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芳
墨子曾說:“人性如素絲,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固染不可不慎也。”揭示了環境對人的巨大影響作用。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尤其是幼小中階段的家庭教育,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敗的家教造就失敗的孩子,所以說父母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導師和助手,對于孩子的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我們大多家長總認為:孩子交到學校,就是老師的責任。其實無論多好的老師,都無法替代父母的位置!老師是傳道授業解惑者,家長卻是孩子一生的影響者。一個人自呱呱墜地腹中空空到會說會跑成才成功,無不與父母息息相關。幼兒時連父母的說話、走路、神態姿勢都急于模仿,等到大一些,則更受父母的思想行為、處事方法及三觀等多方面的影響。老師或許能影響你三五年,但家長的影響力卻是一輩子的!其言行無論好壞,對子女的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點點滴滴的、深遠的,當然也是刻骨銘心的。
撒切爾一度是叱咤英國政壇的風云人物。但她總忙于政治活動而疏忽家庭教育,甚至教子無方,最終成了英國媒體公認的“母慈子敗”的案例,晚年承受著無限的孤獨和悲哀,飽受著精神和身體上的雙重折磨。然而撒切爾這令人唏噓的凄涼又怨得了誰呢?家怎么能夠是像她說的沒事可做的地方?香港富豪李嘉誠說: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人在年輕的時候,千萬不要借口工作忙而忽略對孩子的教育,在年老的時候,一切榮華富貴都是過眼煙云。一個不成器的孩子,就是一個隱形致命殺手,足以讓你晚景慘淡。我們總在說忙忙忙,但孩子的教育其實更刻不容緩。最近網上一篇小學生作文《爸爸看手機》引人沉思:手機可50年如一日陪你,和孩子親昵時光卻會一去不復返!高品質親子關系需要父母高品質的陪伴:或讀書或游戲,或唱歌或爬山,心無旁騖,義無反顧。在孩子求學道路上,聰明睿智的家長總是和老師肩并肩:密切配合,高度重視,高度支持,家校合力,給其力量,幫其成長,促其進步,助其成功,即便自己壓力與無奈并存!
孩子和母親的關系是否和諧,會影響其以后的婚姻是否幸福;和父親的關系是否和諧,會影響其未來的事業是否有成。若母親對孩子照顧太事無巨細,往往會適得其反:或懶惰依賴或薄情寡義,或少擔缺責或脆弱敏感。人生難免挫折,總為其遮風擋雨,一旦其獨自面對就很可能狀況百出。近年常有青少年因一點兒瑣事就自殺的事情發生,大多都和缺少挫折教育有直接關系。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是孩子能否成為獨立的人,而父親則是塑造孩子對人生的看法,關系到人格的形成的人。所以說在家教中父母親各司其職,誰都不可或缺。單親家庭的孩子更易出問題正因此理。我們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袖手旁觀,不做包辦一切的媽,也不做啥都不管的爹。若確因種種原因不能有更多時間親自陪伴,也應注重對孩子的精神陪伴和交流。父母恩愛,家庭和諧,在充滿愛的環境里成長的孩子,一定比家庭不健全或終日吵鬧的家庭里成長的孩子,心里要陽光許多!
主持人董卿說,你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你就做什么樣的人!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榜樣,父母應處處做好孩子的表率。未成年孩子可塑性很強,跟父母接觸時候最長,受父母影響也最大,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尤其是孩子的好習慣、好品質、好興趣、好心態,頑強的意志和長久的幸福感,更來自于父母的精心培養。古代曾子殺豬、孟母三遷等故事,都是我們現代人應該學習的典范。大凡成功成才者,都有一個具有良好教育氛圍的家庭。
其實,在咱們中國人根深蒂固的觀念里,最大的家庭資產就是家教和門風,就是辨是非,知好歹。只不過這些年我們迷失了而已。我們的先人們雖多不能識文斷字但卻通情達理。多數人的家教和門風就是教孩子厚道做人、勤儉持家,守著農民的本分不能辱沒祖先。孩子的心靈是塊奇怪的土地,播什么種子,就會收獲什么果實!家庭教育是基礎教育,也是主導教育,家庭最初灌輸的是非觀念,善惡標準,為人處世原則,會給孩子深入骨髓的影響。因此我們應將家教傳統與新時期的生活相結合來教育我們的孩子。
近來人們更多地在談論教養,那么何為教養?俞敏洪先生說,“教養就是當你走到一群人中間,你的行為恰當得體,讓人感到禮貌和愉悅。”我認為這個定義很貼切很合時宜!父母的修養,孩子的教養。金錢可以買回諂媚,但是教養可以贏得尊重。為人父母的終極使命,是培養出適應社會的孩子,因此我們最終能留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不僅僅是一張存折、一輛車子或者一張房產證,而應該是孩子立足社會的教養。
我們的孩子,是整個家庭的希望,也是社會未來的主人,他們繼往開來,任重而道遠。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遠是我們最重要的事業。“既生之,則育之。”我們對子女不僅有“養”的責任,更有“教”的義務。“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長遠”,莫言說,優秀的孩子,浸透著父母的汗水!我們應該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在不斷反省自身的同時,的的確確做好孩子的榜樣: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身體力行首先做到,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孩子、影響孩子。優秀的孩子多是優質教育的結果,而成功的父母親,不是天生的,都是不斷學習努力提高的結果。
要使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我們就需要探索教育的奧秘,構建良好和諧的家教氛圍,時刻把握教育時機,找到真正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使我們的家教成為滋潤孩子心田的潺潺不竭之泉。唯有這樣才能獲得家庭教育的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