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在成長與發展的過程中,小學階段的教育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人才培養的關鍵階段。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往往使用填鴨式的方法,將知識強制被動地灌輸給學生,更加側重于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沒有發揮新課標要求的素質教育理念,更沒有重視情感教育的貫穿。情感教育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發展不可缺少的一環。就人教版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提出幾點看法,和大家一起探討。
關鍵詞:情感教育;策略;感化
一、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情感是態度這一整體中的一部分,它與態度中的內向感受、意向具有協調一致性,是態度在生理上一種較復雜而又穩定的生理評價和體驗。情感包括道德感和價值感兩個方面,具體表現為愛情、幸福、仇恨、厭惡、美感等。情感教育對小學生將來的學習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也是小學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階段的學生還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情感,所以,教師就要對其進行適當的干預和合理的引導,逐步培養正確的情感和自信的心理,使之能夠對相關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在與教師的情感交流過程中,在思想層面就能夠實現共鳴,因而,教師可以更容易掌握學生的情感狀態,和學生進行更深入的交流,這種交流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小學情感教育是目前新課標倡導的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學生學習的知識不能只限制在課堂上和書本上的內容,更應該擴大知識面。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很多情感教育的材料,教師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學生的不同心理特點和年齡進行針對性教學。
二、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體現
運用情感教育可以引發小學生的相應感情,使學生對語文教學內容激發強烈的興趣,在教學中也不單單是被動接受的狀態,而是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小學階段的情感教育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親情、友情、師生情。
親情是情感教育的首要內容。親情特指親屬之間的那種特殊的感情,不管對方怎樣也會愛對方,無論貧窮或富有,無論健康或疾病,甚至無論善惡。它有兩個特點:一是互相的,不是專一的;二是立體的,不能是單方面的。“親情”重在“情”字,無血緣關系也可以有親情;有血緣關系也不一定有親情。真正的愛才是親情,它是人間最美的一種情感。親情無任何限制:若感情好可以情同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學會愛自己、愛別人。
友情是伴隨人一生成長和發展,可以為人提供無限能量的情感。友情表示“無緣之慈悲”,無緣即無條件之意。無條件之友情,即是世間超越血緣、地緣,超越家園與國家,超越骨肉血親之愛,超越國別地域之愛,對所有人皆可平等奉獻、交流無條件之友情,這即是友情的奇特之處。友情教育要讓學生懂得相互關愛,學會分享。
最后是師生情教育。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其內容在德育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這就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的感情,使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深厚的師生情。縱觀我國目前小學狀況,對于情感教育的水平不是很樂觀,這主要是由于教師的整體觀念比較滯后,高效的教育手段相對貧乏,所以,新課標下教師一定要重視小學語文教育的情感教學,也要通過情感教育提高語文課程的教學成績。
三、小學語文的情感教育策略
1.創設特定的教學氛圍
情感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能隨意開展,而是需要在具體的氣氛中進行,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創設。在特定的氛圍和環境中,學生的情感才能被相應氣氛感染,從而更容易被教師引導情感發展。小學語文的情感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要將相關的情感教學和教材中的知識點相互融合,而且要深入發掘教材中某些角色的思想感情,甚至可以升華為學生親身體驗。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更多更自然的形體語言,比如眼神、手勢、面部表情,讓學生更默契地融入情感教學中。
2.教學方法多樣化
對于小學情感教育,教師要想方設法豐富教學手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語文教師在施教過程中,要特別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引導。教師在進行情感教育時,不要讓學生的視野只局限在課堂內,要在教學中開展多樣的活動,如開展各種競賽,展開辯論會或者讀書會。通過多樣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自身的表達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也可以通過這些方法,更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促進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
教師也可以在秋天帶領學生進行秋游或采風,或者表演歌舞劇、民族舞蹈等課下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讓學生在這些有意義的課外活動中培養興趣,其情感能力就會潛移默化地得到升華。
3.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平臺
師生間的積極情感有助于解決學生多方面的心理健康問題,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而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師生間積極情感的土壤,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情感基礎。良好師生關系以指導思想正確,師生心理相容性好,師生關系中的感染、陶冶功能得到充分運用為標志。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的關鍵在于教師。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注意通過各種方式來構建民主和諧的師生人際關系、理解信任的師生情感關系、交往互動的師生教學關系,這樣,教師才能自然而然地走進學生的心靈,而他們也樂于主動向教師敞開心扉,使教育之舟漂泊在知識的海洋上,以情感為風帆,更加順利地載著學生健康成長,駛入成功的港灣。
總之,情感教育是小學生情感發展的基礎,小學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學生的情感教育,不能照本宣科、敷衍了事。教師都知道,教無定法,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也不能搞一刀切。當前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的情感教學,要能夠通過營造學習氛圍、豐富教學手段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基礎上對學生的情感進行針對性培養,進而實現新課標下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作者簡介:高祥山,甘肅省古浪縣黃花灘僑心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 小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