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琳
摘 要: 文章以12個物流節點城市為例 從4個層面構建了區域物流發展水平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采用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兩者相結合的方法,對區域物流發展狀況進行評價,并對評價結果作了定性的討論。
關鍵詞: 區域物流;因子分析;聚類分析
區域物流是圍繞著大、中城市的周邊經濟和范圍的,在輻射范圍內,實現物品的有效流動,將物流的功能有機結合在一起,以提升區域范圍內各城市的經濟水平和城市綜合競爭力。
區域物流涉及兩個層面,政府和企業。政府主要涉及到物流戰略規劃、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公共服務平臺的開發管理。企業主要涉及到具體物流活動的實施,保證物流效率、服務和成本。
在國內外,有許多專家學者對區域物流都有大量的研究。在國外,Taniguchiet(2000)在城市經濟和環境保護角度中對區域物流有了新的理論研究。而更多的研究是在企業資源的配置和政府在區域物流中,起到的宏觀作用Kouvelis 和 Meir J.Rosenblatt(2002)。
在國內,90年代才剛開始有區域物流的研究出現,最早是借鑒國外的政策和戰略對我們的促進作用,戴禾等(2002)對區域物流中的物流基礎設施的布局進行了研究,董千里《區域物流信息平臺與資源整合》(1998)、周恒(2003)對區域物流信息平臺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區域物流的發展,對積極推進區域經濟體系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1指標構建和數據采集
根據指標構建的原則,結合我國大中城市的經濟發展情況,以靜態、動態結合的,能反映區域物流質量的指標。文章以2016年12個地區統計年鑒數據為準,從4個層次,確立了12個二級指標。
一級指標四個:物流需求指標、物流供給指標、物流成本指標、物流效益指標。二級指標12個。其中物流需求指標有國民生產總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區域總貨運量;物流供給指標有區域總貨運周轉量、大型物流企業數量、專業物流企業數量;物流成本指標有貨物損耗費用、物流管理費用、第三方物流企業比例;物流效益指標有物流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物流企業盈利增長速度、物流企業利潤總額。
2實證分析
本文以經濟較為發達的12個城市,2016年統計數據為樣本,對各地區域物流的發展狀況進行實證研究。(注:數據資料來源于各城市的 2016年的統計年鑒和精訊數據,由于篇幅有限,數據資料在此省去。)
2.1因子分析
本文在檢驗因子分析法適用性時采用KMO和bartlett檢驗方法對因子分析法的適用性進行檢驗,檢驗后的相關系數矩陣絕對值均在0.5以上適合用因子分析法進行分析。
利用SPSS軟件對選取的指標進行分析, 提取的因子為特征值大于 1 的特征根的數目, 建立變量的相關系數矩陣, 并計算出相關矩陣的特征值與貢獻率.因此, 計算出的相關矩陣的特征值與貢獻率如表1所示.
表2表明變量相關系數矩陣有4個大于1的特征值7.456、3.275、2.315、1.123。若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標準提取公因子則取4個公因子它們包含的貢獻率占73.217%。表明表1中的4個一級指標可以作為4個公因子可以對區域物流發展狀況的總體水平進行描述。
將表1中的四個主因子建立因子得分模型,再將原始指標值代入因子得分模型得到每個樣本的主因子得分,見表2.
從區域物流綜合得分情況看,上海貨運周轉量大,在各產業中物流需求量最大;在物流供給情況中,得分最高,說明上海物流行業整體發展要領先于其他城市,物流供給能力最好;在物流投入中上海也是投入成本最高的城市。總體評價上海物流發展水平最高。
同時也看到在中、西部城市中,和上海的差距較大,但也有自身的優勢。如成都在物流企業數量上優于重慶、西安。但重慶臨江,在交通運輸水平上較高于其他西部城市。
3區域物流的聚類分析
本文采用聚類分析法將指標間的相近性將區域物流城市進行歸類。將前面主要因子的得分得到聚類分析的樣本矩陣,然后采用系統聚類的平均法進行聚類分析得到聚類樹形圖。(由于篇幅限制,樹形圖在此省略)
根據以上分析,本文將12個城市分為三類。
第一類包括:蘇州、杭州、廣州、深圳四個城市。代表我國區域物流較發達地區。
第二類包括:南京、重慶、武漢、成都、西安。代表我國區域物流相對欠發達地區。
第三類包括:上海、北京、天津三個直轄市。表明在全國區域物流中有重要地位,物流業發展水平處于全國領先。
4 結果分析
(1)西部和東部發達城市間物流水平差距較大,但西部城市在物流企業數量、物流效益上都有所增加。但區域物流的輻射能力還有限。因此,在西部城市中,應注重從發展自身區域位置和地理優勢發展多種運輸方式。
(2)在中西部四個城市中,重慶整體優勢比較明顯,其次是武漢。在這幾個城市中,應提升物流信息化程度。建設大型物流基礎設施、大力發展現代物流配送體系,提升資源利用率。
(3)中西部城市物流起步較晚,發展現代物流的觀念薄弱,國家應加強對重點物流聯系企業、重點物流項目的資金扶持,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加大物流行業的優惠范圍和力度。
參考文獻
[1] 魏修建, 解芳. 區域物流發展水平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 中國商界, 2008(12):61-62.
[2] 周泰, 王亞玲. 基于模糊物元的區域物流發展水平評價[J].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 2010(3):37-41.
[3] 殷輝, 張硯, 李道芳. 我國區域物流節點城市發展的統計評價分析[J]. 現代管理科學, 2011(3):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