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龍 孫帥

摘 要:司法責任制改革過程中,案管部門應積極發揮內部監管職能,通過關口前移強化案前監管,案中流程監控規范執法辦案,案后評查監督倒逼辦案質量,提升刑檢案件質效,應對改革對案管部門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關鍵詞:司法責任制;案管部門;監管職能
中圖分類號:D92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8)08-0024-03
作者簡介:朱龍(1972-),男,漢族,山東諸城人,本科,諸城市人民檢察院案件管理中心,主任,員額檢察官。
2015年9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關于完善人民檢察院司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明確了人民檢察院司法責任制的目標:健全司法辦案組織,科學界定內部司法辦案權限,完善司法辦案責任體系,構建公正高效的檢察權運行機制和公平合理的司法責任認定、追究機制,做到誰辦案誰負責、誰決定誰負責。可見,對于檢察機關而言,本次司法責任制改革的關鍵是實行檢察官員額制,突出員額檢察官在司法辦案中的主體地位,完善檢察權運行機制。與此同時,為保障檢察權依法規范運行,防止權力濫用,應建立與檢察權運行相適應的檢察官辦案監督制約機制。因此,在司法責任制改革過程中,把握好員額檢察官獨立辦案與有效監管的“度”,須反復實踐才能權衡。本文從諸城市院案管中心適應司法責任制改革,加強對刑檢案件監督與管理(以下簡稱“監管”)的視角,探索部門職能的發揮。
隨著檢察機關司法責任制改革的深入推進,檢察機關辦案組織形式和業務運行模式發生了深刻變化,出現了辦案組織扁平化、案件審批去行政化、檢察官實行獨立辦案的新趨勢。在這一背景下,如何將刑檢全部辦案活動納入全程、實時、動態的監管,如何進一步增強內部監督制約的有效性,對案件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司法責任制改革要求案管部門進行整合
長期以來,檢察機關辦案一直沿用三級審批制,業務科室是履行具體檢察職能的主體,在檢察權運行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本輪改革的核心是突出檢察官在辦案中的主體地位,形成“檢察官-檢察長”在職權范圍內“誰辦案誰負責、誰決定誰負責”的機制,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科室的界限,科室不再是司法辦案的主體,凸顯了員額檢察官個體的職責。①在這種趨勢下,案管部門作為綜合性業務部門,應當充分發揮案件監管的優勢,助推辦案質效的提高。
諸城市院在穩步推進司法責任制改革過程中,對案件管理業務進行整合,將檢委會業務納入案管中心,強化案管職能的履行。
(二)強化案管職能有助于穩步推進司法責任制改革
《最高人民檢察院案件管理暫行辦法》第二條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案件管理辦公室作為專門負責案件管理的綜合性業務部門,主要承擔案件管理、監督、服務、參謀職能。
對照定位,2012年8月,諸城市院成立案管中心,日常主要工作為案件受理、案件流程監控、信息統計等。但從近幾年發展看,諸城市院案管中心往往忙于案件受理、案件流程監控等工作,看似與高檢規定的工作內容并無二異,但主要側重于程序性、管理性的工作。司法責任制改革過程中,諸城市院案管中心“順勢而為”,依托統一業務應用系統等技術支持,實現案管職能向縱深延伸,在監管過程的全程同步性、監管內容的全面完整性上“大做文章”,引導和促進檢察辦案質效的提高。
(一)諸城市院案管中心的職能定位
對照最高檢對案件管理部門的職能定位,結合諸城市院案管中心的發展,茲認為在司法責任制改革過程中,諸城市院案管中心作為案件管理的綜合性業務科室,與本院其他業務科室在案件管理工作中分工負責、互相配合。現階段由本院檢察長分管,側重發揮對案件的內部監管職能。
