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佐詠
摘 要:由于營養是茶樹生長發育和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所以茶樹的營養狀況對實現茶葉高產優質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施肥則是為茶樹提供營養的一項關鍵技術,是影響茶葉產量、品質、土壤質量及其可持續利用最重要的農業措施之一。基于此,本文闡述了茶樹營養的主要特征,探討分析了施肥對茶樹高產優質的影響及其合理施肥。
關鍵詞:茶樹營養;特征;施肥;高產優質;影響;合理施肥
一、茶樹營養的主要特征
茶樹除種子萌發初期由子葉供給所需營養外,主要是通過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無機鹽類,而地上部分依靠葉片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碳水化合物。茶樹在每個生育階段均進行新陳代謝活動,因此施肥的持續可以為茶樹提供良好的營養條件,并最終影響茶的品質。茶樹在總發育周期和個體發育的不同階段,對營養元素的吸收有所側重,各生理年齡段對營養元素需求和吸收的量和種類都有不同,體現了茶樹營養吸收的階段性。茶樹在幼年期應該適當增施磷鉀肥,因為此時茶樹的營養器官生長旺盛,合成高于分解;茶樹在青壯年期需要增施大量的氮肥。在茶樹生長的旺盛期與相對休止期,又表現茶樹營養吸收集中性的特點。另外,茶樹對營養條件的適應范圍廣泛,表現在營養元素需求上的多樣性。
二、施肥對茶葉高產優質的影響分析
1、有機肥對茶葉高產優質的影響。有機肥能提高茶葉品質和產量,這已為生產實踐所驗證。但由于近年來化肥用量上升很快,而有機肥是一種遲效性肥料,短期的效果往往不及化肥快而明顯,因此也容易被人們所忽視。事實上有機肥是一種營養豐富,含有多一種常量和微量元素的肥料,能滿足茶樹各方面生長發育的需要,加上有機肥的培肥改土效果好,因此其對茶葉品質、產量的作用是任何化肥不可比擬的。據相關試驗結果表明,施有機肥比施無機肥的茶樹新梢中纖維素減少,新梢的成熟與硬化推遲,芽葉持嫩性好,從而使葉底柔軟,有機肥區與無機肥區相比,茶氨酸含量顯著增加。施有機肥尤其是餅肥和廄肥,能顯著提高茶多酚、兒茶素、咖啡堿、水浸出物等的含量。據相關研究數據分析,茶樹在冬季分別施用生物有機肥比不施肥處理提高次年春茶茶青產量23.5%。并且注重茶園秋冬有機肥能明顯提高春茶產量和品質。
2、氮肥對茶葉高產優質的影響。施用氮肥可以促進茶樹根系生長,使枝葉繁茂,同時促進茶樹對其他養分吸收,提高茶樹光合效率等。氮素供應充足時,茶樹發芽多,新梢生長快、節間長,葉片多,葉面積大,持嫩期延長,并能抑制生殖生長,從而提高鮮葉的產量和質量;同時增施氮肥能顯著提高茶葉中蛋白質和氨基酸的含量。以春茶為例,據相關研究分析,單施氮肥與不施肥相比,蛋白質提高20.5%,氨基酸增加1.12倍。這些成分的增加對提高綠茶品質,特別是提高湯色與鮮爽度具有重要作用。但對紅茶來說,在單施氮肥過多的情況下,水浸出物、茶多酚含量下降,因而降低了茶湯濃度。可見過多地單施氮肥,會使紅茶品質下降。若與磷、鉀肥適當配合,在一定范圍內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新梢的持嫩性,有利于提高茶葉品質。
3、磷肥對茶葉高產優質的影響分析。茶樹體內的磷主要以有機的形式存在,參與很多極其重要化合物的組成,對茶樹的生長發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茶樹體內的許多生理過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生長發育等都需有磷參與,尤其是體內的各種酶促反應和能量傳遞與磷素的關系很大。合理施用磷肥是提高茶葉產量和品質的重要措施。磷肥對提高茶葉品質的作用主要表現在香氣和滋味兩方面,而對葉底的關系并不密切。這是由于磷主要能促進茶樹根系發育,增強茶樹對養分的吸收,促進淀粉合成和提高葉綠素,從而提高茶葉中茶多酚、兒茶素、蛋白質和水浸出物的含量,較全面地提高茶葉品質。
