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十八大報告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保證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出發,開創了依法治國理論的和實踐的新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有力地推動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本文主要從四個方面來闡述開創依法治國新局面的實現路徑。
關鍵詞:依法治國;新局面;路徑
中圖分類號:D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8)08-0125-01
作者簡介:延麗偉(1993-),女,漢族,山西呂梁人,山西師范大學,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開創依法治國新局面的前提是有法可依。古往今來,一個國家要想經久不衰、社會穩定、百姓安居樂業只有依靠法律才能得以保障。可見,法治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前提。如今,雖說我們國家在各方面基本都有法可依,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在某些領域法律還不健全,不合理的因素依然存在,諸如: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問題直接關乎著人們的生命安全,然而瘦肉精、地溝油、染色饅頭這些名詞我們耳熟能詳,無良的商家為什么會如此猖獗地做出這種喪盡良知的事情,究其原因這與我們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不夠健全,懲罰力度不夠大有關。為此,在依法治國新局面的開創要堅持科學立法,做到有法可依。此外,實踐是法律的基礎,法律也要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針對新形勢出現的新問題立法部門要及時、系統的完善相關法律,同時也要提高立法的科學性、合理性。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完善法律中存在的不足,也才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付諸實施??芍^“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在依法治國的推進中,立法并不是最困難的事情,最難的是人們對法律的踐行。倘若有法而不實施或者實施不合理,那么有再多科學的法律也都是無濟于事,依法治國更是天方夜譚。如今,在我們的生活中發生的許多事情,有些是因為法律的缺失造成,但更多的是因為一些執法者以權謀私,未能很好的忠實于法律,換句話來說,沒有做到依法執法和嚴格執法。舉個學術作假的例子,我們都知道學術作假、考試作弊都已將列入法律,然而這種事情卻屢屢被網路媒體報道,各種作弊高科技也層出不窮。究其原因這與一些執法部門沒有做到嚴格執法息息相關。正是一些執法部門的監管不到位,打擊力度不夠,才讓一些投機分子有了“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思想觀念,也才造成如今學術上的作假,考試中的作弊。
因此,依法治國新局面的開創必須要加強憲法和法律的實施,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的統一,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此外,要加強對執法部門內部和外部的監督,防止權力的濫用和缺失。
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一個國家的治理莫過于要堅持公平、公正。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一切要以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如果說人民的權益受到損害通過司法部門未能夠保障人民大眾的合法權益,那么司法部門如何能取信于民。法律的權威源自于人民內心的擁護和真誠的信仰。倘若一個國家在司法上做不到公正,它將如何擁有公信力。所以說,在依法治國新局面的開創過程中,司法部門不要因錢、權、人而褻瀆司法的公正,要做到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在司法案件的審理過程中,也要加大公開力度,讓人民群眾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審理的透明化。2016年11月9日,新華社報道:公正的審理 深刻的警醒——聚焦“8·12”特大火災爆炸事故系列案件一審判決。在這個報道中,法學專家表示,在全面依法治國和全面從嚴治黨的時代背景下,該案件的審理和宣判都遵循了公平、公正的原則,給予了逝者尊嚴和交代,由此看來,公正司法并不是缺乏人文關懷,而是要做到密切聯系人民群眾,從人民的切身利益出發,讓人民群眾都能感受到司法的公正,感受到主人翁的地位。
全民守法就是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任何公民、社會組織和國家機關都要以憲法和法律為行為準則,依照憲法和法律行使權利或權力、履行義務或職責??梢?,全民守法才能為依法治國新局面的開創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一個法治的國家是要依靠全民的知法、懂法、守法。目前仍然有許多人法律意識淡薄,未能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因此,要想呼吁全民守法,我們要在各學校、各單位、各社區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讓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做到潛移默化的滲透。此外,要在全社會樹立法治楷模以此來引導人們遵守法律,崇尚法律??偠灾?,從始至終,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在歷史的發展中起著推動作用。依法治國新局面的開創最終也是要靠人民群眾去堅守和創造。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新局面是我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多年來,依法治國在探索中不斷發展,并取得一定的成就。依法治國的推進是為了黨和國家長久穩定、人民生活的幸福、經濟的持續健康的發展。我們肩負使命,堅定信念,全力以赴去開創依法治國的新局面。
[1]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中央組織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6.
[2]洪向華:四個全面黨員干部讀本[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