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
摘 要: 預裝式變電站也就我們簡稱的“歐變”,是將高壓電器設備、變壓器、低壓電器設備等組合成緊湊型成套配電裝置,具有結構緊湊、運行安全可靠、維護方便、以及可移動等特點,廣泛用于各種用電場所,作配電系統中接受和分配電能之用。歐變設計人員經常要設計不同規格的歐變圖紙,遇到設計時間周期短,工作量大的主要問題,現探討利用Pro/ENGINEER三維參數化設計軟件建立三維參數化歐變模型,提高設計效率,降低設計人員的勞動強度。
關鍵詞: 歐變;結構設一、建立參數化的三維模型必須具備兩個基本的能力
1.首要條件是要熟悉歐變產品的結構,了解其使用功能,才能設計出適合自己使用的模型;
2.其次是除了能正常使用Pro/E三維軟件的常規功能外,還要熟悉Pro/E三維軟件的行為建模功能,才能充分發揮三維設計軟件參數化功能,其中必須掌握以下使用功能:
A. Pro/PROGRAM,Pro/ENGINEER 中的每一個模型都含一個列表,其中有主要設計步驟和編輯后可當程序用的參數。通過運行該程序,可按照新的設計規范改變模型。
B. Relations(關系),可用定義各種關系,進行各種運算,包括計算重量、面積、長度等功能;關系(也被稱為參數關系)是書寫在符號尺寸和參數之間的用戶定義的等式。這些關系可讓您通過定義特征或零件內的關系,或者組件元件中的關系來捕捉設計意圖。可使用關系按以下方式控制建模過程:
C. 零件特征建立,多使用拷貝,鏡像、陣列等命令提高建模的效率;
D. Skeleton(骨架零件),了解骨架零件的功能和使用,是Top-Down-Design的核心部分,它實際上是一個獨立的,不帶重量的,可以隨意建立各種定位如坐標、點、線、面等等的一個參考基準;
E. EXECUTE執行語句功能,能將上一層的設計參數準確向下傳遞執行,是從頂層向下建模的必要手段;
二、三維建模方式
1. 從最底層開始建立零部件,逐步裝配到最頂層。是最簡單的建模方式,修改不方便,不能進行參數化驅動,一般為初學者所用,是作為練習熟悉實用PRO/E軟件的一個的鍛煉手段,嚴格來說并不是一個真正三維模型。
2. 從產品的最頂層開始規劃,將每個部件空間位置定義,再將各個部件里面進行規劃,將下屬零部件定義,按此逐級定義到最頂層的零部件。此過程可通過骨架零件Skeleton.prt進行控制,也可通過Layout布局進行控制。從頂到底,整個產品進行整體規劃,做出來的三維模型在頂層修改參數進行模型驅動,方便修改,可做系列化的產品。
3. 從產品的中間部分開始設計建模,向兩頭進行擴展。
三、建模步驟
1.首先根據產品結構畫出產品結構樹狀圖,如圖1。
2.建立一個總裝配ob.asm,在其下建立一個骨架零件ob_skel.prt,此骨架零件為總體設計布置圖,可以不用太詳細,只是粗略的布局,以歐變外殼裝配為例進行說明。
圖1
3.在外殼裝配之下建立以下子三個子裝配,分別為ob_cover.asm(箱蓋),ob_bottom(底座)、ob_body(柜架)三個子裝配,每個子裝配下創建各自的骨架零件,各自骨架零件拷貝上一層的骨架零件的主要位置基準,其內部細節基準則在本骨架零件中創建。
4.重復第3步驟的方法,按“產品結構樹狀圖”搭建好產品模型的框架,這個過程是有規則的重復動作。
5.整個模型的框架搭建好后,在各自的位置建立零部件模型,是常規的操作了。
四 、建模注意事項
建模的過程就是設計思路的實現過程,是將設計規則寫進模型的過程,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項:
1.零部件模型一定要使用統一的模板和格式,統一單位,便于使用;
2.零部件模型的名稱要統一規劃,每個模型的名稱要有類別編號進行區分,防止重名;
3.所有零部件的內部的參數名稱命名要規范,便于不同設計人員進行修改編輯;
4.零部件模型的標準化程度要高,設計的零部件模型如果能在不同的產品上能使用,將提高建模不同產品模型的效率;
5.零件設計充分考慮加工的便捷性,不能把產品設計得難以加工;
6.設計上要考慮降低誤加工幾率,設計的零件對稱比不對稱要好,因外協加工廠家的水平參差不齊,等零件送到公司使用時發現出了問題,會影響產品交貨周期。
7.設計建模的過程就是一個模擬加工的的過程,會直觀地發現問題,及時更改設計方案,改進設計。
8.提取模型不相同部分,重點關注變化的地方,可以降低設計工作量。如開關的安裝部分由于不同廠家的開關的安裝尺寸不一樣,可以將此部分的安裝件作為一個部件進行整體替換。
五、建模中的使用技巧
1、同一類結構的部件做好一個完整的模型,包括二維圖,盡可能做到完整可以到直接出圖的程度,類似門、門框等零部件。可以通過外部拷貝改名生成新的零部件進行使用,降低設計強度;
2、各零部件模型名稱已經確定后,最好不要去更改,零部件可以外部進行替換,降低建模的工作量;
3、裝配基準最為重要,一般以裝配件或骨架零件中的基準為裝配基準,可有效防止因為基準丟失而引起的裝配失敗;
4、在開始規劃時,每個子裝配都需要帶有自身的骨架零件,已方便對模型的控制;
5、PRO/E的參數傳遞功能是三維建模必須要使用的一個功能
將每個層制的參數往下傳遞,準確表達設計者的設計意圖
6、對每個零部件進行定義,尺寸大小,零件特征的位置,減少出錯,將設計理念寫進零部件中,使設計更加規范,不會因為各設計人員的喜好而隨意變動
7、對基準的修改,重新定義基準,將基準前、后移動
六、三維參數化建模的優勢
1、派生新模型速度快,為產品設計系列化提供較好的基礎,設計效率會提高;
2、建模的過程實際是一個裝配的過程,基于實體的設計,非常直觀,可發現實際裝配中遇到的問題,所以設計錯誤會大幅度減少;
3、可以做到并行設計,各自設計各部分,最后對接,縮短設計周期,而不需要知道具體的接口尺寸,接到任務后就可以進行設計;
4、混合設計-----模塊化設計-----方便更換,模塊化設計,擴展性好,替換性好
七、三維模型的運算測試
三維建模建立好以后,要進行測試,以檢驗模型的參數驅動是否可行,為減少運行錯誤,可分階段進行運行測試,最后進行總測試發現問題,進行修改。
八 、結束語
零件建模的過程也是模擬加工的過程,如果能了解零件實際的加工過程,對模型的建立是十分重要的,這里的零件主要以鈑金件為主,了解鈑金的加工過程,如何沖孔,沖凸臺,切邊等過程;了解板材的相關信息,板材的大小,寬度,長度;了解外協廠的加工能力,數控設備能加工板材的大小,折彎機的加工能力,模具的規格數量,焊接設備的加工能力;.表面處理的能力,如自己有表面處理設備,加工周期將縮短;清楚以上工藝加工知識,將在設計人員建立實用三維模型提供非常有用的幫助。計;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