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學生興趣發展的必要途徑,美術興趣班是學校中最常見的課外教學形式。興趣班的課程不應只是單一的教學,應該盡量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單一中創造性地穿插各種元素或者轉變風格。以漫畫社團為例,從發展性的教學計劃、發展性的四格漫畫、發展性的漫畫攝影三個方面分析了發展性思維在興趣班課程中的應用。
關鍵詞:美術興趣班;發展性思維;發展性課程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美術學習的基礎和必要條件,而保持住這份來之不易的“興趣”就是美術興趣班可持續性發展的關鍵所在。那么,如何運用發展性思維來實現興趣的延續呢?要從課程內容的發展性設計來談一談興趣班中的發展性思維。
一、發展性的教學計劃
以我的漫畫興趣班為例,開班之初,我的課程設計僅僅是從漫畫技巧的角度出發,逐步講解漫畫人物的表情與動作,再延伸到場景的構建、涂色的方法,下面就是第一學期的教學計劃。經過這樣的分階段練習,孩子們基本掌握了繪畫的關鍵,不到3個月時間,已經可以獨立臨摹或者創作出符合要求的單幅作品。
第一章:臉部繪畫課程(1~3周)
第一周(6課時)
單幅、黑白漫畫
1.頭部輪廓(圓和叉)的基礎
2.畫臉的順序
3.五官的基本塑造一:寫實性五官的繪制
第二周(6課時)
4.五官的基本塑造二:漫畫五官的繪制
5.刻畫個性化的五官
6.個性化的臉龐
第三周(6課時)
7.生動的表情(喜怒哀樂的變化)
8.發型的變化
9.描繪各種各樣的臉
第二章:身體繪畫課程(4~5周)
第四周(6課時)
單幅、單色漫畫
10.掌握人物的身體比例
11.人物上半身的正面(女孩)
12.人物上半身的正面(男孩)
第五周(6課時)
單幅、彩色漫畫
13.人物上半身的側面(男孩)
14.人物上半身的側面(女孩)
15.俯、仰視角度下的人物(Q版)
第三章:角色繪畫課程(6~7周)
第六周(6課時)
16.表現人物著裝的技巧
17.標準優等生角色
18.運動男孩型角色
第七周(6課時)
19.可愛型人物角色
20.帥氣男孩人物角色
21.美麗女孩人物角色
二、發展性的四格漫畫
但就在這個時候,興趣班的發展遇到了瓶頸,大部分參加興趣班的同學,平時就喜愛臨摹漫畫作品,后期的人物訓練對他們而言就有些重復和乏味了,我也明顯感覺到大家的學習熱情沒有最初那么高漲,因此我開始思考怎樣讓課程的內容更好地發展下去。如果直接開始繪制連環漫畫,以孩子們的能力似乎為時過早,所以我將目光鎖定在了簡單又有趣的四格漫畫創作上。
四格漫畫雖然篇幅有限,但是卻充滿了智慧與創意,畫面視角主要是平視,角色也多是Q版形象,對孩子來說,重點培養的不再是繪畫技巧,而是如何合理地將起、承、轉、結分布在4個小小的格子內,并且最終能夠逗人發笑或是引人深思。這樣一來,孩子們的興趣重新被激發了起來,他們分組分工,專注于收集有趣的笑話、故事,然后像一個個小導演一樣探討視角、近景或遠景的不同效果,以及如何讓最后一格更有趣,是選擇夸張的表情還是搭配獨特的對話框或背景。就這樣,將近一學期的時間,他們創作出了大量有趣生動的四格作品。這些作品來源于他們自己的生活,表現的也是他們身邊熟悉的人物,所以創作的過程格外快樂,欣賞別人的作品也是樂趣無窮,如圖1就是他們創作的一些四格漫畫作品。
三、發展性的漫畫攝影
第二學期的四格漫畫進行得非常順利,我也在這次的訓練中發現孩子們的想象力其實非常豐富,視角也和成年人完全不同,因此我又開始著力于改進我們的課程,希望將其他的創作形式融入進來。偶然間,我發現攝影和漫畫的結合能碰撞出非常有趣的創意火花,于是第三學期我們的課程就設定為“漫畫攝影”。漫畫攝影其實最初來源于網絡上的一些零散作品,并沒有形成教學體系,所以我結合了學校的習慣教育,讓孩子們利用手勢的隱喻完成一系列帶有宣傳教育意義的漫畫作品,如圖2所示。大家第一次將自己的所學融入到校園文化宣傳中,看著自己的作品被做成大幅海報張貼在校園里,創作熱情更高了,我的興趣班也從單純的技巧訓練逐漸過渡到實踐應用中來。
興趣班發展到這里,我發現學習的重點已然轉移到創意思維的發展上來了,而漫畫攝影的題材也不僅僅只局限在習慣漫畫中,因此在第四學期的興趣班中,我將教學內容繼續拓展下去。我發現網絡上有許多創作達人能夠將各種食品或者生活用品融入漫畫中來,再結合攝影,就能夠將生活中不起眼的小物件變成一幅幅獨具創意的大作品。我也將這樣的創作理念傳達給了孩子們,出乎意料地,他們給我帶來了許許多多的驚喜。
參考文獻:
[1]鄭麗媛.試論少兒美術興趣班的培養[J].報刊薈萃,2017(11).
[2]蘭涵.美術教學中的創新思維能力應用研究[J].大眾文藝,2012(19).
[3]譚娟.發散思維能力培養在兒童美術教育中的重要性[J].明日風尚,2016(19).
作者簡介:詹慧娟(1985—),女,江蘇南京人,小學一級,從事小學美術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