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肇慶市華佗醫院中醫內科,廣東 肇慶 526040
痤瘡屬于慢性炎癥性皮膚病[1],在青春期男女中多發,其患病率較高,為86.90%,在顏面部和胸背部多發,會出現丘疹、粉刺、結節、囊腫等情況[2],若未及時采取恰當的治療,會出現坑點狀瘢痕以及色素沉著的情況,對患者的容貌、心理健康、社交產生極大的影響。常規的西醫治療效果達不到預期,且復發率較高[3]。筆者給予中醫治療,擇取我院收治的青春期痤瘡患者80例開展本次研究,旨在觀察加味甘露消毒丹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青春期痤瘡患者8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男11例,女29例;年齡15~20歲,平均年齡(17.30±2.11)歲;病程6個月至5年,平均病程(3.08±1.17)年;其中Ⅱ級19例,Ⅲ級21例;尋常性痤瘡17例,膿皰性15例,囊腫性6例,黑頭粉刺2例。觀察組,男12例,女28例;年齡15~9歲,平均年齡(17.25±2.01)歲;病程6個月至6年,平均病程(3.02±1.11)年;其中Ⅱ級18例,Ⅲ級22例,尋常性痤瘡19例,膿皰性14例,囊腫性5例,黑頭粉刺2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痤瘡程度均Ⅱ~Ⅲ級;西醫診斷標準、中醫診斷標準分別為《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中西醫結合臨床皮膚性病學》[5];中醫辨證分型為濕熱證。
排除標準:因化學物質或藥物所致的痤瘡;近期內使用過相關治療藥物的患者;處于特殊時期(妊娠期、哺乳期)的患者;過敏體質的患者。
1.2方法
1.2.1對照組給予維胺酯膠囊(生產單位:山東良福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3137;25mg)口服,每次50mg,2次/d。另外在早晚潔面后,在患處均勻涂抹維胺酯維E乳膏(生產單位:浙江都邦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2413;20g:60mg),連續治療14 d。
1.2.2觀察組在予以對照組相同飲食、生活等方面指導的同時予以加味甘露消毒丹治療。藥用:甘草5 g, 通草6 g,連翹10 g,藿香10 g,黃芩10 g,石菖蒲10g,白豆蔻10 g,薄荷10 g,茵陳10 g,金銀花10 g,蒲公英15 g,浙貝母15 g,滑石30 g。辨證施治,對于濕偏重的患者,加用白扁豆、茯苓各15 g,薏苡仁30 g;熱偏重者,加梔子、黃連各10g,野菊花15g。水煎取汁,每天1劑,在早晨和晚餐后溫服,留湯劑少許,將干面膜紙置于其中浸泡,在浸濕后敷于臉上,待面膜紙干燥后,將其撕下并洗凈臉部,2次/d,連續治療時間為14 d。
1.3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①觀察兩組治療效果。判定標準[6]:在治療后,患者的皮損消退超過90%以上和自覺癥狀消失,無色素沉著斑殘留為治愈;皮素消退區間為60%~89%,且自覺癥狀顯著減輕;皮損消退區間為20%~59%,且自覺癥狀稍有改善為有效;皮損消退(不足20%)及自覺癥狀在治療后均未較大改變為未愈。總有效率為治愈率,顯效率及有效率之和。②以中華醫學美學與美容分會皮膚學組制定的尋常痤瘡嚴重程度分級和療效判定標準[7]為參照,痤瘡嚴重程度為輕度、中度、重度三度,共9級。輕度(1~3級):1級為粉刺、丘疹、膿瘡在—側面部的個數少于25個;2級為26~50個;3級為21~75個。中度(4~6級):4級為76~100個;5級超過100個;6級為伴有1~2個結節或囊腫。重度(7~9級):7級為伴有3~5個結節或囊腫;8級為伴有6個以上結節或囊腫;9級為結節、囊腫伴肥厚性瘢痕或竇道。治療前一級一分;治療后若是分值為0分則表明痤瘡消失。③計算兩組中醫癥候積分:大便情況:0分為大便通暢,1次/日;5分為大便偏干,1~2d 1次;10分為大便干燥,2~3d 1次;15分為大便很干燥,超過4 d 1次。心煩失眠:0分為無此種情況;5分為偶爾出現,未對生活造成影響;10分為較多,影響生活和工作;15分為經常出現,嚴重影響睡眠和生活。口干咽燥:0分為無此種情況;5分為偶爾出現,未對生活造成影響;10分為呈階段性發生,通過飲水可得到緩解;15分為常出現,飲水量增加明顯,對生活造成影響。分值區間為0~45分,取3次評估的平均值,分值越低越好。