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雅可
蒼溪縣是“世界紅心獼猴桃原產地”,自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選育出世界首個紅心獼猴桃品種。通過近40年培育,獼猴桃產業已形成了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發展格局,成為蒼溪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更是脫貧致富奔康的重要產業。
“一個小小的獼猴桃,從栽種到銷售,環環相扣,每一個環節都不能輕視。”在蒼溪縣獼猴桃產業發展局局長辜錫泉看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保持獼猴桃產業持續發展的活力與競爭力,必須走“擴面、提質、增效”三管齊下的道路,以重栽重管、提升品質、拓展市場、做優品牌為著力點,在發展規劃、生產管理、市場營銷、科技研發等方面扎實下力。
陽春三月的蒼溪,除了盛放的梨花,起伏山間的成片獼猴桃果園也開始發芽吐綠,生機盎然,向辛勞的農民們預示新一年的好收成。陵江鎮陵江村五組的范華恩穿梭在自家3畝的獼猴桃園里,一絲不茍地按照農技人員的指示為獼猴桃樹施肥、防蟲,“去年鮮果賣了5萬多元,希望今年鮮果品質更好,賣價更高。”
像范華恩這樣過去靠種糧糊口,如今在家門口種上幾畝獼猴桃,人均純收入就上萬元的普通農民都是蒼溪獼猴桃產業成熟壯大的親歷者。據了解,目前蒼溪獼猴桃從業人員達到22萬人,獼猴桃種植面積38.5萬畝,年產獼猴桃鮮果12.6萬噸,綜合產值達40億元。在蒼溪縣的“十三五”規劃里,到2020年,獼猴桃種植面積將達50萬畝,年產量將達60萬噸,綜合產值將達100億元。
如何保證產業實現高品質的規模發展?從源頭入手是蒼溪發展獼猴桃產業的首要任務。為了保證品質,蒼溪縣專門成立了獼猴桃研究所,為全縣獼猴桃科學種植、技術更新等提供科技服務;為全縣獼猴桃種植鄉鎮配備專職技術員39個;建立獼猴桃標準化生產技術創新團隊1個,聘請國內副教授職稱以上的崗位專家5人,中級以上技術職稱15人。
三月以來,陵江鎮農業產業服務中心技術人員范波每天都泡在各個村的獼猴桃園里指導村民科學防蟲防病。“天氣轉暖,病毒開始活躍。潰瘍病是獼猴桃樹里的‘癌癥,且傳染性強,一旦感染要及時采取防控措施,把災害和損失降到最低程度。近年來隨著科學管理的普及,潰瘍病發生率明顯降低。”范波見證了蒼溪獼猴桃品質的飛躍提升,隨著各項科研成果的轉化運用,全縣獼猴桃產量大增,品質大大提升。”
不僅如此,蒼溪還嚴格按“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和歐盟標準進行生產,嚴把生產投入品管理,全縣建立了獼猴桃農資專賣店57個,與業主、種植戶建立了從生產到銷售環節全程質量可追溯體系。據悉,去年蒼溪紅心獼猴桃鮮果離園均價達每千克30元,價格是全國其他地區的兩倍。
去年8月29日,第三屆“中國·蒼溪紅心獼猴桃采摘節暨獼猴桃新零售高峰論壇”在蒼溪舉行,共吸引游客6000余人次,同步收看網絡直播達100萬人次。隨后,蒼溪紅心獼猴桃榮獲“2017中國國際商標品牌金獎”“2017全國十佳果品地標品牌”,入選全國“一縣一品”品牌扶貧行動……蒼溪紅心獼猴桃的國內外知名度再度提升,品牌效應不斷擴散。
鞏固和提升品牌,保障服務配套跟進,增強產業發展后勁,是當前蒼溪獼猴桃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我們正在做的,就是以品牌建設為抓手,開拓國際國內市場,進一步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實現產業提質升級。”辜錫泉介紹,一方面,全縣打造區域公共品牌,建成集“蒼溪紅心獼猴桃”和企業自主商標于一體的母子商標體系,依法打擊損害蒼溪紅心獼猴桃生態原產地域保護產品、國家馳名商標、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等品牌的侵權行為。同時,鼓勵企業在上海、廣州等大中城市建立30多家獼猴桃品牌旗艦店,構建蒼溪紅心獼猴桃直銷網絡。
另一方面,加強龍頭企業的引進與培育,以龍頭企業為承載點,探索實施了“政府引導、企業主導、農戶參與建基地”“業主開發、股份合作建基地”“企業、業主租賃土地建基地”等多種途徑推進蒼溪獼猴桃產業發展的新機制。四川華樸現代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蒼溪鮮果銷售規模最大的企業,目前已帶動全縣建成13個獼猴桃萬畝現代農業示范片,當地農民通過土地流轉、園區務工、利潤分紅、保底收購等途徑獲得收益,人均增收近3萬元。
此外,蒼溪全力圍繞紅心獼猴桃百億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建設,強勢推動獼猴桃種植銷售、加工物流、商貿旅游三產融合聯動發展。以廣元果王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為首的加工企業,已經開發出獼猴桃果醬、汁、酒、果脯、酵素、含片等30多種精深加工產品。這些產品不但入駐各大商超、電商平臺,也作為蒼溪開發的蒼溪紅心獼猴桃國家AAA旅游景區、休閑旅游觀光園、休閑農莊等旅游度假地的特色產品,備受游客青睞。
“到2020年,蒼溪將建成集倉儲、物流、集散、批發、加工、文化、旅游、信息發布等于一體的2000畝獼猴桃休閑、觀光產業園和風情小鎮,建成‘全國最大的獼猴桃加工基地‘中國紅心獼猴桃第一縣和‘世界紅心獼猴桃之都。”辜錫泉說。
通過這一宏偉目標,蒼溪向人們展示了紅心獼猴桃產業大有可為的美好前景。(責編:張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