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78年9月,鄧小平應金日成之邀對朝鮮進行了一次短暫訪問。回國后,他到東北三省及唐山、天津進行視察。一路上鄧小平邊聽、邊看、邊講,就一些重要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了許多帶有突破性的觀點和看法,史稱“北方談話”。這些談話最為集中地體現了他這一時期對“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這一問題的理論思考,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前鄧小平思想的系統表述,與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相類似,人們把鄧小平這次北方之行所發表的談話稱為北方談話。如果說,南方談話是鄧小平理論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那么,北方談話則是鄧小平理論的開篇之作。
[關鍵詞]北方談話;實事求是;改革
[作者簡介]李攀(1986-),男,漢族,湖北當陽人,中共中央黨校,博士研究生,中共黨史專業,研究方向:黨史黨建。
[中圖分類號] A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8031(2018)03-0025-03
1978年的中國大地百廢待興,剛剛走出十年文革不久的中國人民,渴望有一個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但黨內高層對于下一步國家的政治走向意見不統一。圍繞如何對待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黨內形成“兩個凡是”和“實事求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立場。其實質分歧在于是用準確的完整的毛澤東思想指導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還是繼續維護“文化大革命”包括毛澤東晚年的錯誤。兩種立場的分歧和碰撞起初局限在黨內高層,后來隨著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逐漸公開并且擴大到全黨。能不能確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關系到黨能不能重新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能不能從階級斗爭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從1978年5月起,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在全國展開,這是一次思想大解放運動,不同意見交鋒十分踴躍。《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和《解放軍報》旗幟鮮明地支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紅旗》對此則遲遲不表態。6月2日,鄧小平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講話,著重講了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根本態度、根本觀點和根本方法。6月15日,中央負責宣傳的領導在中宣部和中央直屬新聞單位(即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紅旗》雜志)負責人會議上,點名批評了《人民日報》,批評了“特約評論員”,甚至直接點了胡耀邦的名。6月24日,在中央軍委秘書長羅瑞卿的支持下,《解放軍報》在頭版發表《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最基本原則》,同日《人民日報》全文轉載。7月21日,鄧小平同中宣部負責人談話,就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指出,不要再下禁令,設禁區了,不要把剛剛開始的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往后拉。7月22日,鄧小平同胡耀邦談話,指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篇文章是馬克思主義的。爭論不可避免,爭得好,根源就是“兩個凡是”。8月19日,鄧小平在講話中指出,《光明日報》發了文章,當時沒注意。后來聽說有人反對,才找來看了看。符合馬克思列寧主義嘛,扳不倒嘛!
為了將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進一步引向深入,為思想解放清除障礙,給堅持和贊同實踐標準的人鼓勁,推動政局的向好發展,鄧小平繼1977年11月中旬和1978年2月初分別視察廣東和四川后,又開啟了此次“北方之行”。所到之處,毫不留情抨擊“兩個凡是”,強調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重要性,對發展經濟做出思考、闡述和指導。當年毛澤東謀劃點燃中國革命時,曾寫下了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與此相對應,鄧小平的東北之行也點燃了將使中國發生巨變的星星之火。①
實事求是,開動腦筋,一切從實際出發,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也是鄧小平北方談話的核心思想。他把恢復毛澤東確立的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作為首要任務。1978年9月16日,鄧小平在長春聽完吉林省委領導匯報后,明確提出,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關鍵還是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一切從實際出發。這是政治問題,是思想問題,也是我們實現四個現代化的現實問題。②以后他又圍繞這一主題多次發表了看法。
(一)強調堅持實事求是才是真正高舉毛澤東思想旗幟。鄧小平指出,凡是毛澤東同志圈閱的文件都不能動,凡是毛澤東同志做過的、說過的都不能動。這是不是叫高舉毛澤東思想呢?不是!這樣搞下去,要損害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的基本點就是實事求是,就是把馬列主義的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就是這四個字。什么叫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呢?就是從現在的實際出發,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實現毛澤東同志提出、周恩來同志宣布的四個現代化的目標。如果只是毛澤東同志講過的才能做,那我們現在怎么辦?馬克思主義要發展嘛!毛澤東思想也要發展嘛!否則會僵化嘛!③