4、鉀肥對茶葉高產優質的影響。鉀在茶樹體內的含量介于氮和磷之間,在茶樹體內主要呈離子態存在,并不參加有機物的組成,具有較強的移動性和被再利用能力。它主要是促進和調節各種生理活動過程,并參與許多酶促反應,增強茶樹的抗逆性。鉀是茶樹體內重要的營養元素,為茶樹生長發育必不可少。茶葉灰分中的鉀含量與茶的級別呈正相關,施鉀肥可提高茶葉中氨基酸、咖啡堿、茶多酚和水浸出物的含且,鉀與鎂肥配施可明顯提高橙花叔醇的含量。由此可見,提高茶樹體內的氮、磷、鉀等養分的累積水平是提高茶葉品質的重要物質基礎。
三、茶葉高產優質的合理施肥分析
1、以有機肥為主,有機肥與無機肥相結合。有機肥屬于全面性肥料,有機質含量豐富,且含有多種營養元素,是土壤有機質的重要來源。具有取材容易、積制簡便、營養全面、有機質豐富、肥效緩慢而持久的特點,對茶樹生長、提高茶葉產量和品質都有非常顯著作用,且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因此,施肥必須以有機肥為主。有機肥,對茶葉產量品質的提高是任何化肥所不可比擬的。我國茶園土壤又多為紅壤或黃壤,有機質含量少,茶園中增施有機肥不僅可改良土壤,還可解決某種元素的拮抗作用和微量元素缺乏。無機肥是速效肥,其肥效快,在茶樹生長與采摘旺盛季節,需要消耗大量的營養物質,往往出現某些元素不足,必須及時補充,才能滿足茶樹生長的正常需要。因此配施無機速效肥有時也是非常必要的。同時長期使用化肥易造成土壤扳結,破壞土壤結構,土壤有機質下降。因此,無機肥與有機肥配合施用,可以取長補短,肥效持續。在施肥中要以有機肥為主,在此基礎上根據不同地區茶葉生產的具體要求,確定是否配用速效性化肥及用量。
2、基肥與分期追肥相結合。基肥要施足,且以有機肥為主,配合以P.K肥為主的無機肥,在茶季結束時一次施用;追肥要施速效肥,目前以較高濃度的茶葉專用化肥為主,結合施用一些腐熟的人畜糞尿或漚堆腐熟的有機水肥,這樣才能滿足茶樹生育特性。基肥的目的在于恢復生機,增強茶樹的越冬抗寒能力,并使根部積累充足的養分,為次年春茶茶葉生育打下良好的物質基礎。追肥是根據茶樹不同時期的需要特點及時補給肥料,目的在于供應茶芽萌發和新梢生產所需的養分。由于追肥容易在土壤中淋溶流失、固定,因此必須分期進行,一般是結合茶園每輪的耕作或除草措施進行施用,盡量減少肥料的損失與浪費。
3、施用專用復合肥。茶樹在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不同生育階段對營養物質的需求是不同的。幼齡茶樹以培養健壯的枝條骨架、分布深廣的根系為目的,必須增加P,K元素的比例,以施用幼齡肥為主;處于長勢旺盛的壯年時期,為促進營養生長,提高鮮葉的產量,適當增加N素是必要的。不同茶類,其品質特征差異較大,如紅茶的品質特征是“紅湯紅葉”,滋味濃強,要求含有較高的多酚類含量;綠茶的品質特征是“清湯綠葉”,滋味鮮爽,要求含有較高的含N化合物,如氨基酸、蛋白質等。這些品質特征的形成與茶樹施肥有密切關系,因此必須施用適合不同茶類的專用肥,才能保證和提高茶葉品質。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現在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茶葉品質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茶園的施肥目標從“以量取勝”的策略向“以質取勝”過渡。同時茶樹有其特殊的營養規律,有必要研制茶樹專用肥,從而提高茶葉高產優質。
參考文獻:
[1]侯運和等.茶樹需肥規律及高效施肥技術[J].陜西農業科學,2014(08)
[2]宋衛.施肥對茶葉高產優質的影響分析[J].現代園藝,2016(05)
[3]陶湘輝.正確認識茶園轉化期間施肥管理的幾個問題[J].中國茶葉,2017(05)
[4]李發云.茶園配方施肥的應用與分析[J].四川農業科技,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