(二)諸城市院案管中心的人員配置
現階段,諸城市院案管中心由本院檢察長分管,1名專職檢委協助管理,推行“員額檢察官+輔助人員”辦案模式。案管中心共有專職人員6名,其中員額檢察官2名,檢察輔助人員2名,書記員2名。所有案管人員均具有較高的業務水平,對批準逮捕、審查起訴等業務知識精通,責任心強。較高的業務水平是有效實行案件監管的前提,保障了案管中心日常監管見措施、有實效。
(三)諸城市院案管中心的部門特點
1.檢察長分管案管中心,對在辦案件進行宏觀管理
檢察長是最具權威的管理者之一,對本院檢察政務、事務、檢務進行全局性的宏觀管理,但檢察長不能事無巨細地參與微觀管理,否則可能導致對檢察業務的普通案件管控乏力。檢察長分管案管工作,案管中心依托系統技術支持,開展業務分析,便于檢察長對辦案活動進行統一指揮、協調、督辦,及時、全面了解和掌握檢察機關全部業務情況。②
2.對于辦案科室而言,案管中心的監管系外部監管
在諸城市院,偵監、公訴等業務部門員額檢察官通過執法辦案履行職責,按照檢察權運行步驟在各自的職權范圍內辦理案件,行使法律賦予的檢察權。案管中心不直接行使普通檢察權,而是依托統一業務應用系統、案件流程監控子系統等,以形式化手段保障案件辦理的質量,外力助推辦案質效的提升。
3.程序與實體并行、宏觀與微觀同步,“雙管齊下”進行案件監管
在微觀個案上,諸城市院程序與實體并行對案件進行監管。在程序方面,案管中心依托統一業務應用系統、流程監控子系統等,對在辦案件進行流程監控,及時進行辦案預警。在實體方面,諸城市院推行同步審查機制,由檢察長指定對重大、復雜、疑難案件進行同步審查,強化對在辦案件質量和效率的提高。2017年7月,諸城市院進行部門業務整合,將檢委會業務納入案管中心,發揮在辦案件統一法律適用標準方面的作用,擴展案管中心的宏觀監管職能。
從檢察機關辦理刑檢案件的過程看,案管中心監管案件始于案件受理、終于案件的結案送達,涉及案件受理、流程監控、質量評查、涉案財物管理、法律文書管理以及律師接待等各個方面,貫穿檢察機關辦案的全過程。在司法責任制改革的過程中,諸城市院案管中心在寬度上延展案件受理的內涵,在深度上應挖掘案件監管的層次,通過關口前移強化案前監管,案中流程監控規范執法辦案,案后評查監督倒逼辦案質量,按照辦案步驟、緊扣時間節點,充分發揮對刑檢案件的監管職能。
(一)關口前移,強化案前監管
1.細化捕訴標準,依法從嚴從快受理案件
現階段,諸城市院案管中心統一接收進入檢察環節的刑檢案件卷宗及相關材料。為實現案件受理的全面規范審查,諸城市院嚴格落實上級院《關于進一步規范刑事案件受理工作的通知》、《進一步規范逮捕工作的意見(修訂)》等相關規定。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細化了審查逮捕、審查起訴等案件受案標準。其中不僅對案件管轄權、強制措施、卷宗材料、涉案款物等程序性條件作出規定,也對實體條件的受理標準進行明確,為依法規范受案提供明確依據。
日常工作開展中,由于案管工作人員均具備一線公訴、批捕等經驗,當日即可完成案件審查并決定受理與否。對符合受理條件的案件決定受理,當天錄入統一業務管理系統。對不符合規范要素的案件,案管中心書面制作不予接收案件通知書,連同案件卷宗和相關法律文書等材料退回偵查機關。
2.實施繁簡分流,保障辦案層次和質量
針對基層檢察院案件事實清楚的多、疑難復雜的少的實際情況,案管中心通過分析研判,根據案件辦理的難易程度進行初步分類。2017年7月,將交通肇事案件、危險駕駛案件納入輕刑組辦案范疇,走“快速辦理通道”。
以2017年度案管中心接收的審查起訴案件為例,通過分析研判,輕刑案件共計195件,占全部在辦案件的24.65%(圖表一),平均每個案件的辦結時間控制在25.31天以內(圖表二)。通過實施繁簡分流,有效壓縮了辦案時限,且起訴的全部案件均得到了法院有罪判決的支持。
3.采取輪案制,保障辦案公平與效率