(二)闡述“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一切從實現出發”的深刻內涵。鄧小平說,理論聯系實際,就是從實際出發,把實踐經驗加以概況。不論搞農業,搞工業,搞科學研究,搞現代化,都要實事求是,老老實實。他進一步指出,昨天在長春概括地講了一下,中心講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一切從實際出發。不恢復毛主席樹立的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四個現代化沒有希望。我們要根據現在的國際國內條件,敢于思考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千萬不要搞禁區,禁區的害處是使人們思想僵化,不敢根據自己的條件考慮問題。一個公社有自己的條件,有自己的情況,一個大隊有自己的條件,自己的情況。有一般,也有特殊,大量的是特殊,重要的是根據自己的情況考慮問題。東北三省情況大體相同,但也都有不同。你們遼寧幾個地區、幾個市,每一個都有不同。
(三)針對思想僵化問題,鄧小平號召要開動腦筋,解放思想。鄧小平指出,多少年來,就是“文化大革命”以前,我們的腦筋開動得也不夠,這些年來思想僵化了。9月16日,鄧小平在吉林長春指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馬克思主義,是毛主席經常講的。毛主席總是提倡要開動腦筋,開動機器。林彪、四人幫把我們的思想搞僵化了,思想僵化,就不可能實現四個現代化。實事求是很不簡單,不是一個小問題,所有的人開動腦筋,就有希望。世界天天發生變化,新的事物不斷出現,新的問題不斷出現,我們關起門來不行,不動腦筋永遠陷于落后不行。總之,實事求是,開動腦筋,要來一個革命。④
9月20日,鄧小平在天津對北方談話進行了總結。他對天津市委的領導說:我走了幾個地方,一再講就是要解放思想,開動機器,不要當懶漢,從實際出發。由于林彪、四人幫的干擾破壞,這些年把一些人養成懶漢,寫文章是前面抄報紙,后面喊口號,中間說點事。進去不敢進禁區,誰要獨立思考,就好像是同毛主席對著干。實際上毛主席是講實事求是的。鄧小平通過不斷強調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一切從實際出發等思想,實際上已經初步提出了新時期黨的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
1978年的中國,黨內黨外、全國上下人心思定,都希望能徹底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摒棄那些不符合實際的做法。鄧小平在北方談話中,多次語重心長地向沿途省市的黨政軍負責人指出:“外國人議論中國人究竟能忍耐多久,我們要注意這個話。我們要想一想,我們給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們一定要根據現在的有利條件加速發展生產力,使人民的物質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鄧小平把能否推動生產力快速發展作為評價制度優劣的重要標準,他多次強調,社會主義優越于資本主義的根本表現,就在于能促進生產力更快地發展。他以一種非常緊迫的心態,反復強調經濟建設要快,要搶時間發展生產力。1978年9月12日,他在朝鮮訪問談到引進技術發展經濟時說,我們一定要以國際上先進的技術作為我們搞現代化的出發點。最近我們的同志出去看了一下,越看越覺得我們落后。⑤
9月16日,鄧小平在吉林長春說,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的根本表現,就是能夠允許社會生產力以舊社會所沒有的速度迅速發展,使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能夠逐步得到滿足。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講,正確的政治領導的成果,歸根到底要表現在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上,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如果在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期內,社會主義國家生產力發展的速度比資本主義國家慢,還談什么優越性?⑥9月18日,他在鞍山又尖銳地指出:“社會主義要表現出它的優越性,哪能像現在這樣,搞了二十年還這么窮,那要社會主義干什么?”⑦
怎樣更快的發展生產力?鄧小平認為,關起門來不行,要學習世界技術和管理經驗,要大力培訓人才,特別要培養專業化技術人才。9月16日,他在聽取正在建設的霍林河煤礦要引進德國技術的匯報時,指出:聯邦德國的機器是完全自動化的,年產五千萬噸只用九百人。要引進人家的技術,就要學習人家的管理方法,完全按它的管理方式生產。從開始引進,就要組織一個領導班子,從頭到尾負責,包括直接談判,直接簽訂合同,根據聯邦德國的管理辦法組織生產。對這樣的企業,不要搞改良主義,要徹底革命。⑧9月18日,在聽取鞍山市委負責同志匯報后,提出要用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改造企業。他說,世界在發展,我們不在技術上前進,不要說超過,趕都趕不上去,那才真正是爬行主義。我們要以世界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作為我們發展的起點。⑨鄧小平還提出,要發展生產力,就要注重提高勞動者的素質。他說:“我們的人海戰術打不贏現代化戰役。要培訓人才,不但管理人員要合格,就是工人也要合格的。⑩
他后來回憶說,我在東北三省到處說,要一心一意搞建設,強調提出要迅速地堅決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鄧小平的北方談話,不是無感而發,始終貫穿著強烈的問題導向,他深深明白,經過十年“文革”的浩劫,國家再也經不起折騰,必須要改弦更張,走出一條新路。他在深刻反思“文革”錯誤的基礎上初步提出了系統化改革措施,除上述提及的幾個方面之外,還涉及到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從體制方面反思蘇聯計劃模式的弊端。鄧小平批評了當時經濟體制存在的弊端,提出了要跳出“蘇聯那一套”的圈子。9月15日,鄧小平在哈爾濱指出,從總的狀況來說,我們國家的體制,包括機構體制等。基本是從蘇聯來的,人浮于事,機構重疊,官僚主義發展。有好多體制問題要重新考慮,總的說來,我們的體制不適應現代化,上層建筑不適應新的要求。過去講發揮兩個積極性,無非中央和省市,現在不夠了,現在要擴大到基層廠礦,要加強基層企業的權力。?9月16日,他在長春再次就當時體制的現狀提出批評。他說,企業管理,過去是蘇聯那一套,沒有跳出那個圈子。那時候,蘇聯企業管理水平比資本主義國家落后得多,后來我們學了那個東西,有了那個東西比沒有好。但現在連那個落后的東西也丟掉了,一片混亂。”?
