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晟儒 陳曉詩
摘 要: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術方法和相關作業(yè)程序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存在的裂縫問題始終是施工人員較為難以處理的難點,因此還要不斷吸取以往的教訓和經驗,找出致使裂縫頻發(fā)出現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科學的對策加以應對和解決,要徹底解決混凝土存在的裂縫問題,還要采取嚴格的管控措施進行監(jiān)督和管理,各項施工作業(yè)程序能夠按照要求開展,那么這類問題畢竟得到良好的控制和排除。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縫;原因;對策
引言
混凝土簡稱砼,在建筑工程建設期間使用較為普遍和頻繁,但是在混凝土結構表面以及內部由于種種原因出現的裂縫引起了施工人員的高度關注,都設法尋找和彌補存在的施工漏洞和缺陷,采取科學的管控舉措來防止再次發(fā)生開裂、塌陷等安全事故,裂縫的存在及成因分析是施工過程中關注的重點,只有不斷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才能最終確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
一、形成砼裂縫的主要原因
混凝土自身在固化期間會消耗掉內部的水分,如果遇到外部溫度差異變化的影響,那么就會加劇其收縮或者膨脹,導致結構內部過多承受了擠壓和拉伸,在反復不斷的作用應力之下就出現大面積的裂縫,而在混凝土結構的表面形成的裂縫主要是由于結構內部與接觸外界的表面結構的溫度存在很大的差異,內外之間就會形成應力作用,導致其表面出現裂縫,再加上混凝土內部存在的水泥在發(fā)生水化熱反應時更是加劇了溫度差異對結構性能的影響,最終導致結構強度和承載能力迅速下降。此外,由于在建筑工程中會經常使用模板作為支架體系的一部分,如果模板本身的強度不足,支撐力下降,那么就難以承擔起混凝土結構的支撐任務,就會造成沉降的異?,F象,結構內部就會出現裂縫,會從外而內延伸到結構深層之中,危害性很大。
二、混凝土裂縫危害分析
(一)威脅人們的安全
建筑工程中很多結構部件都是由混凝土為主要的基礎材料筑起的主體結構,一旦出現開裂和大面積的裂縫,那么就說明建筑結構的強度下降,會徒增安全隱患,引發(fā)安全事故,對于繼續(xù)施工的人員就造成安全威脅,很多坍塌和崩塌安全事故都是由于裂縫問題沒有得到及時解決而發(fā)生的。
(二)影響建筑防水
建筑工程的防水防滲工程是頗為重要的工程項目,要使建筑結構具備防水能力和抗?jié)B性能的關鍵就在于建筑構件的混凝土結構更為堅固和緊密,而存在的裂縫問題顯然不能達到防水防滲的標準要求。
(三)不利于耐久性
建筑構件和結構出現裂縫,會加大建筑物的安全風險事故發(fā)生幾率,而且內部的各種構件受到銹蝕等不良影響程度加深,降低了建筑物的使用壽命,也增加了維護和保養(yǎng)建筑物的成本費用。
三、混凝土裂縫相應的治理措施
(一)結構設計質量的控制
如果想進行準確的混凝土結構的設計,就應該先對施工現場的基本環(huán)境進行詳細的勘察。在結構設計中由于主要針對的是裂縫的控制,所以對混該盡量選用低中強度的混凝土,運用這種材料也可以避免裂縫受到溫度的不良影響。并且,在建筑面不規(guī)則的情況下,對凹角還可以采用布設暗梁或者雙向雙層配筋設計的方法來彌補這一缺陷,提高建筑面的規(guī)則性,這樣可以更好地提高建筑設計的科學合理性進而提高結構設計的質量。
(二)加強混凝土原材料質量控制
混凝土原材料是整個建筑工程的生命線,其質量的好壞也直接影響著建筑工程的質量。因此為了能夠減少混凝土裂縫出現的概率就要加強對原材料的質量控制。相關單位人員要按照規(guī)定要求進行原材料的選購和采買,并且在施工中對原材料進行科學的配比,合理控制水泥的質量和用料,最終保證原材料的質量符合建筑工程的各項要求。
(三)減少荷載
在工程的施工中,荷載問題引起次應力裂縫,伴隨著科學技術手段的不斷發(fā)展,應該在設計中注意避免次應力裂縫結構的變化。為了減少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縫的出現,就要首先明確裂縫產生的部位和裂縫的基本構造,以及有沒有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而且在混凝土的施工中,由于骨料容易下沉也會產生塑性收縮裂縫,為了避免其他施工對還沒有完成終凝的混凝土帶來沖擊振動,要在混凝土初凝至終凝前這段時間內進行二次壓抹處理。通常,在混凝土施工完成一天以后可以分批次的輕卸、輕放以及分散放置,第三天后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剛度,在新澆筑的表面鋪設舊木模板,減少對混凝土自身的荷載。
(四)控制干縮裂縫
關于混凝土的干縮裂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控制:首先,要選擇摻加粉煤灰、低熱水泥等受冷或者風干后收縮值相對較小的水泥作為原材料;其次,加強對水灰比的科學控制,適當使用減水劑,避免水量和灰量不合理而導致的干縮量的增加;再次,嚴格把控混凝土生產過程的用水量,以配合比為主要依據對用水量進行把控,避免超上限的問題出現;最后,要充分考慮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溫度和濕度差異,必要的時候可以采取覆蓋草席或者在混凝土中添加養(yǎng)護劑等措施對混凝土進行防護。
(五)加強塑性收縮裂縫防治
首先,在對混凝土材料進行選擇的時候,盡可能的選擇干縮量小的硅酸鹽水泥作為原材料;其次,嚴格控制原料的水灰比,為了增強混凝土的可塑性和沉降性,還可以適當的應用減水劑;再次,可以在混凝土的生產過程中將模板和底層侵泡在水中,以此來保證混凝土能夠達到均勻沉降;第四,為了保證混凝土表面濕度達到要求,可以利用濕潤的麻墊、草席、塑料膜等對混凝土表面進行保濕;注重混凝土的后期養(yǎng)護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有效的避免混凝土裂縫的產生。
(六)重視對混凝土的養(yǎng)護
混凝土養(yǎng)護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響著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因此做好混凝土的養(yǎng)護工作至關重要。內外溫差大、混凝土表面干燥是其出現裂縫的主要原因,所以在進行混凝土養(yǎng)護的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的對混凝土進行降溫和保濕。灑水養(yǎng)護是目前混凝土結構養(yǎng)護中應用最多的一種形式。在大體積混凝土養(yǎng)護的過程中,可以在混凝土內部埋設管道,通冷卻水降溫,還可以在拆模之后及時覆蓋濕麻袋和薄膜,有效的隔絕混凝土和外部環(huán)境的接觸。
結語
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混凝土裂縫問題十分常見。混凝土裂縫的產生不僅會影響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和實用性,更有甚者還會威脅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說,必須要對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找出控制裂縫的方法和措施,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建筑物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聶萬德.混凝土裂縫分析及控制措施[J].建筑知識,2017(03).
[2]惠小鵬.鋼筋混凝土裂縫的預防和控制[J].建筑知識,2017(03).
[3]張欣.混凝土結構施工中裂縫的成因及應對措施[J].江西建材,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