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東
摘要:黨性教育是干部教育培訓的核心內容,切實提升黨員干部黨性教育的實效性是提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保持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的重要途徑。本文簡要分析了當前干部教育培訓中黨性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加強黨性教育的幾點策略,以期提升黨性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黨性教育 問題 改革 兵團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在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中,黨性教育應作為核心內容,始終貫穿于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全過程,以堅定黨員干部的政治方向,確保黨員干部站穩政治立場。但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當前干部黨性教育還存在一些問題,不利于黨性教育實效性的提升。因此,積極探索和實踐,進行黨員干部黨性教育的有益探索勢在必行。
(一)對黨性教育缺乏足夠的重視
在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中,多注重對于能力方面的培訓,對黨性教育缺乏重視,課程安排少,是一個較為普遍的問題。黨性教育口頭上和文件中重視,而行動上和實踐中忽視,干部教育培訓主陣地、主渠道的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另外,學員多認為黨性教育是老生常談的話題,把其看作是走程序、走過場,缺乏學習熱情。
(二)教育內容缺乏針對性和時代性
根據不同培訓對象的差異開展黨性教育才能真正實現教育目標。但目前在干預教育培訓中,缺乏相應調研,沒有根據黨員干部的層次、履職特點等有針對性的進行黨性教育,而是“一刀切”,影響教育的實效性。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黨性教育的內容也應隨之變化,但當前課程設置及內容無法與時代接軌,無法與干部當前需提升的修養相結合,教育內容陳舊,缺乏新意,真正觸及學員思想深處的教育內容少,對于現實中的一些熱點及難點問題涉及少,無法引起學員的共鳴,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三)教育方式陳舊、缺乏創新
聽報告、看影視宣教片、參觀紅色革命教育基地是當前黨性教育采取的主要形式,但這些形式大多屬單向式說教、灌輸式教育,缺乏實踐性、鍛煉性,無法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而黨性教育不是通過簡單的說教就能完成教育目標的,需要學員親自參與和體驗以觸動情感、自省內心,最終實現思想的升華。
(四)黨性教育評估彈性較大
由于黨性教育的目標是提升學員的思想境界,改造學員的主觀世界。評估主觀認識的提高程度,很難制定統一的可定量、定性的評估標準,可能導致形式主義的問題,如要求學員寫一篇黨性分析材料,而材料的撰寫可能不是其自己完成的,是由他人代筆的,或者是自己寫的,但寫非所想,無法客觀、準確的對黨性教育的效果進行評估。
(一)提升對黨性教育的重視度
黨性教育是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核心內容,應將其確定為第一教育內容,并作為教育培訓的重點內容來抓,加大黨性教育課程所占比重,在進行黨性教育理論學習、外出現場教學及做黨性分析時,都要留出足夠的時間來實施。
(二)豐富黨性教育的內容
教育內容的選擇是決定黨性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對教育內容進行選擇時,應開展廣泛的調研工作,了解學員的思想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根據其實際情況和學習需求合理安排教育內容。第一,加強理論教育,以夯實黨性教育的理論基礎。重點學習黨的基本指導思想和理論知識,堅定學員的理想信念。對當前黨員干部可能存在的關于黨性問題的錯誤觀念和認識進行點撥和糾正。第二,加強對最新的形勢政策的解讀,豐富黨性教育的時代內容。將黨性相關理論知識與當前社會形勢相聯系,借助現實案例,增強學員對社會發展形勢、黨的思想路線和方針政策的解讀,提高其明辨各種理論思潮本質的能力,堅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三,加強對黨員干部的廉政教育。“三嚴三實”的提出,對于黨員工作的工作作風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在黨性教育中,應加強對黨員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提升職業道德修養,培養自律意識,以確保其自覺抵制不良誘惑。
(三)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和模式
在黨性教育中,首先,應充分發揮學員的主體作用,采取多種形式調動學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綜合運用互動式教學發、體驗式教學法、研討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讓學生在積極的互動和參與中受到感染和啟迪。其次,提升黨性教育的針對性,不斷落實分層施教和分類施教,結合黨員干部的職級、行業等因素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避免千篇一律。再次,需不斷創新黨性教育模式,綜合運用理論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實踐教育、正反典型教育及警示教育等,全方面的發揮教育作用。同時,提高黨性教育的實踐性,在教學中,合理拓展實踐體驗,對本地區的紅色文化資源進行深入挖掘,將其轉化為黨性教育資源,拓展黨性教育空間。兵團干部學院依托兵團精神,拓寬黨性教育的課堂,將軍墾第一連、周總理紀念碑、兵團軍墾博物館等作為黨性教育基地,通過情境模擬、參觀學習、拓展訓練等方式,親身體驗當年軍墾戰士們勞作和訓練的場景,體味他們戰天斗地的革命豪情。
(四)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
為建立健全黨性教育的考核評價機制,應杜絕黨性教育評估的形式化,將黨性分析做到位,教師應引導學員結合自身實際,不斷反思自己在黨性方面存在的問題,以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同時通過試題測試、小組交流討論等形式評估學員教育培訓期間的學習效果,并設置一定的分值標準。培訓結束后,應定期回訪學員,了解學員培訓后的表現,并與培訓前的情況做比較。另外,應加強對學員培訓檔案的完善,記錄學員培訓期間的日常表現和測評結果,并將其反映給學員單位,以為其選撥任用提供參考依據。組織部門在對干部進行選拔和培養時,也應將黨性修養作為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3]。同時,應加強黨性教育師資隊伍建設,要求黨性教育專職教師應深入理解黨的理論、政策、方針等,具備高水平的理論和教學水平,以提升黨性教育的實效性。
[1]周耷.從嚴治黨背景下的黨員干部黨性教育機制研究[J].重慶行政,2017,(06).
[2]常超.對加強新時期黨員干部黨性修養的思考[J].黨史博采(理論),2017,(11).
[3]姜晶.創新黨校黨性教育思路提高黨建科學化水平[J].智庫時代,2017,(13).
(作者單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干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