2017年6月,諸城市院便著手探索刑檢案件分配制度。案管中心聯動技術科室對統一業務應用系統進行調整,對組織機構、人員角色、辦案權限等進行配置,并從2017年7月正式實行輪案制。2017年8月14日,省檢察院下發了《山東省檢察機關案件承辦確定機制實施辦法》等文件,明確了以隨機分案為主,指定分案為輔的案件分配模式。可見,諸城市院在案件分配方式、辦案模式等方面的探索契合了司法責任制改革的要求。
2017年度,諸城市院案管中心隨機分配案件631件,其中提請批捕案件163件,審查起訴案件468件,做到了“陽光分配,公平輪派,嚴格監督”,避免出現“人情案”、“關系案”,強化了對刑檢案件的法律監督,同時也使員額檢察官有機會辦理不同類型的案件,提高案件綜合辦理能力,保障了辦案的公平與效率。
(二)案中流程監控,規范執法辦案
依托統一業務應用系統、案件流程監控子系統等,案管中心可以掌握進入檢察環節的全部刑檢案件信息,實現對在辦案件程序和實體的雙重監管。
1.全天全程全案,實現案件流程監控“零盲點”
一是確定“1+2”工作模式。依托統一業務應用系統等技術支持,由一名員額檢察官總體負責,領帶檢察官助理和書記員對刑檢辦案流程、案卡填錄、數據報表等實行全面監控,通過發布《案件流程監控工作通報》,實現監督全程留痕,切實規范司法辦案活動。
二是緊盯刑檢辦案重要節點。抓住涉案財物管理、訴訟權利保障、辦理期限、案件信息公開等重要事項,明確操作規范,確保案件在每個環節及時、規范辦理。以辦案時限舉例說明,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辦案時限如同懸掛在員額檢察官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劍,自案件錄入統一業務應用系統開始,就得緊張有序的進行犯罪嫌疑人權利義務告知、提審等工作。根據粗略統計,諸城市院公訴部門員額檢察院一個工作周內能隨機分配2-5個新案件。我們知道,刑檢辦案是不斷辦結和反復新進的過程,這無疑增大了員額檢察官對每個案件時限的注意義務。諸城市院案管中心通過案件流程監控子系統等,能夠及時掌握即將到期案件,通過口頭提示等方式提示員額檢察官,及時辦結案件,減少人為延長辦案期限、退回偵查機關補充偵查的可能。
2.強化對重大、復雜、疑難案件的同步審查監督
對于重大、復雜、疑難案件,檢察長可以指定案管中心進行同步審查監督。自案件錄入統一業務應用系統開始,便建立案件跟蹤機制,全面掌握案件在不同階段的爭議焦點和證據情況。如本院辦理的孫某某等5人開設賭場案,之前并沒有辦理過該類案件,對證據把握、行為定性等并沒有“既定經驗”。由檢察長指定,諸城市院案管中心對該案進行了同步審查監督。
案管中心依托電子卷宗數據庫,同步審查發現孫某某等2人證據歸納清晰,犯罪事實較為清楚。后經研究決定公訴部門進行審查,并將案件拆案,對孫某某二人先行起訴,保證案件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案件同步審查機制為領導決策提供了參考,提高了案件辦理的效率。
3.發揮檢委會職能,規范執法辦案標準
根據山東省人民檢察院《關于加強公訴部門與偵查監督部門工作銜接的指導意見(試行)》的要求,案管中心充分發揮檢委會職能,穩步推進資源共享與通報機制、會商督辦機制。下一步工作中,案管中心將聯動刑檢業務科室,會同偵查機關、審判機關,探索形成一套簡明、科學、高效的刑事案件證據收集和判斷標準體系,確保刑檢案件從偵查到提請批捕、審查起訴逐步統一適用基本相同標準,③提高刑檢案件偵辦質量和效率,適應司法責任制改革的要求。
(三)案后評查監督,倒逼辦案質量
在司法責任制推進的過程中,案件質量評查將占據省、市院檢察工作科學發展績效考核的“一席之地”。在上級院對基層院的考核中,案件質量評查情況占據145分。可見,案件質量評查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不僅是提升案件質量的需要,也是強化內部監督、促進公正廉潔執法的應有之義。④
1.案件質量評查以月為跨度進行
