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安
(江蘇省高郵市南海中學 225600)
1.強化學生知識運用水平
在初中數學學習期間對“解題反思”進行使用了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快速提升,使其思維寬度得到拓展,為其思維水平的完善創建良好條件.利用反思,學生可對問題解決期間的經驗進行總結,并對思維上的漏洞進行消除,促進其思維能力快速發展.學生在對解題經驗進行總結與歸納期間,需要將相同種類問題進行統一整理,可提高其對問題結合方法的認知,實現良好的學習效果.同時“解題反思”在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還可在實際生活中對數學知識進行科學和的運用,使其具有較強的數學知識運用能力.

例如:如圖1所示,臺風在距A城400千米的B處,同時其沿著北偏東60°的方向均勻移動,其影響范圍為250千米,這時A城市是否受到臺風影響?
該問題解決流程通常為:以A點為基礎作AB⊥BF于點D,其中有∠ABD為30°,三角形ABD為直角三角形,AB為400,所以AD=200,200小于250,因此A城會受到臺風影響.
這種將生活中常見的問題與數學知識進行結合的模式,在數學考試中經常出現,其主要是對學生生活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進行重視.
2.完善創造性思維
在初中數學教學期間,教師不僅需要讓學生充分的了解與掌握數學基礎知識,還需要讓學生實現舉一反三,科學地發現各數學知識中的關聯性,并在問題解答期間對自身的計算方法以及解題思路等進行創新與優化,不斷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完善,并提升其數學學習積極性.
例如:對(a2b+ab2)-2(a2b-1)-ab2-2進行簡化與求值,其中a=-2,b=2.該問題的解題思路主要為先通過整式相乘法則進行計算,接著合并同類項,并將數值代入求出相應的數值.
教師在對該問題講解后,可讓學生進行反思,并在簡化與計算期間對各種合并同類項方法進行研究與探索,學生在對問題進行反思期間可較好地對這類問題的解題思路進行了解與掌握,并更好地認知問題的解題思路.
另一方面,教師將各種數學知識進行充分地結合,可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知識體系,并在問題解答期間實現舉一反三,充分拓展自身的解題思路,為創新思維能力的形成創建良好的基礎與條件.
3.強化學習效率


該問題的解題流程為:通過證明△APD∽△ABP,來證明結論,進而求出比值.
在這題問題中,雖然題目給出了相應的已知條件,但也存在著相應的隱藏條件,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引導期間,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數學知識的反思、運用以及總結等進行格外的重視,不斷支持與鼓勵學生通過各種方法對問題進行解決.學生只有掌握了學習方法的集成與歸納,對各種數學知識與定理進行靈活的使用,才可真正意義上地促進數學知識運用能力與學習效率的全面提升.
首先,需要對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行強化,積極性通常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在初中數學實際教學期間,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積極性可充分促進學習與反思質量的提升.所以教師在數學教學期間可將數學知識與故事進行有機結合,讓學生在聽故事期間對數學知識進行了解與掌握.同時教師還可對名人的故事進行講解,例如曹沖稱象以及圓周率的發現.通過各種有趣的故事,可使學生了解數學的發展歷程,并提高其數學知識靈活運用能力.同時還可設計問題情境模式,引導學生進行學習,使其不斷進行解題反思,真正體會到數學學習樂趣.
其次,對反思方法進行強化與引導.數學教學期間,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引導,使學生用各種角度對問題進行反思,提高其學習參與效率.“解題反思”在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的同時,還可對自身學習中的問題進行反思.其中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問題提出科學的解決方案,并在相應的時間中幫助學生對學習方法進行歸納.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期間對“解題反思”進行使用,不僅促進學生數學知識靈活運用能力的提升,還可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所以教師可通過相應的方法對學生“解題反思”能力進行培養,為學生的發展創建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劉裕民.淺談“解題反思”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學周刊,2012(01).
[2]辛金飛.淺談初中數學解題反思能力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