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鳴
中醫師指出,“風為百病之長”,體質虛弱的老年人因抵受不了風邪與濕氣的侵襲,常在進行戶外活動時稍吹風便頭痛不已。因此,春季食療應重在祛風利濕。
風為春季主氣,與肝木相應。當風邪侵襲人體時,會引起多個部位發病,而且傳變速度較快。其具體特點為:遍及全身,無處不至,上至頭部,下至足膝,外而皮膚,內而臟腑,全身任何部位均可受到風邪的侵襲。其中,又以頭部疾病發病率最高,臨床表現為頭暈、頭痛,兼有汗出惡風、全身瘙癢等癥狀。而且,風邪能與濕氣相合為病,令人頭身困乏、四肢酸楚、關節不利、小便渾濁,嚴重影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由于春季“風濕”盛行,故老年人在食療上應遵循“祛風利濕”的原則。同時,飲食要以清淡為主,忌肥甘厚膩。
蓮子、薏米、赤小豆、白扁豆、玉米、冬瓜等食材都有很好的健脾利濕功效,老年人在煲湯時可多放些。此外,還可以多吃香蔥、生姜、大蒜、韭菜,這能起到殺菌和升陽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抵抗力。若吹風后頭痛的問題比較嚴重,則需要以天麻、川芎、紫蘇葉等具有祛風散寒、止痛功效的中藥對癥治療。下面為大家介紹三個食療方。
(1)紫蘇茶
材料:紫蘇葉10克
做法:將紫蘇葉曬干、研末,再用開水沖泡,代茶飲用。
功效:此品具有行氣、解表散寒的功效,適用于鼻塞流涕,畏寒,全身肢節酸痛等。
(2)天麻燉魚頭
材料:魚頭1個,天麻15克,黑棗2粒,姜片、紹酒、食鹽適量。
做法:先將魚頭洗凈、抹干水,然后把黑棗、天麻和姜片放在魚頭內。將魚頭放入瓦鍋中,加入1000毫升開水及適量紹酒,用中火燉40分鐘,最后加入食鹽調味即可。
功效:此品具有補腦益智、祛風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療頭暈,耳鳴,記憶力下降及肢體麻木痹痛。
(3)韭菜豬肉餃
材料:豬肉250克,韭菜400克,雞蛋2枚,餃子皮、食鹽、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先將雞蛋炒成蛋末、韭菜切好備用。把豬肉剁成肉餡后,加入適量食鹽及胡椒粉調味,再倒入蛋末和韭菜,并攪拌均勻。最后把餡料包進餃子皮,再煮熟即可。
功效:此品具有溫中行氣、益肝健胃的功效,適合春季頭身困乏、食欲不振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