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殺熟
解詞人 陳小二
3月23日,有網友測試發現,同一段路程,滴滴打車對不同型號的手機報價不同,對老用戶的報價比新用戶高。隨后有網友稱滴滴大數據殺熟。“滴滴出行”官方微博回應:“‘大數據殺熟?其實大家想多啦。以前沒有,以后也永遠不會有。”
網友熱議
①這只是預估價,并不是最終結算的價格。真的要測試,就用兩個手機同時叫車、走同樣的線路,看最終費用差多少再吐糟啊。這次我有點想站滴滴。
②用了這么久滴滴打車,我沒有遇到所謂的殺熟啊。
③看人下菜碟。APP殺個熟有啥大驚小怪的,我打小就是被熟人坑大的。
消費者對大數據殺熟為何這么敏感?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感覺受到了欺騙。本來嘛,消費者選擇成為一家企業的會員,是為了享受到更低的會員價與更好的服務;特別是在對品牌形成黏度后,會產生路徑依賴,想都不想就會下單。如果,精明的商家根據大數據的篩選功能,在充分了解消費者的習慣后,對熟客定出一個更高的價格,這等于是利用了消費者的充分信任與忠誠——我跟你熟,所以我要再宰你一刀,這事擱誰身上也氣。
線下消費,商家要做到統一標價,起碼在同一區域內,同一款商品的定價應該是一樣的。而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有手機,誰也不會沒事去看看別人手機中的商品如何定價,這就給商家殺熟埋下了伏筆。
商家這么做,無非是為了讓利潤最大化。然而,他們忽視了自己已經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更令消費者傷透了心。如今,殺熟已經路人皆知。雖說科技的權力越來越大,但畢竟顧客的認同與信任是品牌的重要資產,一旦失去,不是那么好找回來的。如果下次再出現類似的殺熟新聞,希望商家不會簡單回應說大家想多了。
王寶強

在3月26日的第九屆中國電影金掃帚獎上,王寶強憑導演處女作《大鬧天竺》獲得最令人失望導演獎。他親自登臺領獎發表感言:“我第一次當導演,確實欠缺經驗,有不足的地方。這是我第一次領這個獎,希望也是最后一次。也是給我個機會,向觀眾說對不起。”他是該頒獎禮開辦9年來第一位到現場領獎的一線演員。
網友熱議
①我看《大鬧天竺》笑到肚子疼。有些電影才真是爛得無藥可救好嗎?
②寶強比怨觀眾的導演強多了。誰能不要面子去拿這把掃帚?
③這次我看到寶強除了謙卑,還有氣量。對他路轉粉。
天宮一號
3月27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消息,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即將再入大氣層燒毀,預計時間在3月31日至4月4日之間。天宮一號于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先后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等飛船進行6次交會對接。2016年3月16日,天宮一號正式終止數據服務,全面完成歷史使命,進入軌道衰減期。
網友熱議
①還記得當時它升空的樣子和一次次對接時的畫面,沒想到它終于要謝幕了。
②好擔心!萬一被砸到怎么辦?
③樓上的,你放心吧。專家說了,人被它砸到,比中彩票頭獎還要難100萬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