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娜
乘車、坐船或乘坐飛機時,很多人會出現頭暈、乏力、頻打呵欠、面色蒼白、出冷汗、惡心、嘔吐不止等癥狀,通常要休息好幾天才能恢復精神。醫學上稱為暈動癥、運動病,也就是人們俗稱的暈車、暈船、暈機。以前外出的人主要是工作、求學、探親,青壯年為主,現在條件好了,老年人、孩子外出旅游的越來越多。雖然運動病各種年齡都會發生,但是老人、孩子發病嚴重程度會更厲害一些。旅游外出的本來目的是開心,但暈動癥讓人遭受痛苦、破壞心情,所以學會預防暈動癥就很有意義。
產生運動癥的主要原因是人體內耳前庭器官功能過分敏感,引起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的緣故;與車船、飛機速度與顛簸程度也有關;還受遺傳因素、個人體質、精神狀態、所處的客觀環境(如空氣異味)等因素影響。尤其平素很少乘車船或飛機的人、孕婦、胃腸膽囊有病、顱腦外傷或過度勞累的人更容易發生暈動病。
1.未雨綢繆事前做準備
外出旅游前晚應注意休息,睡眠要充足,進食易消化,清淡飲食,既不要過飽,也不宜空腹,更不要吃過多油膩食物及過量飲酒,少吃容易產氣的食物,如土豆、黃豆之類。
2.選擇合適的預防藥物
有過暈車,容易再次犯病者,臨行前半小時可選服暈海寧、苯海拉明或舒樂安定1——2片;也可喝一杯加點醋的溫開水;用傷濕止痛膏貼神闕穴(肚臍)或內關穴(腕掌側橫紋向上三橫指,兩筋中間處);新鮮生姜片可隨時放在鼻孔下聞聞或口含2片,也可將姜片貼于神闕及內關穴位;倒點風油精在太陽穴(眉毛梢及外眼角交叉凹處)和內池穴(頸后發際凹陷處)做按摩,注意風油精不要流入眼睛,避免發生刺激。
3.乘坐時有注意事項
辦法因人而異,針對發生原因來處置,有些人因為氣味引發頭暈、惡心,那就開窗通風,或坐在靠窗的位置,盡量坐在車廂、機艙前部,可因受震蕩較少而減輕發病癥狀,因為顛簸程度是刺激前庭器官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束緊腰帶減少臟器的震動亦有助于減輕癥狀。
途中可眺望遠方或閉目養神,不要觀看車、船、飛機外面快速移動的樹木,電線桿或起伏的波濤。分散注意力,如與同伴交談、下象棋、打撲克等,不要老是擔心自己會暈眩,盡量避開不良惡性刺激,遠離其他暈動癥者。
4.發病的應對措施
發生暈動癥時,應仰臥休息,可按摩合谷穴(手背面第一、二掌骨之間,近第二掌骨中點,虎口處)、內關穴;冷濕毛巾敷前額;或涂清涼油、風油精;選服藿香正氣水、人丹、阿托品、滅吐靈、撲爾敏、息斯敏等藥物。
本病預防最根本的方法是平時加強鍛煉,提高前庭平衡器官對外界顛簸活動的適應性和前庭器官穩定性。就如飛行員也要通過日常訓練提高前庭器官平衡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飛行過程中的旋轉、上下翻滾等高難度動作。我們日常也可見到不少人原本容易暈車,可是坐車多了,或者運動參加多了,坐車、坐船就不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