(二)關于對外開放的思想。北方談話中,鄧小平突破了過去把資本主義視為洪水猛獸的極端思想,提出了非常清晰的對外開放思想。他強調“我們關起門來不行”,鮮明地提出:“現在就是要好好向世界先進經驗學習,不然老是跟在人家后面爬行。”鄧小平就對外開放問題集中闡述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二是擴大經濟交流,大力引進外資。鄧小平說,實現四個現代化,現在中央下了決心,要大量吸收外國資金,引進新的技術、新的設備;并進一步提出:“擴大中外經濟技術交流,包括同一些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經濟貿易關系,甚至引進外資、合資經營等等。”事實上,這兩個方面,正是我國改革初期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主要內容,是新時期在對外開放問題上的重大突破。這些論述,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極富創新精神,令人耳目一新,對打破閉目塞聽、封閉落后的狀況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為我國對外開放開好頭、起好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我國經濟工作的全局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三)搞民主管理和建立考核制度。鄧小平說,一個小的企業,甚至一個生產隊,都應該搞好民主管理。我們的生產隊為什么不搞民主?隊長不合格就淘汰,社員應該有權利,現在有些干部權力大得很,包辦選舉,幾個人說了算。所以現在農村有霸,出霸王。不管是公社各級領導干部,還是工廠企業的管理干部,都要考核。現在我們的科研機構、學校的考核制度慢慢建立起來了,企業的考核制度也要建立起來,要真正搞按勞分配,鼓勵向上,鼓勵人們努力學習,這對社會主義的極大益處是發展社會生產力。
(四)要加大地方和企業的自主權。鄧小平提出,企業要有主動權、機動權,如用人多少,要增加點什么,減少點什么,應該有權處理。企業應該有點外匯,自己可以訂貨,可以同國外交流技術。有些事情,辦起來老是轉圈,要經過省、部、國家計委,就太慢了。現在我們有些同志做工作,只聽上邊講了一些什么話,自己不敢開動腦筋。還是毛主席說的,要放下包袱,開動機器。要提高我們的技術水平、管理水平,沒有一點創造性不行,企業沒有自己的權力和機動性不行。大大小小的干部開動機器,不要當懶漢,頭腦僵化。當然這個懶漢主要是過去制度形成的。以后既要考慮給企業的干部權力,也要對他們進行考核,要講責任制,迫使大家想問題。現在我們的上層建筑非改不行。
(五)要打破平均主義,堅持按勞分配。是否堅持按勞分配是當時黨內聚焦的一個熱點,鄧小平每到一個地方都強調要搞按勞分配,直言不諱地指出平均主義害處太大了。9月15日,他在聽到黑龍江七八月工業生產下降有按勞分配方面問題的匯報時指出:按勞分配政策很值得研究,不能搞平均主義。管理好的企業,工資待遇應該不同。企業管理得好,為國家貢獻大的,應給予獎勵,刺激技術水平管理水平的提高。9月16日,他在長春提出,現在要使所有的人開動腦筋,哪怕管理一個街道工廠,也要自己開動腦筋,敢于思考怎么樣使生產增加,產品質量提高,成本降低,原材料消耗少,產品價格不斷降低。不管大中企業,搞得好的要獎勵,不能搞平均主義,要鼓勵先進。
鄧小平的上述談話,除以上幾個方面以外,還涉及到了領導班子調整、轉變作風、調整產業結構、城市建設規劃、提高農業現代化程度等問題。北方談話給所視察省市的負責人很大的觸動,紛紛研究部署如何貫徹鄧小平重要指示。中共黑龍江省委解放思想,率先進行了真理標準和民主集中制的討論,并受到《人民日報》報道;其他多數省、市負責人和軍隊負責人也都改變之前對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觀望態度,在各自地方黨報公開表明對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支持。當時擔任中共吉林省委書記的王恩茂回憶說:“小平同志在吉林對我們所作的指示,促進了我們思想的大解放,過去有些不敢想的問題,現在敢想了;過去不敢講的問題,開始敢講了。所以,在三中全會以前,小平同志還是做了很多思想發動工作的,這就為召開三中全會打下了一個很好的思想基礎”?
鄧小平北方談話的許多思想觀點,為其后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所接受,進而直接改變了億萬中國人的命運。作為在改革開放歷史新起點上發表的北方談話,在鄧小平理論孕育、形成的過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以此為起點,他的理論思考和創新成果一步一步地轉變為改變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并一步步地豐富完善形成完備的理論體系。
①鄧小平時代[M].三聯書店,2013年第1版:第228頁.
②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M].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377-378頁.
③鄧小平文選[M].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7-128頁.
④鄧小平思想年編(1975—1997)[M].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166頁.
⑤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M].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372頁.
⑥鄧小平文選(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8頁.
⑦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M].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384頁.
⑧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M].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372頁.
⑨鄧小平文選(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9頁.
⑩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M].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384頁.
?鄧小平思想年編(1975—1997)[M].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163頁.
?鄧小平思想年編(1975—1997)[M].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165頁.
?王恩茂談話錄像.大型電視文獻紀錄片——鄧小平.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1月版:第128-1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