在諸城市院,確定每月第一周為“案件質量評查周”,案管中心依托統一業務應用系統等,隨機抽查上月審結的案件。案件評查與流程監控相結合,特別是抽查流程監控發現問題的案件。對案件從程序到實體、從事實證據到法律適用、從辦案流程到法律文書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多角度評查。目前,共評查捕后不起訴案件、撤回起訴案件、退補未重報案件等73件,發現司法瑕疵21處。
2.組建案件質量評查人才庫
諸城市院案管中心組建以檢察長為組長,協管案件管理工作的專職檢委為副組長,11名辦案經驗豐富、綜合素質過硬的業務骨干為成員的案件質量評查人才庫。入庫人員覆蓋公訴、偵監、未檢、民行、控申、刑執、自偵等8大業務條線,其中包括員額檢察官8名,科室業務骨干3名。這充分保障不同類型案件的評查素能要求,做到了覆蓋范圍廣、入庫人員精、實戰能力強。⑤為保證案件質量評查效果,人才庫成員評查案件量折算分數,計入干警司法檔案與年終績效考核。與此同時,對案件評查的問題負責,對不負責任的評查人員進行通報并清除出評查人才庫。
3.強調案件質量評查結果的運用
諸城市院案管中心依托檢察業務數據優勢,主導制定了諸城市院《績效考核及獎金分配實施意見》、《辦案考核記分辦法》、《績效考核統計表》等。《績效考核統計表》分13大項27小項,在“辦案質效”一項中,將評查結果作為重要部分,與員額檢察官年終績效相掛鉤,使之成為提升案件質量的助推器。
在司法責任制改革過程中,現階段諸城市院案管中心積極發揮對刑檢案件的監管職能,穩步助推了員額檢察官辦案的質量和效率。隨著司法責任制改革的縱深推進,案管中心將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擴展工作范圍,提升服務水平,為凝聚檢察事業發展正能量貢獻力量。
①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五分院案件管理課題組.司法責任制改革背景下案件管理面臨的挑戰與應對——以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五分院為例[J].法制與社會,2017.3(下).
②于文峰.案管中心與檢察院內設相關部門銜接機制論要——以強化內部監督為視角[J].中國檢察官,2014.3.
③唐智峰.司法體制改革背景下基層檢察機關案件管理部門職能發揮問題的思考[J].法制與經濟,2017.3.
④陳勝才,劉昕,張衍路.試析案管部門的中心任務[J].人民檢察,2012.12.
⑤汪坤.基層檢察機關案件管理制度實證研究——以包頭市固陽縣人民檢察院為例[D].內蒙古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6.
[1]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機關執法工作基本規范[M].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13.
[2]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檢察機關統一業務應用系統填錄標準和說明(試行)[M].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15.
[3]王晉.檢察機關案件管理工作理論與實務[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
[4]天津市濱海新區大港人民檢察院課題組.檢察機關案件流程管理的理論與實踐探索[J].天津法學,2011(10).
[5]周凡.淺談基層檢察院案管中心如何履行案件質量管理職能[J].法制與社會,2011(10).
[6]王晉.以刑事訴訟規則為指導推進案件管理工作[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3(1).
[7]馮靜,李偉芳.提升檢察機關執法規范化的路徑選擇[J].法學研究,2013(3).
[8]相樂樂.檢察機關案件管理機制探究[D].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