磁性能優異的Fe3O4納米粒子,一直是該研究領域追求的目標。
本研究以巰基乙酸鐵為前軀體,用乙二醇為溶劑和還原劑,采用溶劑熱法進行Fe3O4納米粒子的合成。 對所得納米粒子的形貌、結構、磁性能等進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反應溫度、時間等因素對Fe3O4納米粒子磁性能的影響。
FeCl3·6H2O、NaOH、巰基乙酸、無水乙酸鈉、十二烷基苯磺酸鈉(SDS)、乙二醇、無水乙醇,以上試劑均為分析純,購自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沈陽)。
采用H-7650型透射電子顯微鏡(日本HITACHI公司,工作電壓100 kV)觀察產物的粒徑及形貌;采用X' Pert Pro MDP 衍射儀(PW3040/60,荷蘭PAnalytical 公司)表征產物的晶體結構;采用VSM7407振動樣品磁強計(美國Lake Shore公司)表征產物的磁學性質。
稱取2.7030 g (10 mmol) FeCl3·6H2O于250 mL三口燒瓶中,加入60 mL乙醇與其混合,升溫至75 ℃水浴條件下冷凝回流,加入30 mmol巰基乙酸,在磁力攪拌作用下緩慢加入含1.19 g(30 mmol)NaOH的乙醇溶液,反應1 h,將黃色懸濁液用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減壓抽濾洗滌2次,置于烘箱內12 h烘干,所得黃褐色粉末即為巰基乙酸鐵。
稱取0.2011 g 巰基乙酸鐵前驅體、0.5 g無水乙酸鈉于小燒杯中,加入30 mL乙二醇,超聲攪拌使均勻分散后,轉移至消化罐中,密封,加熱至設定溫度,反應一定時間后,將消化罐取出,倒掉上清液。 沉淀用丙酮洗滌數次后,置于紅外干燥箱中,干燥1 h,所得黑色粉末即為Fe3O4納米顆粒。
圖1所示為Fe3O4納米粒子的透射電鏡照片。 從圖中可以看出,合成的納米粒子為規則的球形顆粒,平均粒徑為6 nm左右。

圖1 Fe3O4納米粒子的透射電鏡照片Fig.1 TEM image of Fe3O4 nanoparticles
圖2所示為Fe3O4納米粒子的X-射線衍射譜圖(a)及標準譜圖(b)。 與標準譜圖相比,Fe3O4納米粒子的衍射峰與立方晶型(Cubic JCPDS編號 01-076-1849)標準譜圖的衍射峰匹配良好,表明所得產物為較純的立方晶體結構。 根據Fe3O4納米粒子的X-射線衍射譜圖,由德拜-希爾公式計算Fe3O4納米粒子的粒徑:
(1)
λ指X射線的波長(Cu kα, 1.5406 nm);K為常數,通常取0.89;θ為布拉格 (Bragg)衍射角;β為衍射峰的半峰寬。經計算,所合成Fe3O4納米粒子的粒徑為6.14 nm,與電鏡表征結果一致。

圖2 Fe3O4納米粒子的X-射線衍射圖(a)及標準譜圖(b)Fig.2 XRD pattern of Fe3O4 nanoparticles(a) and stardern pattern (b)
圖3所示為Fe3O4納米粒子的紅外光譜,從圖中可以看出,597 cm-1處為Fe-O鍵的特征吸收峰,在1632 cm-1和1338 cm-1處為羧酸根離子的吸收峰,表明反應后巰基乙酸分子仍以共價鍵合的形式結合在納米粒子表面,避免納米粒子的過度長大與聚集,起到控制粒徑和均勻分散的作用。

圖 3 Fe3O4納米粒子的紅外光譜Fig.3 IR spectra of · Fe3O4 nanoparticles
圖4所示為Fe3O4納米粒子的EDS能譜圖,從圖4可以看出,納米粒子中除含有Fe3O4的組成元素Fe和O元素外,還包含C、O、S等元素,這表明在Fe3O4納米粒子中含有巰基乙酸分子,與紅外表征結果一致。

