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際經濟法的研究對于國家的經濟建設而言具有非凡的意義,國際經濟地位越高,國際經濟法研究在法學研究領域的地位就應當越重要,同時在政治經濟等層面,隨著全球化大趨勢的發展,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經濟交往更加密切,國際貿易額大幅增長,新的國際經濟的發展趨勢必然會對國際經濟法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本文研究了國際進經濟法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趨勢之下產生的變化,并對今后國際經濟法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全球一體化;國際經濟法;發展新趨勢
中圖分類號:D9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8)08-0160-02
作者簡介:侯明茹(1994-),女,漢族,河南駐馬店人,鄭州大學法學院,2015級國際法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經濟法。
國際經濟法是一種研究經濟交往的法律,在經濟發展的具體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商業問題困擾著國際經濟法的研究,對于國際經濟法的發展也存在許多爭議,我國加入國際貿易組織之后,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之下,建立了自身的經濟法律制度,本文主要研究的正是我國的這一系列國際經濟交往相關的法律。
全球經濟一體化條件下,各國的商品以及服務可以在全球范圍內流通,各國經濟可以互通有無,聯系更加廣泛,各國交往更加頻繁,合作增多。全球經濟一體化是一個持續的進程,包括了市場和技術的逐步發展,學術界對于經濟一體化并沒有統一的概念界定,但對經濟全球化的特點進行了分析,認為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主要有如下特點。第一,資源實現了全球范圍內的流通,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之下,全世界范圍內的經濟交往更加頻繁,商品和服務可以在全世界范圍之內進行流通。第二,國際經濟交往規則的全球化發展趨勢。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大背景之下,國家之間的交往更加密切,所有的國家均不斷向國際經濟的交往規則發出挑戰,這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市場的混亂,同時也擴寬了國際市場,經濟全球化的腳步正逐步向全球一體化實質邁進,經濟自由理論的話語權從來沒有像當今這么強。
國際經濟形勢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發生了非常大的扭轉,國際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向自由化的方向邁進,大部分國家均開始積極加入國際市場進行角逐,國際經濟形勢也紛繁復雜。在具體的經濟發展歷程中,部分國家的實體經濟出現了由獨自發展,逐步向經濟自由化和經濟一體化方向轉變,全球經濟發展的國際化已經成為大勢所趨。此外,國際貿易組織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成立也使得國際經濟交往不再像以往那樣困難重重,國際經濟交往更加頻繁,推動了國際經濟一體化發展。與此同時,與國際經濟法相關的國際經濟組織也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帶動著社會發展,但是國際經濟法的發展變化也帶來了一些挑戰,社會發展的不平衡也有可能引發新的矛盾,這對國際經濟法的發展趨勢而言,亦會帶來機會或者挑戰。
(一)國際經濟法對國內的立法產生了重大影響
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向前發展,經濟體制已經出現了巨大變革,經濟交往的格局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之下,國內的經濟相關法律也會發生很大變化,為了保證市場機制真正發揮作用,幫助國際經濟相關法律不斷進入到我國的立法體系當中,應當不斷縮小我國現行法律規定和國際通行做法的差異,讓我國的經濟領域相關法律與國際的貫行做法更加接近。由于國際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不斷發展,國際經濟組織的影響力不斷加強,例如世界貿易組織以及亞太經合組織等區域經濟組織,在促進了經濟一體化的同時,逐漸開始影響國際關系。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開始修改法律,實現國內法律的調整,其中國際經濟法對法律的改變影響最為突出,國家之間的法律差異漸漸縮小。
(二)國際經濟法的原則性規定趨向于統一
隨著各個國家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為了營造更好的貿易氛圍,減少貿易摩擦,從而降低交易風險,同時對交易產生矛盾后的具體情形進行處理,保障雙方利益,需要對國際經濟法的原則性問題進行統一,避免因為貿易規則不同而導致的矛盾。受到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國家經濟之間的邊界發生了移動,而國際貿易需要有統一的原則性規定束縛,因而各個國家都需要一種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則,從而保證市場交易的完整性。從現階段而言,國際經濟法的相關原則性問題通常由國際公約束縛,有國際慣例作參照,利用國際間的交往平臺——國際經濟組織進行適用。
(三)國家之間的經濟法律規定趨向于相同
各個國家的經濟立法都在朝統一的方向發展,為了解決各種國際公約與國內立法的不同,各國都對自己的法律進行了修改完善,以國際經濟組織為代表的經濟合作組織的條約體現了立法的統一性和完整性,其對各國的立法均產生了重大影響。同時各個國家的經濟法的淵源中,條約和國際公約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四)國際經濟法的權威性加強
隨著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國際貿易量增大,現階段的國際貿易環境之中,國際經濟法的地位不斷加強,在國際經濟組織的地位更加受到重視之后,各國也更加重視國際經濟法,我國政府也認識到了國際經濟法可以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保證經濟的持續發展。因此,國際經濟法的權威性地位更加得到強化。
(一)金融活動面對的法律風險
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背景之下,對外投資所涉及到的金融活動面對著比較多的法律風險,受到國際金融活動的沖擊,加上金融資產的投機性和資本的逐利性,國際金融市場不斷被瓜分,規模較小的金融機構生存空間有限,在全球經濟危機的背景之下,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將面臨更加動蕩的國際金融環境,所面對的國際經濟法相關的法律風險更加密集。
(二)經濟危機所帶來了國際經濟法危機
跨國公司的出現是國際經濟一體化的表現,各國對經濟和金融的依賴程度不斷加強,由于國際經濟危機的影響,我國部分企業的產權出現了危機,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形下,我國的經濟增長也受到了威脅,國內市場環境在面對著較強競爭的同時,壓力更加巨大,所面對的法律風險明顯增多。
由于世界各國的發展水平具有差異性,一些國際條約制定的過程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必然會對各個國家的法律進行差別對待,在國際交往中,國家往往借助自身實力,讓國際條約的制定更有利于自身,因此我國政府應當積極加入到國際條約的制定當中,擴大自身在國際經濟組織當中的話語權,增強自身經濟實力的同時要加強國際經濟法的研究,在國際經濟交往中重視自身利益的維護,以保證經濟的持續發展。
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國家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國際經濟法在發展變化之中逐漸發生了改變,出現了新的發展趨勢,在現階段,國際經濟法對國內立法已經產生了重大影響,國家之間的立法原則也發生了重大改變。國際經濟法的發展對立法原則的影響也是明顯的。國家經濟法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趨同的現象,我國的法律需要進行適當改變以適應這種趨勢。面對復雜的國際經濟環境,如何保護我國企業的利益,保證我國的經濟安全是國際經濟法研究所要應對的重點。
[1]尹譯萱.國際經濟法的區域化發展趨勢——以歐盟區域為視角[J].中外企業家,2016(05):152-153.
[2]婁力斌.國際經濟法的現存挑戰和未來發展趨勢[J].法制與經濟(中旬刊),2011(04):102-103.
[3]劉若慈.經濟全球化與國際經濟法發展的新趨勢[J].中國商界(下半月),2008(11):180.
[4]沈四寶,盛建明.經濟全球化與國際經濟法的新發展[J].中國法學,2006(03):118-122.
[5]劉世元.區域國際經濟法的發展趨勢及其影響[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8(04):1-6+94.