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智虎
摘 要:為了了解農村初中學生目前對物理課的預習情況,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所在學校學生的物理課前預習情況做了調查研究。
關鍵詞:農村初中物理;課前預習;調查研究
一、調查目的
近幾年來,我縣農村學生數量急劇下降,農村學校辦學規模也發生著轉變。為了適應新的教育格局,我校近兩年一直在進行小班化教學模式的探索,每堂新課前都要印制導學案讓學生先預習再上課。為了了解學生目前對物理課的預習情況,課題組自編了學生問卷調查表,對本校八、九年級學生的課前預習現狀做一個調查。
二、調查對象與調查方式
1.調查對象
從本校八、九年級選了6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60張,收回率100%。
2.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本次采用的是問卷調查法,自編了《農村初中學生物理課前預習調查問卷》。
三、調查內容
調查涉及四個方面的問題:(1)學生對預習的認識和態度;(2)學生預習的主動性;(3)學生預習的方法;(4)影響課前有效預習的原因。
四、調查結果統計與分析
1.調查學生對預習的認識和態度
問卷內容、調查結果
(1)上新課之前,你會預習課本嗎?
A.會預習 44% B.有時會 52% C.不預習 6%
(2)你覺得課前預習對你學習新課有幫助嗎?
A.有幫助 92% B.沒有幫助 4% C.不知道 4%
調查發現:認為課前預習對自己學習新課有幫助的學生占到了92%,課前預習的學生占到94%,可見學生普遍都能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并且也能參與到課前的預習中。
2.調查學生預習的主動性
問卷內容、調查結果
(1)你完成預習作業需要用多長時間?
A.15分鐘 58% B.半個小 36% C.一個小時 6%
(2)你能按時完成課前預習作業嗎?
A.每次都能完成 48% B.有時候能完成46%
C.經常不能完成6%
(3)如果老師沒有布置或忘記布置預習時,你會?
A.自己主動預習 56% B.向老師詢問預習作業 18%
C.不預習 26%
調查發現:當問到“你能按時完成課前預習作業嗎?”,回答偶爾能完成預習的人數占到46%,不能完成的占3%。當問到“如果老師沒有布置或忘記布置預習時,你會怎樣做?”,回答向老師詢問預習作業的人數占18%,回答不預習的占26%。說明仍有一些學生沒有養成課前主動預習的習慣,需要在老師的強制下執行,這對學生學習是非常不利的。
3.調查學生預習的方法
問卷內容、調查結果
你完成老師布置的預習作業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你是怎么做的?
A.直接跳過 22% B.做記號,上課時認真 38%
C.請教別人或查閱資料 40%
調查中問到“你完成老師布置的預習作業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你是怎樣做的?”時,選擇直接跳過去的占22%,把遇到的問題做上記號的占38%,請教別人或查資料的占40%。說明不同層次的學生在預習中采用的方法不盡相同,自我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深度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當問到“你是怎樣預習物理的?”。學生要么不回答,要么認為看看書就完成了預習。
4.調查影響學生課前有效預習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問卷內容、調查結果
(1)當前你認為,使你不能按時完成課前預習的主要原因是?
A.課后作業太多,沒有時間 60% B.不知道預習什么 14% C.老師沒有布置預習作業 14% D.預習作業太難了,我不會 6% E.老師對我們的預習作業不檢查 0% F.其他原因:18%
(2)(多選)為了能夠更有效地完成課前預習,請你提出合理的建議?
A.課后作業少一點,多留一些課前預習的時間 62% B.希望老師給予指導 44% C.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多一些 60% D.布置具體的預習作業 36% E.希望老師對我的預習有好的評價 12% F.其他:8%
問卷從預習時間、預習作業、預習是否需要幫助、預習的評價等方面對學生調查詢問,60%以上的學生認為沒有預習時間,希望課后作業少一些,留給他們自主預習的時間多一些。40%的學生要求老師布置具體的預習作業,希望得到老師的指導。
五、調查結論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學生的課前預習存在以下幾點問題值得我們重點關注。
1.學生沒有課前預習的時間
學生課后的作業量較多,特別是初三畢業班的學生,科目多,作業量大,如果再給學生布置課前預習作業,學生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完成課前預習。
2.學生沒有養成自覺預習的習慣
對于課前預習有較大一部分學生把它當作老師布置的任務被動地完成,甚至有的學生老師不布置預習作業他就不預習。總之,學生對預習不夠積極主動,還需要老師加強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
3.學生沒有掌握科學的預習方法
學生預習的內容偏重基礎性知識的掌握,只知道概念、實驗結論和物理定律,而對概率、結論的內容不理解,對概率、結論的形成過程不加追問,總是希望得到教師的幫助或借助于資料??傊?,學生課前預習的內容及方法還是處于淺層次階段。
4.不善于思考,提不出問題
學生對預習過程不夠重視,方法單一,不科學,結果在課堂上抓不住重點。更嚴重的是學生在預習時幾乎不能發現問題,而沒有疑問的學生是沒有創新意識的,他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這種被動的學習方式很難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5.學生個體的差異性較大
學生由于學習基礎、智力發育、思維的發展等因素各不相同,所以對相同問題的認識和理解不同,對待問題的態度也有很大的差異。預習作業如何布置?怎樣評價?也應該引起教師的重視。
參考文獻:
[1]崔允漷.有效教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美]黒爾,[美]斯蒂.學生為中心的課堂討論[M].劉雅,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