圖 4 Fe3O4納米粒子的EDS能譜圖Fig.4 EDS of Fe3O4 nanoparticles
圖5所示為160 ℃下反應18 h所得Fe3O4納米粒子的磁滯回線,從圖中可以看出納米粒子的飽和磁化強度在33.51 emu/g左右,并且納米粒子的矯頑力為35.43 G,可以認為具有超順磁性。 將所合成Fe3O4納米粒子分散于水中,制成濃度為0.1 mg/mL的膠體溶液,并在外加磁場作用下進行成像,結果如圖6所示。 從圖中可以看出,Fe3O4納米粒子的親水性非常好,可在水中均勻分散;而施加外加磁場后,納米粒子迅速移向磁場一方,體現出納米粒子具有較強的磁性。

圖 5 Fe3O4納米粒子的磁滯回線表征Fig.5 Hysteresis loop of Fe3O4 nanoparticles

圖6 Fe3O4納米膠體溶液Fig.6 photograph of Fe3O4 nanoparticles colloid without
圖7所示為不同反應溫度下所合成Fe3O4納米粒子的磁滯回線,從圖中可以看出,隨著反應溫度的升高,Fe3O4納米粒子的飽和磁化強度逐漸增加。 這是因為溫度影響著反應的速率,溫度升高會增大反應速率,使反應加快,促進納米粒子的結晶過程,最終使納米粒子磁性增強。

圖7 不同溫度下合成Fe3O4納米粒子的磁滯回線(a)120 ℃;(b)160 ℃;(c)200 ℃Fig.7 Hysteresis loops of Fe3O4 nanoparticles synthesized at 120 ℃ (a), 160 ℃ (b) and 200 ℃ (c)
圖8所示為不同反應時間下所合成Fe3O4納米粒子的磁滯回線,從圖中可以看出,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Fe3O4納米粒子的飽和磁化強度逐漸增強。 這是因為反應時間延長使納米粒子的晶型趨于完善,因此磁性能也隨之增強。

圖8 不同時間下合成Fe3O4納米粒子的磁滯回線(a)12 h;(b)18 h;(c)28 hFig.8 Hysteresis loops of Fe3O4 nanoparticles synthesized with 12 h (a),18 h (b) and 28 h (c)
采用溶劑熱法,以巰基乙酸鐵為前驅體,利用乙二醇為溶劑和還原劑合成出Fe3O4納米粒子。 納米粒子為規則的球形顆粒,平均粒徑為6 nm左右,粒度分布均勻,飽和磁化強度最高可達39.26 emu/g,具有超順磁性。 條件優化實驗結果表明,提高反應溫度、延長反應時間均有利于增加納米粒子的飽和磁化強度,提高其磁性能。
[1] Zarei S,Niad M, Raanaei H.The removal of mercury ion pollution by using Fe3O4-nanocellulose: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s and DFT studies.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18,344(15):258-273.
[2] Carmona-Carmona A J,Palomino-Ovando M A,Hernández-Cristobal O,et al.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agnetic opal/Fe3O4colloidal crystal.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2017,462(15):6-11.
[3] Sun Z H,Zhou L H,Deng G J,et al.Tumor Targeting of Fluorescent Magnetic IR780-Fe3O4Nanoparticles with for Detection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2017,45(10):1427-1433.
[4] Abdullaeva Z,Kelgenbaeva Z,Nagaoka S,et al.Solvothermal Synthesis of Surface-Modified Graphene/C and Au-Fe3O4Nanomaterials for Antibacterial Applications. Materials Today:Proceedings,2017,4(7):7044-7052.
[5] 汪永麗,張遠欣.共沉淀法與水熱法制備磁性四氧化三鐵納米顆粒的比較研究.山東化工,2016,45(21):47-51.
[6] 馬文哲,錢雪峰,印 杰,等.空心超順磁性納米微球的制備與表征.無機材料學報(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2004,19(6):1407-1410.
[7] 汪永麗,焦林宏.改良多元醇法制備磁性Fe3O4納米顆粒.山東化工,2017,46(21):54-55.
[8] Li D,Jiang D L,Chen M,et al.An Easy Fabrication of Monodisperse Oleic Acid-Coated Fe3O4Nanoparticles.Mater Lett,2010,64:2462-2464.
[9] Zhao L J,Duan L F.Uniform Fe3O4Octahedra with Tunable Edge Length-Synthesis by a Facile Polyol Rout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Eur J Inorg Chem,2010,5635-5639.
[10] Zhou Z H,Wang J,Liu X,et al.J Mater Chem,2001,11(2):1704-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