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00%,與對照組77.5%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兩組病情嚴重程度比較 觀察組病情嚴重程度較對照組更輕,輕度例數更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病情嚴重程度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兩組中醫癥候積分比較兩組治療前中醫癥候積分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均較治療前改善明顯(P<0.05),且數據對比觀察組治療后的分值更低(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中醫癥候積分比較 (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青春期痤瘡發生的原因在于青春期男女體內雄激素的增多導致皮脂分泌增加、皮膚毛囊管腔大量細菌繁殖,其均會導致毛囊壁上皮細胞受到痤瘡棒狀桿菌侵襲,向真皮層入侵,因此出現炎性反應,隨著炎性反應的加強,炎癥部位會出現膿皰或丘疹,其逐漸向結節、囊腫進展[8]。
中醫認為痤瘡是由濕熱阻于皮膚所引起的,因此認為治療青春期痤瘡應對心肝脾胃腎等臟器進行有效調節,辨證分型,從多個方面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法。維胺酯膠囊及維胺酯維E乳膏的使用能夠將成熟粉刺清除,抗角化作用和抑制微粉刺的效果較好,但是可能出現脫屑、皮膚燒灼、腸胃不適等不良反應[9]。
甘露消毒丹治療青春期痤瘡能夠根據此病的病因病機進行辨證治療,方中連翹、黃芩以及薄荷具有清熱宣肺之功效;浙貝母可化痰祛濕;石菖蒲、白豆蔻和藿香可化濕止癢;茵陳、通草以及滑石可清熱下行;甘草可調和諸藥,蒲公英和金銀花可清熱解毒、消炎涼血[10]。諸藥配伍可以起到清肺熱、健脾祛濕、解毒消腫、活血散結的作用。甘露消毒丹還能夠對皮膚淺表血管產生刺激,有助于血液循環,可縮小毛孔,促使皮脂的溢出減少[11],能夠使患者的痤瘡盡快消失和皮損消退,不良反應輕微。
本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青春期痤瘡患者的臨床效果與對照組相比更具優勢(P<0.05);觀察組的中醫癥候積分更低(P<0.05),表明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明顯;觀察組的病情嚴重程度更輕(P<0.05),表明甘露消毒丹能快速改善患者的病情。
綜上所述,加味甘露消毒丹適合應用在青春期痤瘡的治療中,效果確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李琳.甘露消毒丹治療濕熱型尋常型痤瘡驗案兩則[J].中國民間療法,2013,21(12):42-43.
[2]鄧志峰,楊明杰.慢性咽炎采用甘露消毒丹加味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J].光明中醫,2015,30(12):2583-2584.
[3]李文龍,何海龍,黃智兼.中醫內外結合治療青春期痤瘡療效觀察[J].山西中醫,2017,33(3):28-29.
[4]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
[5]范瑞強,廖元興.中西醫結合臨床皮膚性病學[M].廣州:廣東世界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3.
[6]彭憲文.丹參酮聯合中藥制劑治療青春期痤瘡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14):180-181.
[7]楊柳.一種治療肺經風熱型痤瘡的藥物:CN,CN 102125618 B[P].2012.
[8]高尚璞,楊芮姍,李詠梅,等.養陰清肺方治療女性青春期痤瘡33例臨床觀察[J].中醫雜志,2013,28(2):134-137.
[9]陳璐,閆小寧.淺談甘露消毒丹臨床用于皮膚病的概況[C].//2013中華中醫藥學會皮膚病分會第十次學術交流大會暨湖南省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第八次學術交流大會論文匯編.2013.
[10]王健.甘露消毒丹在內科雜病中的應用思路與體會[J].山西中醫學院學報,2014,15(4):66-67.
[11]王健,鄧立香.從三焦氣機的升降理論探討甘露消毒丹證治[J].中國民間療法,2014,2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