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晶心

2018年1月20日,騰訊在上海萬象城開了第一家無人快閃店———We Life!
無人快閃店,有什么新玩法?
我們不說它“快閃”的經營模式,只開16天就撤,也不說它只提供平臺,不參與經營的方式,作為一名普通市民,我們只關注進到這樣的店里如何消費。
琢磨了一下,它簡直就是我們今天云生活的一個經典呈現。
進店前,顧客要用微信掃描店面的二維碼,綁定EasyGo小程序、開通免密支付后,就可以進店玩耍了!
每件商品的包裝上,都有磁性碼,上面有微信廣告、立減金、卡券等信息,這些都是來引誘你下單的。出口的“無人結算通道”,則有自動感應商品RFID標簽的機器,掃描二維碼后出現購物清單,支付后便可離店。
這不正是我們今天已經習以為常的“云消費”“云支付”嗎?只是我們走進大多數的商場和超市,是有人管理、操作的而已。
我們且來看一部微電影———
一個周末的上午,一個年輕人從睡夢中睜開了他的雙眼。他伸出手,在枕頭下摸出了手機。打開了微信,快速地瀏覽了一遍,該點贊的點贊,該評論的評論,然后自己也發了一條狀態:起床。然而,他并沒有從床上起來,而是又點開了一個閱讀APP,將昨夜沒有讀完的半章小說接著看完。
看看時間已近中午,年輕人又打開了一個美食APP,看著那些誘人的圖片,再三比較之下,終于為自己點好了午餐,結賬、留言:請于12點時送到,謝謝。
接著年輕人起來洗漱,手機還抓在手里,點開了一個英語APP,播放出一段英語新聞評論,才把手機放在一邊,拿起水杯和牙刷。
外賣很快送到了,年輕人眼睛對著手機屏幕,看完一部偵探電影,然后就到朋友圈里更新了一條動態:某電影三刷完。意思是這部電影他已經看了第三遍了。
順便再刷一下朋友圈,發現有不少朋友,尤其是那些有娃的朋友們都出門郊游了。此時正是春季,公園里姹紫嫣紅,花開正好,如果出門看看也是極好的,但是,沒有娃的年輕人想了想,還是算了。對,換季了,他要買些新衣服,點開購物APP,就在自己常去的幾家店很快看中了幾件衣服,同樣迅速下單、結賬,買衣服這么麻煩的事也很快地搞定了,年輕人充滿了成就感。
對了,前兩天剛剛關注了一個新主播,介紹的都是一些新游戲,不知道他今天帶來的是什么游戲,有什么玩法。打開直播平臺,進入那位主播的直播間,主播正在打了雞血般地介紹著他昨夜剛剛試玩過的一款游戲。這個主播的粉絲還不多,但年輕人覺得這樣很好,這說明他的眼光獨特。他不希望他關注的主播被太多人喜歡,那樣就顯得他的品位大眾化了。
兩個小時的直播似乎是眨眼間結束的,年輕人戀戀不舍地跟主播說再見,又打開一款音樂APP,放了一首自己喜歡的曲子。正在這時,朋友發來微信召喚他:快來我家,給你看個寶貝!什么寶貝呢,朋友就是不說。
于是,年輕人打開了一款打車APP,為自己叫了一輛車。他換好衣服,下了樓,車子已經在那兒等著了,他說了朋友家的地址,汽車直往那兒駛去……
迎接年輕人的會是什么寶貝呢?這是個謎,年輕人充滿期待。
這似乎也像我們今天的日常生活。當我們不帶現金,只帶手機出門,就可以搞定出行、購物、吃飯等很多事情的時候,一個小小習慣的改變,揭示的是我們的生活已經全面云端化!這變化里充滿了謎,卻又令人期待!
云生活,且耍一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